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的艺术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尹夭如
[导读] 教学属于一门艺术,可以产生非凡的力量。小学教育教学阶段,语文教学使科学同艺术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艺术的有效运用,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感兴趣,以此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强化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艺术运用进行分析探讨。

尹夭如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还地桥镇小学  湖北  大冶  435112
【摘要】教学属于一门艺术,可以产生非凡的力量。小学教育教学阶段,语文教学使科学同艺术的有机结合,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艺术的有效运用,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感兴趣,以此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强化提升。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艺术运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55-01

        前言:活泼好动、好玩属于儿童的成长天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阶段,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更加更加积极活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这也成为教师的强烈期盼。如何使学生可以变得更加积极活跃,则需教师对艺术加以有效运用,课堂教学期间,将音乐、美术等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有效融入,构建起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课堂变得充满生机活力,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学习,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运用美术音乐,精心设计导入
        开端是否良好,直接关乎着教学是否可以取得成功。合理有效的导入,可以培养学生充足学习兴趣,构建适宜学习氛围,切入新旧知识衔接点,为课堂教学奠定重要基础,所以,导入有限的至关重要。所以,课前导入,应当采取精心设计,基于课文知识,结合学生认知、思维与身心发展,对引趣法、布疑法或沟通法等加以 合理运用。在此方面,艺术也发挥着关键作用。比如,关于“小蝌蚪找妈妈”一文,课堂教学前,教师利用猜谜游戏引入新课,如“小河水,轻轻流,黑衣娃娃排队游,细细尾,大大头,长大捉虫是能手。”学生正确猜出谜底之后,教师可运用音乐和美术的有效结合,展示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和视频,并继续提问:同学们是否想了解一下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快乐中进行主动学习,促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务必重视精心设计,对美术音乐等艺术加以灵活运用,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1]。
        二、合理运用游戏,趣味识字教学
        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关于此问题,教师更急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充足兴趣,方可提高自身主观能动性,并产生求知欲望,以此积极主动开展学习。


所以,识字教学期间,教师应当重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新奇的事物可以有效吸引学生主义并激发充足兴趣,所以,教师应当对教学方法做出优化创新。基于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以及小学生兴趣爱好和特点等,生字教学期间,对艺术加以有效运用,构建起愉快欢乐的氛围,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这正喜欢上语文学习。比如,关于部分同音字或是形近字,教授可利用形式丰富、趣味性十足的识字游戏为切入点,集趣味性与实质性为一体,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如“开火车”或“找朋友”等游戏完成认识生字,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轻松虚席。通过轻松愉快的范围,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建立起学习自信,培养学生思维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识字,针对小学生较为枯燥,久而久之,会出现厌学情绪。而艺术则属于“调节剂”,课堂教学期间,对艺术加以有效运用,为语文教学所服务,使教学效果得到充分保证。
        三、运用图画色彩,活学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文章语句、内容理解上,应当避免停留在抽象、课外带着的理解,应当通过形象具体、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以电脑学生对文章语句和内容做出深入学习理解。正如夸美纽斯曾描写的一样:用全部感官去理解!全部感官不但需训练视觉、听觉,同样涉及到触觉、味觉以及嗅觉等。儿童使通过颜色、形状以及形象进行思维,因此,以直观性更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期间,对艺术加以有效运用,以形象直观、具体化的方式,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学习理解。 比如,关于“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结合图画色彩,对课文内容加深记忆理解,对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已经做出充分体会,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针对部分韵味十足、节奏感明显的文章,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利用音乐艺术,将文字转变为跳动的音符。以歌唱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章内涵做出深刻领悟。如“比尾巴”一文,诵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以击掌的方式朗读课文,并带领学生一同歌唱,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促使学生对课文做出深入学习理解,增强阅读能力的同时,以此培养学生全面发展[2]。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艺术的有效运用,对语文课堂教学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和意义。教育的艺术,是为了使学生喜欢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艺术的有效运用,符合学生思维,同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提高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知识做出更为深入的学习理解,以此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薄敬花.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J].学周刊,2017(4):192-192.
[2]刘巧军.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艺术[J].都市家教月刊,2018,(38):138-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