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数据时代下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优化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6期   作者:高化昱
[导读] 随着政府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政府各部门建立起了面向不同需求的应用系统,由于各个系统之间缺乏有效信息共享手段,导致信息孤岛的形成,阻碍了政府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高化昱
        (黑龙江省机构编制数据管理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随着政府管理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政府各部门建立起了面向不同需求的应用系统,由于各个系统之间缺乏有效信息共享手段,导致信息孤岛的形成,阻碍了政府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本文着重探讨大数据时代下,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优化途径,从而有效解决了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难题。
关键词:大数据  政府  公共信息  平台  优化途径
        1.引言
        数据是构成信息和知识的原始材料。信息时代依赖于数据的爆发,只是当数据爆发到无法驾驭的状态,大数据时代应运而生。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传统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等新型数据处理技术不断成熟,大数据也不断被应用到政府日常管理和为民服务中,并成为推动政府政务公开、完善服务、依法行政的重要力量。但同时,部门利益割据造成的信息孤岛,也成为大数据进一步发展的掣肘,而由此引发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大量浪费,也让政府工作效率乃至公信力打了折扣。本文着重探讨大数据时代下,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优化途径,从而有效解决了政府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的难题。
        2.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瓶颈
        2.1体系结构不全面
        在国家的相关要求之下,各级政府都已经建立了政务通,但是由于每个层次建设情况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并且由于缺乏建设经验,建设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导致体系结构不全面的问题无法避免,甚至不少政府部门在建设过程中照搬照抄,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内部情况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大多数政府部门当中,信息数据还仍然是部门独自使用,并没有实现信息数据的公开和共同利用,无论是数据的更新还是数据的补充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2.2法律依据不健全
        我国政府在开发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开发标准的缺失,数据信息在开发和采集过程中都都有很多不足之处,与此同时独有相关工作而言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直接给数据的作用的发揮造成了严重影响。很多基层政府部门分散管理,信息利用率低。
        2.3信息共享不开放
        在政府网站当中,信息大多具有宣传性,或转载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而很多公众真正需要的信息不仅数量较少,更是不完整的。很多政府部门需要公开的数据板块长期不更新,并没有考虑到人们的使用需求。还有不少政府部门搜索引擎功能不过关,信息检索困难,这些都是影响信息利用率的关键原因。
        2.4协调机制不灵活
        虽然政府部门掌握的信息量非常大,但由于其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部门之间的交流和传递尚且不能顺利完成,公开于大众的难度非常大。这样一来,由于信息无法实现共享,部门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从长期来,这也非常不利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推广。


        3.大数据时代下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优化途径
        3.1满足公众需求
        公众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不仅要求政府部门提供具有权威性、统一性的基础数据,还需要提供经过分析、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而以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来看还无法满足公众的要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就是需要解决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问题,只有部门间信息资源实现共享共用,才能够为公众提供经过分析、更具有指导国民生产生活意义的公共产品。同时,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可以较少的考虑到信息资源成本与收益、安全保密、数据可靠性等问题,从而较容易建立起我国的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实现体系。
        3.2转变思维方式
        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是对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分析,这就与传统的随机样本分析有着巨大的区别,随机样本分析必须要求样本的选取随机性越强,结果越准确,而大数据面向的是全体数据,分析的结论必然比随机样本更加准确,更能体现问题的本质和趋势。大数据时代还要求我们从探寻问题的“为什么”转向关注“是什么”上来,往往很多现象无法解释,而却真实存在,从事实求是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承认存在即有理的结论。所以,我们应该转变思维方式,更加关注通过大数据得出的现象和预测结果,尤其是政府在社会管理的过程中更需要注重规避决策风险,预测决策结果。只有在思维方式上转变,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3实现信息共享
        大数据时代需要海量的数据作为基础,而现状是大量的数据分布在各个互相分隔开的政府部门中,甚至大量的信息资源成为了政府部门的私有财产。信息资源只有在相互流动,形成规模效应的前提下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目前,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的相互分割是因为行政体制部门按职能条块分割划分形成的,可以说信息资源既是利益资源。加之,国家层面对于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规划缺位,导致了建设进度不同、资源投入有差距,各地各部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一窝蜂建设,增加了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的壁垒。因此,只有从国家层面进行全面、细致、强力的规划推动,才能减少乃至消除政府部门间资源共享的屏障。要打通政府各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的渠道,将原本分散存储在不同部门、行业的公共数据陆续汇集到统一的公共数据中心,强力推进政府各部门数据共建共享。
        3.4打破条块分割
        政府部门职能的条块分割是由于我国行政体制形成的现象,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又多是对行政业务的信息化再现,是部门行使职能的附属。只有脱离现有政府部门依附关系,将电子政务作为一种独立的力量,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解决,乃至加快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所以,将政府部门中分散的信息技术力量集中、整合使用,才能够打破传统部门职能框架,建设具有现代意义的电子政府结构和框架。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虽然摊开了一张美好的蓝图,但目前不少政府部门之间仍存在信息不畅问题,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让百姓在各个部门间奔走。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大数据技术的推广只是从政府外部推动信息资源共享,更重要的是需要在行政体制方面进行突破,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
        参考文献:
        [1]黄斌.政府建设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探讨[J].中华建设,2017(8):74-75
        [2]邢诒海,朱淑华,周斐,刘晨光,方晓.政府信息化总体框架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7(8):149-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