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程晨 张平华
荆州市气象局 湖北省荆州市 434020
【摘要】伴随着国内新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发展于前沿的支撑理论,多媒体融合下的气象服务平台开始投入开发与建设,以相对进步与完善的技术对气象预报预警进行综合的资源整合,以满足广大公众的实际需求并获得较高认可。但由于目前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在技术与实施过程中,气象融媒体平台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试图以此为中心论点,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具体问题做了阐述,并提出合适的对策与建议,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推进我国气象服务的综合水平,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气象服务;融媒体;平台建设
1. 绪论
气象服务部门自建设以来一直都是在致力于对自身气象预报预警产品的准确率的提升完善以及满足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整体需求。伴随着国内新型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发展于前沿的支撑理论,多媒体融合下的气象服务平台开始投入开发与建设,以相对进步与完善的技术对气象预报预警进行综合的资源整合,以满足广大公众的实际需求并获得较高认可。在其中,关于气象融媒体通常是被定义为将各类既存在相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相关媒介载体充分结合起来,例如将广播、电视、报纸与新媒体自传媒相互关联整合,在将其各自的特征充分融合与互补的情况下,在人力、内容与宣传方面实现资源与内容上的综合整理,从而自此实现广大媒体自身切实的利益保障。总的来说,多媒体气象服务平台,即是气象部门通过融媒体平台的相关建设理论,对各类新闻媒介载体进行资源上的整合,并将整合的内容集中发布于统一的具体平台,以便用更好更快更好的效率去完成咨询的采集与加工,在最大程度上用相对准确的信息去引导正确的舆论力量。本文则基于多媒体融合的视角,对气象融媒体平台的建设进行较为深刻的研究与探讨,对气象融媒体的建设与发展现状进行较为综合的分析阐述,并指出相关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在最终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与探讨将主要致力于为气象部门在新媒体融媒体的发展中提供正确的工作思路与正确方向。
2. 气象融媒体平台的建设及发展现状
2.1 多媒体下气象服务平台的建设理念
关于多媒体视角下气象服务平台的建设理念,除了其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公众对天气状况与气象预测预警的基本需求以外,各政府地区的气象部门对气象融媒体建设的理念略有不同。省级及以上的气象部门主要是将气象服务平台定位多渠道的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希望能过多媒体的传播以提高气象播放的新闻质量,提高新闻编辑的效率,把控正确的舆论导向;而与此同时,地市及以下的气象部门,则是将气象融媒体传播平台定义为新闻传播的分支,希望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减少相关气象预报预警的人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之所以建设理念存在差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各地区的地区差异以及管辖面积的差异。省级及以上的气象部门由于管辖面积大,覆盖地区广,是需要必要的专用气象渠道对重大天气预报进行及时的处理与反馈,并根据反馈进行高效的编辑与迅速的发布;但对于地市级以下的气象部门而言,由于管辖面积较小,相较于省级地区遭遇重大天气事件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且人力资源上也存在明显差距,从而对其要求不高,将重点基于减少人力耗费,提高工作效率。由此总的来说,气象融媒体服务平台的建设理念通常是两个,一方面,是希望建立起智能化与自动化的气象信息的采集系统,以便符合公众对气象的及时性的预期;另一方面,要按照要求确保对相关多级管理平台的监督与指导,以便确保对气象信息发布的权威与准确性。
2.2 气象部门对融媒体平台的相关建设实施
由于融媒体的推动与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国内的诸多省级及以上的气象融媒体已经投入开发建设或是具体应用之中,就总体发展趋势而言,可以看出我国国内东部较发达的地区的数量与质量远高于西部地区。例如,广东省已投入建设应用的“广东应急气象”服务平台,就主要以广东省气象服务中心为中心主体,并依托气象网进行常规的日常气象服务,并为公众提供气象信息的发布使用。
2.3 气象融媒体服务平台的管理布局
气象部门在管理布局上有别于一般的行政部门,对比之下较为复杂。
首先,它区别于一般的新闻机构,气象信息的提供并非是由新闻机构所属的记者进行整理,而是通常为各级气象部门,基于这样的原因,气象融媒体行业就会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管理困境。纵观我国现有的气象融媒体服务平台来看,主要有两个管理分布的模式,一个是由国家机构同省级机构间进行关联,相互间进行气象信息的投稿,将重点目光聚焦于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影响天气事件,一般情况下,国家机构并不会直接干涉地市级的气象信息的整合或上报工作;第二个则是省—市—县之间的关联,省对所辖范围内的市县机构进行指导、管 理,市县提供各类信息到省级单位即截止。
3. 平台建设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及建议
3.1 先有平台后有自主渠道
这一问题实则是目前气象融媒体服务平台建设中理应最先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此前,人民日报的成功案例,主要是由于该报社是先确定了自身的具有权威与准确的发布渠道,后建立起了相关平台,对它而言,平台的建设只是对其准确权威信息的过程补充与合理改善,这是锦上添花的合理顺利安排。但就目前国内的大多气象服务平台而言,他们极度缺乏合适且具有影响的自主发布渠道,他们只是依照要求建立了一个平台,平台建立后将信息发布的渠道依托于第三方企业载体,例如新浪或腾讯,如此以来,对第三方的依赖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气象部门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与准确性,而第三方企业又会在一定程度上掌控政府气象部门的发声权,这样的关联掌控就会对气象信息的发布存在安全隐患。
3.2 平台建设依赖外包公司
就目前国内气象服务平台的建设而言,大多平台都委托第三方进行外包建设,从而导致气象部门自身对其建设开发的核心技术并不了解,而过度依赖外包公司,只会给气象信息的发布带来安全隐患,容易发布错误的气象信息或数据,带动公众舆论的危机。自此,我国气象服务平台的建立应当建立独立的具有专业技术人员的团队,积极主动了解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开发,将信息发布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3.3 不同气象部门间的融媒体平台缺乏关联
该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上文所阐述的两大问题,我国国内气象融媒体服务平台由于过度依赖第三方企业的技术,缺乏气象信息的自主发渠道,以至于无法形成自身独立专业的系统技术团队,并最终导致不同气象部门间的媒体平台缺少必要的交流与关联。该问题的出现往往会直接导致气象部门的信息闭塞或是信息不对等,也应当在后续过程中得到合理解决。
4. 结论
气象部门的建设发展一直依赖都与政府部门息息相关,也与公众舆论导向相关,并在某种程度上是直接与政府利益、公众利益直接关联的重要信息发布渠道。而融媒体也是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下的新型产物,能够对国内外优秀新闻媒体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利用与最优化的整合,也应当在应用中不断将其改善推进。从而,将融媒体与气象服务平台进行关联发展,的确是有利于气象部门的发展以及融媒体自身的改进。但由于目前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在技术与实施过程中,气象融媒体平台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试图以此为中心论点,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对其具体问题做了阐述,并提出合适的对策与建议,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推进我国气象服务的综合水平,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柳竹.国内关于“融媒体”的研究综述[J] .传播与版权, 2015, 4 (23):112-114.
[2]周嘉琳.融合、平台与价值链:BBC新媒体战略分析[J] . 东南传播,2012,(9): 21-23.
[3]丘良,莫凡,丁灏.浅析新媒体环境下气象媒体的未来策 划经营之路[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6, 37(4):120-126.
[4]何炜,张旸.“中央厨房”烹制新闻美味——人民日报全媒 体平台创新融合发展途径的实践[J] .中国报业,2016, 7: 16-18.
[5]郭晓薇,刘英轶,袁丽军.专业气象网站在挖掘深度报道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36(3): 115-116.
[6]黎琮炜,宋彬,孔毅民.提高气象传媒竞争力的思考[J] .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7, 28(2):106-107.
[7]滕景文,樊慧娟,莫家尧,等.浅析新媒体在气象服务中的 应用与发展[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16, 37(6):110-111.
[8]高亭亭,曾宇萌,张兰.气象微博运维策略研究[J] .气象 研究与应用,2017, 38(4):110-113.
[9]曾涛.公共气象服务舆论危机应对策略探析[J] .气象研 究与应用,2013, 34(3):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