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申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火龙镇许昌龙岗发电有限公司 461690
摘 要:供给侧改革是我国目前经济调整的重要内容,获得了各行各业的共同关注,保证供给侧改革的质量,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提升社会生产率,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回顾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市场偏重可以发现,市场需求量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中之重,党和政府也一直在着力扩大市场需求量,以期能够带动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然而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进行供给侧改革往往更具有可行性。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要对电力行业在供给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开创新的预算管理思路。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电力企业;预算管理
引言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比较有限、物资相对匮乏,然而这种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逐渐被打破,近四十年间中国的经济建设、科技发展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果,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走进了世界前列。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供求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进行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供给侧改革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电力企业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预算管理思路,从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迎来新发展。
1电力行业在供给侧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没有完善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电力企业的市场十分稳定、销售渠道比较完善,这本是其竞争优势,但是反而导致了部分电力企业竞争意识淡薄的问题,而这恰恰反映出了电力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不到位的问题。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就无法保证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第二,不完善的电力企业人力管理体系导致预算管理难以为继。电力企业属于人力资源密集型企业,但是很多电力企业时至今日仍未能建成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管理方式、管理目标、管理执行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这导致很多预算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尸位素餐、人浮于事,不愿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面对工作问题得过且过,最终造成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质量问题。想要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效果、想要更加顺利地适应供给侧改革发展情况,就必须要尽快扭转人力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第三,不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也是供给侧改革中的一大问题,电力行业有一定的垄断性,因此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电力行业的市场竞争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整体呈现市场封闭、运作不规范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如何,并不会造成太过严重的负面影响,市场机制无法给预算管理带来应有的压力和动力。因此,很多电力企业在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仍未能合理开展预算管理。
2供给侧改革下电力企业预算管理新思路
2.1健全公司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在供给侧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电力企业需要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业务规模、组织架构,尽快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比如说可以设置预算管理办公室,由电力企业负责人为带头人,根据电力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阶段性经营目标等,确定预算管理的制度,并监督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在遇到预算编制问题、预算执行问题的时候,尽可能进行有效的协调,对企业的预算管理进行全力支持。同时,需要发动各级领导干部为预算管理的全面落实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根据日常经营情况、结合企业的运营目标,将预算管理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宣传开来,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
2.2全员参与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管理实际上属于一种统筹性的、全面性的工作,保证预算管理的效果任重而道远,绝非财务部门自身能够做到,因此组织电力企业全员参与预算管理就显得分外重要。各部门需要在年初的时候提交本年度预算指标,并将预算指标提交财务部进行汇总。另外,电力企业的负责人还需要要求各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去,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使预算执行和预算控制发挥应有的效果,同时要保证全员参与的监控力度,各个责任部门必须要着力加强预算管理组织工作,确保预算指标能够细化分解到具体业务上,在此基础上以预算标准为出发点,合理控制支出性项目的资金往来,对收入性项目进行有效监督,确保现金流能够支持电力企业长远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要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部门的每个工作人员身上,在所有人的通力配合之下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水准,
2.3完善预算分析制度和方法
电力企业方面务必要尽快完善预算分析制度,采取因素分析、结构分析等一系列分析方法对预算进行分析,并通过定期的部门会议了解预算执行的情况,找出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明确预算无法顺利执行的原因,以此为基础确定预算执行的改进措施,及时调整和纠正预算偏差。具体来说,可在每月月末召开预算分析会,对本月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明确利润预算的收入情况;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季度预算分析会,利用趋势分析方法对下个季度的预算管理执行情况进行预测,并以此为基础调整下个季度的预算安排;年末时进行年度预算分析,并对年度预算管理效果进行总结和反馈,对不同经济指标的影响加以探究,为下一年度电力企业预算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2.4规范预算审批流程
在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电力企业必须要尽快对预算审批流程进行调整,避免预算审批成为“面子工程”,在确定大宗物资采购计划、开展电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之前,由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可行性分析,并采取集体决策的方式确定其是否能够执行。另外,如果电力企业经营中发生巨大变化、以至于需要对预算管理指标进行调整,需要向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申请、提交预算管理办公室进行决议。同时,还需要尽快提升批准制度和程序的规范化水平,解决过去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中常见的越权审批、违规审批问题,建立严格的审批流程,确保预算审批的有效性。而对于那些确实符合审批流程的正常支出,则应该降低审批复杂性,缩减不必要的审批流程,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将精力和时间放在重要的审批项目上,提升预算管理的最终质量。
结语
电力企业是涉及到国家命脉、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保证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党和政府近年来对电力企业进行了相关的融资扶持、环境优化等。但是这并未能完全解决供给侧改革之下电力企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预算管理水平也迟迟得不到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尽快健全公司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组织全员参与预算管理工作、完善预算分析制度和方法、规范预算审批流程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国有企业财务预算决算的管理与监督[J].中国农业会计,2020(03):86-88.
[2]赵剑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纳税,2019,13(04):106-107.
[3]张勇,洪猛,董涛,徐帆,戴重辉,江晋慧,施芸琪,徐越.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践[J].国企管理,2018(03):63-73.
[4]唐振达,宁杰.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供电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的探讨[J].广西电业,2017(03):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