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陈先平
[导读]

陈先平   湖北省襄阳东津新区东津镇王河小学  湖北  襄阳  441138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57-0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成为衡量现代社会人才的标准之一。但由于地域的差异,条件的限制,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在这方面的素质有较大的区别,怎样克服现有条件,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我们作为一名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本人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上好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的几点做法:
        一、 激发学习兴趣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常常错误地将孩子们对“计算机”的兴趣误以为是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为孩子们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已经很高,不存在提高的问题。然而大量的调查表明,孩子们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然而这种兴趣却只是一种“表面繁荣”,是一种对“计算机”本身的兴趣,他们的目的在于“玩”——玩游戏、上网等,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不好玩”,然而,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作为教师要“寓教于乐”,积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等方面入手,认真研究教材、正确引导孩子们,让孩子们将对“电脑”的兴趣发展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开发智力。比如,我们可以开辟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玩”扫雷、纸牌、跳棋、象棋、拼图”等各种益智游戏,让孩子们在画画板上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样,既加强了孩子们的自己动手的实践操作能力,又开动了他们的脑筋,开发了他们的智力,激发了他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兴趣。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大部分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教学模式,这各方式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不能充分体现。这种方法把学生教成教条式的学生,做事循规蹈矩,换一个方法就行不通了。那么这一课应该用什么教学法好呢,提出几种,大家共同探讨。
        1、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
        如今,信息技术教学在农村中小学正处于逐步普及阶段,个别学生家里有计算机,少数同学也参加过培训班,也有一部分同学从来没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农村中小学的这一科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试着进行分层次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在开始学习新内容时,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学生,他们已经对计算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给他们安排另外的任务。而对于后进生来说,要对他们设置简单的任务,对他们进行手把手式的教育,让他们掌握本节知识。
        2、讲练结合
        信息技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讲授理论知识,而不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计算机教学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如果一次操作讲的太多,每一步息息相关,一步不对,下步就完不成了,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一次记清很多的操作;反之,教师不讲,只让学生盲目的上机练习,那么,学习效率难以保证。


因此,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每次少讲几步,等学生操作完后再进行下一步,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效率。
        3、重点突出
        由于不同内容的特点,操作的时候有很多是以前所讲过的,所以在我们每节授课的时候要要把握本节的重点,在重点部分要突出的讲解,可以多讲几遍,而以前讲过,学生又都会操作的内容就可以用语言表述一下即可,比如说在讲完每一节内容后,要求学生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保存操作,这个操作基本上每节课都讲解,这里就可以告诉他们这个操作就行。
        4、分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师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一定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要在相互讨论中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而且可以在讨论中,使每个人获取新的知识,受到新的启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很重要,因为他们的思维一样,想问题的出发点基本相同,有些问题比简单的问教师理解的更快,记忆的时间也更长。
        三、教学方法要创新
        做为一名教师都深知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学习新知识,不好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但学习不到新知识,还会让他们产生对这一课的厌学情绪。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例如,我在因特网的教学中,我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
        2、游戏教学
        游戏教学是指教师借用健康益智性的游戏软件的教学,来激发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求知欲望;通过健康的益智性游戏软件的操作,来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技巧。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键盘和鼠标的操作都是最基本的内容,为了让他们更熟练的掌握这些内容,我们教学过程中要以利用一些游戏软件,如金山打字通软件,通过这个软件,学生们在玩“打地鼠,吃苹果,抓小偷”的同时学习了键盘的操作,寓教于乐,效果不错。
        3、兴趣激励教学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他们的兴趣入学,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点。如在教网上下载这一课时,就可以通过好看的图片、音乐、动画为内容,让他们在网上查找并下载,下载后就要以让他们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样,每个同学都会努力去学习。
        4、问题教学
        在这一科教学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教师可以把这些问题带到教学中,让问题始终贯穿于整堂课。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以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
        作为一个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使课堂充满活力,用我们自己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满腔热情去感染孩子们,同孩子们一起创造和谐、愉悦的氛围。我们要在充满生命活力的信息技术课堂里,让孩子们带着理想、带着憧憬、带着对生活的热爱,起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更为宽广、丰富和多样的学习、生活世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