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美术教材的比较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刘钰
[导读] 有关我国基础教育,出于更好适应时代发展与切实满足开展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掀起了力度空前的课程改革。作为重要课程内容载体的教材,是将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相连接的主要媒介,在课程改革中不能忽视的一环则是教材改革,放眼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均把教材改革放置于关键位置。对此,文章将着眼我国新课程标准,针对初中人教版美术教材进行简要的对比研究。

刘钰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九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有关我国基础教育,出于更好适应时代发展与切实满足开展素质教育的实际需求,掀起了力度空前的课程改革。作为重要课程内容载体的教材,是将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相连接的主要媒介,在课程改革中不能忽视的一环则是教材改革,放眼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均把教材改革放置于关键位置。对此,文章将着眼我国新课程标准,针对初中人教版美术教材进行简要的对比研究。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材;新课程标准;人教版;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300-01

        引言:我国基础教育中不能忽视初中美术教育的作用,而教材则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国虽然在初中美术教材编写方面已实现和世界相接轨,相比以往获得较大进步,可实际仍存在一定的编写问题,例如:内容编选、体系架构、呈现方式等因素的合理性均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具有明显的人文取向
        处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人文,其集中呈现出最优秀的人类文化先进部分[1]。在大部分人文学科中均能清楚体现人文精神,核心为优秀的人类思想当中的价值观念,针对初中学生而言,则主要指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品德。在2011版的《新课标》中明确美术课程对人文性的追求,不仅要学习优秀的中华民族美术作品,而且要尊重历史上国外美术作品,提高对现代生活美术现象的关注度。在初中人教版美术教材中融入很多出色美术专家的集体智慧,重点突出国家、社会提出的教育取向。教材继承传统美术教材对人文性特征的关注,对教材内容及学生学习活动精心设计。例如每学期的“欣赏·评述课”有三课时,能看出在教材当中蕴含着大量基础知识、历史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美术素养及审美品位。教材不仅拥有人文性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其他学习活动也能呈现出一定人文性。比如在九年级下册的《留下眷恋,带走真情》这一单元,主要是学生借助设计毕业纪念品、举办毕业联欢会,深切表达学生针对教师、母校以及同学们的惜别,更是对三年初中学习成果的一个总结,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挥别初中时光。
        二、简洁清晰的书籍设计
        好书不仅要内容美,而且应具备装帧与版式美。而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不仅版式清晰简洁,而且用色单纯,在总体上给人以清丽大方之感,有助于课堂教学。


和满版排列对比,人教版美术教材中的正文通过会于文字竖栏旁留出一定空白,能起到降低学生压力,减少学生由于阅读时间长而引发的视觉疲劳。另外,美术学科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虽然已经精心挑选了教学内容,可依然没有缺减重要知识点。简单清晰的版式设计明了的呈现主要知识内容简,映衬着愉快和谐的美术课堂学习氛围。加之,部分学校会将美术课安排在星期一到星期五第二节课之后,在学生经历精神高度精神的两节“文化”课程后,很容易疲倦,而明快的美术教材设计则可以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效果。
        三、教材编写的系统性和开放性
        编写始终保持着系统性与整体性,无论是单元说明还是新课导学、无论是插图注释还是学习评估,在结构与内容处理方面十分关注细节[2]。课程内容的正文部分通过导学展架教学、教材中的知识链接与插图也紧密联系着课程主要内容。单元的知识点总结、评价复习等从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视角升华课程内容。美术教材结构十分严谨且知识脉络清晰,立足细节和学生视角出发对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这为“教”和“学”带来巨大便利。
        另外,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体现着极强的开放性。(1)针对国外优秀艺术作品体现的兼容并包态度。文章认为,“开放”不仅仅包容着现代美术,而且也呈现在尊重国外优秀美术作品。例如在九年级下册就有针对欧美与亚非拉地区美术作品的相关概况,这有利于学生感受美术作品具有的多元化,尊重丰富多彩的地区文化。(2)教材最大限度吸收与体现着现代优秀的美术理念,在欣赏评述、设计应用等部分均引入很多现代造型作品与美术设计案例,从学科前沿出发,引导学生把握美术发展时代脉络,感受现代美术魅力所在。(3)美术教材也积极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开发地方美术资源。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资源与历史发展脉络,因此在文化上也呈现一定差异。地方教研部门和地域不同文化特色相结合,需科学组织开发地方美术资源的。教版美术教材大约每学期有7-13课左右,针对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每学期基本在20周左右。人教版教材以确保教材教学为基础,在设计上提倡教师、学校开发地方课程资源,通过校本课程填补余下课程时间的空白,让美术课程更具开放性。
        结束语:针对初中人教版美术教材展开对比研究,仅是针对教材的一种分析与研读尝试,如同“管中窥豹”。因此,该项工作仍要我国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广泛探讨,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积累有关经验,以小见大,从而正确引导课程开发与教材创编。除此之外,基于教材使用层面,则需依靠初中美术教师的发挥与钻研,即深剖教材、优化课堂,将美术教材自身价值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王晓艳.对初中美术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1):190.
[2]李俏,张华.中小学教材修订中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08):46-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