小学体育课程中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熊美玲
[导读] 田径教学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是占据重要地位的,田径运动对于青少年身体力量、反应能力都有着一定的提升作用,经常进行田径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质。国家对教育事业非常地重视,并很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体育课程中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熊美玲   甘孜藏族自治州体育中心  626000
【摘要】田径教学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是占据重要地位的,田径运动对于青少年身体力量、反应能力都有着一定的提升作用,经常进行田径运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质。国家对教育事业非常地重视,并很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体育课程中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学;体育课程;田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27-01

        引言: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老师要按照小学生的身体特点及心理特点开展和实施有效的教学工作,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田径运动是一类最基础的运动,涵盖了走、跑、跳、掷等基本的动作,对于小学生是很有吸引力的,如果再结合趣味性的创新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下,田径运动在体育课程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了,并且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一、增加小学生的田径训练时间
        田径教学作为小学体育课程的基础课程,体育教师在田径的教学上应该适当增加训练时间,这样田径训练的时间就会增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兴趣进行内容创新,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产生运动的兴趣。体育老师要和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和探讨,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田径技术。另外学生要和老师展开积极地交流和互动,要掌握田径运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要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元素结合到田径教学工作中去,而老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
        例如,可以将教学工作按照季度为时间段来实施,季度的前1/3时间作为一般的训练阶段,季度的中1/3时间作为中等程度的训练阶段,季度的后1/3时间作为高强度的训练阶段,这样在最后的阶段要总结训练过程产生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将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进而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1]。
        二、增加田径教学的趣味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要改变传统的田径运动教学氛围,就要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增加田径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热爱并喜欢田径运动。这样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开展和实施教学工作,比如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组织举行小型的接力赛。老师作为指挥人员需要引导学生如何在比赛中发挥的更好,而田径比赛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跑步速度,在比赛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能够团结互助。因此田径教学过程中将游戏和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可以增加田径教学的趣味性的,这样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


更可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比赛和学习中去,这不但符合了义务教育中对于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也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
        三、完善学校运动设施
        一些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还出现着很多问题,这样就会极大地影响田径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因此为了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好的学习空间,学校管理人员应该积极重视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这样就可以解决由于教学设施设备不能满足教学工作要求的问题,因此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和采购多样化的教学器材是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老师要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申请相应的教学器材和设备。比如,铅球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教学器材主要是铅球,因此采购铅球的时候要保证铅球符合教学标准,而且比赛场地要保证平坦和无障碍物,还要有专门的场地让学生热身,因此需要学校管理人员和体育老师科学合理地分配和应用教学场地[2]。
        四、培养学生的竞技意识
        为了有效地开展田径运动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应该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任务目标,不但要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还要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和竞技意识,让学生意识到田径运动学习的重要作用和价值,这就需要学生积极地配合体育老师的教学工作,而老师要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和积极正面的思想观念,让学生领悟到体育老师的良苦用心。
        五、因材施教并改变教学评价标准和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为了避免学生因为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影响心态的问题出现,就应该积极重视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心理健康问题。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有差别的,有些学生因为身体素质比较好适合长跑、短跑和铅球的学习,而有的学生因为身体状况一般所以可以学习竞走,这样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所以在教学评价的时候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标准。这样学生不但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田径运动项目,而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策略,综合地评价教学工作和学习情况,这是有利于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开展的[3]。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课程中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需要老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体育基础来实施的,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并研究有效的教学策略,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为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实施,才可以达到义务教育对于体育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硝.引导、挖掘、渗透———再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 德育教育[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4)
[2]刘育明.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抉择和组织方式[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4)
[3]邓 伟.关于少年田径运动员技术训练规范化问题的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 技,2014(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