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升级与规划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6期   作者: 宋轶萌
[导读] 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电脑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智能配电网技术就此出现。
        宋轶萌
        朝阳供电公司 北京 100124
        摘要: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电脑运行的平稳性、安全性,智能配电网技术就此出现。与此同时,智能配电网技术根据电力系统电能运输情况,结合科学技术,合理优化配电网结构,提升智能配电水平,实现高效供电,保证电能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运行。与此同时,电力行业还需要根据行业发展趋势,明确工作内容,提升技术水平,完善管理内容,以下将分析配电网规划期间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技术;配电网规划;应用
        1智能配电网概述
        配电网一般指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小于等于10千伏的电力网络,是电力系统末端部分,直接与电力用户相连接。智能配电网在配电网技术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自动化技术,优化配电网设备配置,安装网络终端设备,通过信号形成可视化管理模式,加强用户在配电网运行期间的参与度,及时发现供电存在的问题并依托“自愈”功能加以分析处理,完善管理模式,将智能自动化技术与其他现代技术结合,提升智能程度、自动化程度,实现智能运营,提升供电质量。对于供电企业而言,智能配电网有助于其高效经济的开展供电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设备资产利用率;对于普通电力用户而言,智能配电网将提高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进一步优化用户用电感知体验。
        2配电网存在的问题
        2.1配电网的水平比较低
        在一部分经济不发达的地方,受城市规模、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电源点数量及容量有限,配电网的建设工作较为落后,现有设备技术性能较差、老化程度较高,难以满足现有配电网络运行需求,从而制约配电网智能化发展,导致电力系统无法快速的发展,现有的电力能源无法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量。
        2.2配电网运行中电能损耗
        在传统配电网的运行和管理中,因不具备实时收集电流电量信息,远方遥控设备运行等智能配电网相关功能,不利于资产设备利用率最大化,会无法避免的出现损耗电能的现象,造成一定程度能源浪费现象;对于电力用户而言,电能损耗将造成受端电能质量较差,使人们无法使用电力处理工作和进行日常生活,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
        2.3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低
        目前,受设备质量、信号水平等相关因素影响,我国部分地区配电网运行自动化水平较低,信号、数据上传,远方遥控等操作的稳定性仍需提高,制约智能配电网进一步向前发展,从而导致局部地区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无法达到满足用户用电需求,所以提升配电网自动化的水平很重要,总的来说,想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的水平就要注意配电网的规划问题。
        3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智能化升级中的应用
        3.1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智能配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网智能化升级刻不容缓,对于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首先,智能自动化技术能够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技术人员的便捷性。在自动化方案方面还能够优化方案,促进智能调度信息一体化功能的实现。其次,智能自动化技术还是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的重要内容,配备了智能预警模式以及实时监控模式,因此技术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配电网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和应对,降低故障对配电网正常运行的影响。最后,智能自动化技术还能够实现调度以及远程监控功能,还能够对用户的用能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了解用户用电行为的偏好,优化用户能源分配策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及用户的服务体验感。
        3.2参数测量技术的应用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中还在使用电磁表作为主要的度数测量工具,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区域。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在用电高峰时期,因设备精度等级限制,电磁表无法准确地进行计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使用参数测量技术。参数测量技术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能够表现出精确的参数信息,实现对同一固定时间段电量的深入分析,得到用户用电量的实际需求,提高信息的利用率。经过系统检查后还能够分析窃电以及漏电的情况,从而提升配电网运营管理水平以及电费的测量效率,进一步提升资产利用率,更加高效的做好供电服务。


        3.3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近年来,国内更加重视环保事业的发展,因此在未来能源研究方面更加重视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能源汽车能够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在国内外都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与传统的燃油汽车不同,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能源一般为甲醇以及电能等,能够起到很好的环境保护效果。在未来的发展中,配电网不断向智能化发展,“万物互联”场景落地,移动充电设施进一步研发推广,电动汽车充电或将迎来新模式,在行驶过程中,便可与充电系统实时交换电量剩余、目的地定位等相关信息,系统后台自动调配目的地附近的空闲移动充电设施同时前往,待车辆到达后随即接入为其进行充电,不仅提高电动汽车充电、续航效率,提升用户充电感知体验,同时完善智能配电网末端环节,大幅提高充电设施使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4运用智能配电网技术辅助配电网规划的优点
        4.1有效地预测电力负荷
        为了让我国城市配电网的规划建设方案更加科学,工作人员有必要预先对当地的配电网负荷予以有效地估计,进而为配电网络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支持。电力负荷的预测主要是充分地考虑电力负荷与外界因素的变化,对以往的电力负荷数据加以综合分析,进而对电网的需求量进行预测。配电网负荷的预测工作,必须结合当地城市长期的规划图性质,对负荷指数加以设置,并利用智能配电网技术或相关平台,如GIS技术、数据平台、生产管理系统,在接口处获悉本地的配网全网数据信息,合理地分析、计算配电网各节点是否可靠。在配电网规划中,利用智能配电网技术进行可靠的负荷预测首先可提高分布式能源接入的比重,优化能源配置及利用率;其次,可使配电网分布优化,降低电耗,且能够解决局部线路负载率超高的问题;同时,当主电网系统的供电发生中断现象时,可提供孤岛运行的电源,缩短负荷的停电时间。
        4.2有效地强化设备运维
        受设备质量、年限与运行环境等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配电网仍有较高的故障率,对整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电力用户安全可靠用电都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应用智能配电网技术开展配电网规划与智能化升级工作,首先可以通过采集上传设备运行参数,更清晰、更准确、更灵活的捕捉设备运行缺陷隐患,同时实时高清视频画面回传、灵敏操控,若再辅以大数据分析、超声波监测与红外成像等带电监测技术,细致监测电网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消除电网设备运行隐患,大幅度压降电网设备本体故障。其次利用智能配电网技术进行配电网规划建设,可实时监测电网中各类设备的负载率情况,动态调整电网运行方式,避免设备重过载运行风险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
        4.3有效地优化营销服务
        随着人民物质文明水平日益提高,电力用户对电能的需求与用电体验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在配电网规划建设过程中,在保证电力系统经济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更应对用户侧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利用智能配电网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并延伸至用户侧,配电网应用智能技术实时收集用户负荷、分布式电源等相关信息,并对用户用能信息加以分析,针对用户侧电网进行智能化配套规划建设,满足用户安全可靠用电需求,同时对用户用能策略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广使用分布式电源,协助用户精准调控内部负荷需求,合理优化资源分配。利用智能配电网技术对配电网进行只能规划建设,有效提高营销服务延伸性,丰富营销服务手段,提升用户用户用电感知体验,为用户节约能源成本的同时,有效推进节能减排,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结束语: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可持续”逐步成为当今时代主题。对于电力行业而言需要紧跟时代和行业趋势,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手段切实优化配电网规划,积极推动智能配电网融入规划当中。电力企业需要明确智能配电网当前应用状况,从智能自动化、参数量测、分布式能源发电以及电动契合充换电等方面总结技术应用,积极推进技术研发,为确保电网高效运行和用户用电安全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军.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8):221-222.
        [2]宋天舒,王彦博,郑玉岩,张加深.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需求与应用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02):59-61.
        [3]杜梓坚.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运用之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02):156-157.
        [4]谢晓琳.智能配电网规划适应性评估技术研究与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