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3期   作者:黄静
[导读] 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应该立足班级学生的成长情况制定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们对文章内容进行多个层面地探索,这样能保障班级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发展,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锻炼班级学生的思维逻辑,给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对初中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强化课堂教

黄静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三中学  湖南  常德  415904
【摘要】在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应该立足班级学生的成长情况制定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们对文章内容进行多个层面地探索,这样能保障班级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发展,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锻炼班级学生的思维逻辑,给学生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在课堂教学中对初中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策略,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主要分析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9-053-01

        引言
        教师是培养初中生创新思维的关键,教师要有足够的责任心以及综合能力,才能找到合适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不能只对教材进行照本宣科,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重视课文的拓展,在教学时要学会针对重点问题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有效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从而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改推广后,大部分教师都能认识到转变教学观念的重要性,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还存在一部分教师不能转化自己的教学思路,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进行教学大纲中内容的教学,认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判断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并没有将新课改的要求实施到教学中。这样导致很多教师并没有花费很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准备教案,创建教学情景。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都没有得到提升。
        (二)重视知识教学,轻视写作能力提升
        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写作中的技能要点,但没有从学生写作的实际出发,考量学生对写作的构思能力。例如在讲解议论文的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会告诉学生写作文的模式与套路,希望让学生按照固定套路构思。但是这种固定套路方便学生的同时,也会让学生的知识被限制在结构之中,很难在思想层面上跳出这种结构。套路化的结构会限制学生创造力、观察力以及想象力的提升,对于学生写作的个性化也产生一定的影响,扭曲了写作本应具有的正确观念。学生的写作过程作为一种创作,应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特色,如果学生都按照教师所预设的“格式套路”写作,那么对于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提升,并没有真正的帮助。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新思维教学的具体实践路径
        (一)改变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只有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案才能构建高效的课堂。想要教师创建高效的课堂,首先就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以及综合能力,提升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初中语文的学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所有的创新活动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观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以及自信心,让学生有创新思维的意识。学生应该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读一些课外读物,在学习学校中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接触到更多课外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学生在学习课外知识时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也会有所提升。
        (二)语文教师应该构建开放性的课堂,在和谐氛围中培养
        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对初中生开展文章内容讲解的时候,语文教师需要改变陈旧的授课理念与能力培养方案,立足实际情况实施多样化的知识讲解,这样能培养班级学生的学习意识与思维逻辑能力。基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具体要求,语文教师应该构建开放性的课堂,在和谐氛围中培养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可以保障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初中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认知程度。语文教师一方面应该树立民主教育观念,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将人本理念融入课堂活动中以打造生高水准的课堂探究平台。围绕初中生呈现出的学习能力与认知特点,教师需要将讨论式或者是启发式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利于营造较为和谐且宽松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引导初中生对文章内容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将课堂提问的权力归还给班级学生,落实以生为本教育理念,让课堂教学更加具备生命力与创造力。以“皇帝的新装”课堂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应该通过视频资源播放的方式打造趣味性的课堂学习平台,在营造开放性课堂氛围的基础上提高学生们对文章内容的了解程度。语文教师可以让初中生在阅读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多个层面的思考,分析作者所要讲解的故事内容与主要人物的形象特色,通过课堂互动的方式提高初中生对文章内容的了解程度。
        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到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创新发展,实施多样化的知识讲解,重视立足课堂活动培养班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基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具体要求,语文教师应该构建开放性的课堂,在和谐氛围中培养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初中生主动思考,重视培养班级学生的求异与创新思维。同时,语文教师也应该围绕文章内容指导初中生进行生活体验,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此外也应该指导初中生围绕文章内容对文章内容进行改编,逐渐提高班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祁作余.迸发思维的光芒——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试题与研究,2018(15):133-134.
[2]潘光启.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赢未来,2018,(3):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