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 北京市 海淀区 100036
摘要: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已从单一的军事用途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无人机已经在军事领域、影视航拍、农业测绘、快递运输、救援抢险、电力巡检等领域应用。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无人机的发展现状,研究无人机在后勤保障中的应用,以期不断推动后勤保障工作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无人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无人机;发展现状;后勤保障
引言
为适应现代化的信息战争,无人机主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以非常规作战需求为牵引,以实现现场状态检测、故障诊断、更换部件、指挥控制、补给物资为主的无人化后勤保障为目标,来满足海、陆、空、电、网多维领域参战,作战节奏加快的现代化信息战争需求。
1、无人机的发展现状
1.1消费级无人机
随着以影视航拍无人机为代表的消费级无人机的出现,带动了我国无人机市场的大规模发展,我国2018年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销量占比达到88%,市场销售额占比45.7%,目前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主要有大疆公司和亿航智能等,从无人机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大疆无人机是包括各种价位、附加载荷、软件开发为一体的主导品牌,占全球无人机市场份额的74%,且适用于各种场景,并且功能智能化的不断升级和有效的消费体验将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主导国内的无人机市场。
1.2工业级无人机
无人机产业被纳入“中国制造2025计划”,其迅速发展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的重要印证。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提出,使得工业级无人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促进了农业测绘、气象监测、物流传输、林业防灾等工业级无人机领域市场的发展。我国2018年工业级无人机的销量占比为12%,市场销售额占比54.3%,目前工业级无人机领域已趋于饱和,但是在水利防汛、农业普查等新的领域方面还有待开发。随着人工智能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工厂的生产规模和标准都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可以使无人机的制造和使用场景更加广泛,造价成本将进一步降低,赢得广泛消费者的认可,从而进一步扩大无人机的销售市场。
1.3军用无人机
我国军工企业拥有知识专业、经验丰富的研制队伍,还具备大型复杂无人机系统的研发基础,先后向市场推出了小型超近程、中近程、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以及新概念无人机等,具备高时效高机动能力,在国内军用无人机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18年解放军某部队探索建立军民联合无人机补给模式,该部队首次联合顺丰集团在云南、陕西两地共同完成无人机的远程补给作业。以军用无人机为代表的现代智能化技术强调信息主导、智能决策、高效快捷,为军事后勤保障提出了实时感知需求、系统快速响应、可视掌控资源、远程立体投送、精确快速配送的要求,其战场适应力强,可全天时完成作战任务。
2、无人机在后勤保障中的应用
2.1战略物资投送
现代信息化战争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且战场瞬息万变,一旦因战略物资输送不及时,将会贻误战机。无人系统已被证实适用于具有危险性的工作,其可以超低空飞行,噪声小,具有抗辐射、抗武器攻击的特点,用无人机向战场进行包括武器弹药、给养品和急救药品等战略物资的精准投送,可以远离战场形成一条无形的物资补给线,能够满足战场的紧急需要,降低运输线的压力,减少运输人员的伤亡,提高物资运输效率,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2.2战地医疗救护
传统战地医疗救护依托于救护人员,很容易受到地形环境、战争因素、车辆调配等多方面的制约影响,就会错过救援的黄金时间,还会增加救护人员的伤亡。采用无人机参加战场医疗救护具有垂直起降、机动性强的特点,能够打破各种战场局限,实现多批次快速输送物资、直接带救治人员远离战场,减少救援人员的伤亡和伤员的二次损伤,避免非战斗减员,能够极大地提高救援工作的效率。
2.3军事装备器材维修
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应用,装备面临损伤的风险不断增大,而无人机可以实现自动修复功能。故障诊断和功能修复的无人化,是充分利用数据统计、虚拟维修技术、纳米技术、断裂力学等科学技术,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基于大量专家推理得出的对武器装备实施自动化检测、分析和修复的一种技术手段,能够对武器装备发生故障、损伤的部位进行拆解、修复和替换,或者直接通过远程通信技术传输到指挥台进行专家会诊,能够降低后勤保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装备维修的时效性,确保装备运行的稳定性,是实现无人机智能化保障工作的关键。
2.4战场指挥控制
无人机通过使用传感器与大规模集成电路,能够完成信号探测、逻辑判断、双向通信等功能,可以将大量的智能传感器散布于全维立体空间,实时、全面件事战场的态势,对敌方武器装备的类型、数量、作战效能等实现自动感知、检测、分析并生成动态监控报告,为作战指挥员提供全面清晰直观的装备战场态势。无人机通过使用的仿生学结构和计算机模拟神经网络功能,能够自我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自我学习、自我适应,然后在装备保障指挥系统中智能化生成的作战方案,通过系统自我分析、优化功能,可以自动发出装备保障行动指令,进而可以提高行动控制效率和管理能力。
3、总结
随着信息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兵种、多装备联合的信息化作战将成为未来战场的主要作战模式。因此,我们要加大无人机的软硬件研发力度,注重顶层牵引,以作战需求为牵引,推动后勤保障装备的建设发展,建设标准化的无人机模拟训练模式,强化作战训练,注重实战检验和运用,确保将来能够准确把控战场情况,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为保障打赢提供重要的手段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威.我国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在后勤保障领域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20(03):5-6.
[2]张西山,连光耀,李会杰,袁祥波.智能化无人保障装备发展及应用[J].国防科技,2020(02):10-14.
[3]范瑞州,郭凯.对无人机智能化装备保障基本问题的思考[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9(07):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