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座椅使用若干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6期   作者:汪星
[导读] 分析了儿童安全座椅的功能及安全防护效果,从儿童生理机理方面研究了儿童的乘车安全;在借鉴发达国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成功经验及分析中国儿童乘车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对策建议。
        汪星
        江淮汽车技术中心,安徽 合肥  230091
        摘要:分析了儿童安全座椅的功能及安全防护效果,从儿童生理机理方面研究了儿童的乘车安全;在借鉴发达国家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成功经验及分析中国儿童乘车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广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儿童安全座椅;法律法规;对策研究;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导致与汽车相关的各种事故发生率迅猛增长。但是,不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料信息都表明,交通事故的高危人群是儿童、青少年。根据公安部统计,2013年我国12岁以下儿童因交通事故死亡2392人,受伤9291人,其中乘车死亡比例30%左右。造成儿童交通事故多发和事故伤害大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驾驶人违法现象突出、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保护知识缺乏、儿童乘车安全保护装置欠缺等。本文希望通过对国内儿童安全座椅使用情况的调查,为中国儿童坐车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一、我国儿童安全座椅应用现状
        儿童安全座椅又名儿童约束系统,是专门为婴幼儿和儿童乘车安全而设计的装置。近年来,儿童安全座椅的研究在欧美等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他们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并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技术标准,但我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1.认识误区
        很多家长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特别是对儿童乘车安全的认识尚处于萌芽状况,甚至存在“致命”的误区。据问卷调查显示:中国75.66%的汽车内没有安装儿童安全座椅;39.95%的家长曾让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而43.12%的家长选择在乘车时怀抱儿童;10.05%的家长则认为安全气囊能有效保护儿童。事实上,当汽车以48km/h的速度行驶,7%的儿童在遭遇撞击的瞬间将产生275kg向前冲击的力量,大人无法抱住,而安全气囊在爆开瞬间无异于给儿童尚未发育完全的头部带来致命杀伤力。研究发现,安全气囊是造成儿童头部和颈部伤害的原因;过早让儿童使用成人安全带会增加内脏和脊椎伤害的危险,也被称为“安全带综合症”。研究表明,5~9岁儿童使用成人安全带发生严重受伤的危险是成人使用的2.7倍。
        2.儿童座椅相关标准和法律的缺位
        20世纪80年代,汽车儿童安全座椅首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发展,相继建立了欧洲ECER44/03、美国FMVSS214、加拿大CMVSS213、日本JIS、澳洲AS1754等标准,并出台了强制实施的法律。相应法规及生产和检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的发展与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中国还没有儿童安全座椅的安全认证标准,也没有专业的市场监管部门,造成该行业处于无序的状态。
        3.市场混乱
        我国的儿童安全座椅市场尚不成熟,其销售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终端也大多在这些城市的少数高档商场里。有6种购买渠道:4S店、汽车装饰店、汽车配件城、大型超市、汽车用品网络商店和婴幼儿用品专卖店,虽然种类繁多,但由于没有相关标准,故质量良莠不齐,安装烦琐,价格从几百元至上万元不等。儿童安全座椅无标准、无监管是造成市场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
        4.宣传不力
        儿童安全座椅销售不景气,与相关部门宣传力度不够有关,因而造成儿童安全座椅没有深入人心。不少汽车厂商在宣传时更关注汽车外形、内饰、功能、价格等来吸引消费者,恰恰忽略了对儿童的安全保护,甚至有些厂家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给观众传递了错误信息。如某家用轿车广告片中,儿童坐在车内使用成人安全带。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成人安全带的两边如同利刃一般,会勒伤儿童的胸部、颈部,甚至将导致窒息。


        二、儿童约束系统的功能与使用技术要求
        1.儿童约束系统的功能
        不同种类的儿童约束系统其组成不尽相同,总的来讲是由为儿童提供乘坐或卧躺空间的座椅、将儿童约束在其中的约束带系统和将整个约束系统安放在车辆上的固定装置所组成。约束带系统是将儿童可靠地约束在乘卧空间的一套系统,主要由约束带肩带出口、肩带夹、约束带、约束带吊扣、约束带松开锁止机构、约束带调节机构所组成。可转向式儿童座椅安全带主要有3种类型:五点式;配有碟形防护扶手的三点式;T形防护板与肩部织带的组合式。如五点式儿童座椅,其2根约束带绕过幼儿的肩部,2根约束带裹住幼儿的下身,1根从幼儿的两腿问拉出,5根约束带由中央锁止机构锁住。
        2.汽车儿童约束系统使用技术
        要求儿童约束系统作为儿童安全保护部件,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关系儿童乘员的安全。美国FMVSs、欧洲ECER44及日本的保安基准都对儿童约束系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指标,都对座椅的动态性能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并对试验中的座椅移动量规定得十分明晰。在其他方面则各有特点。在日本保安基准中,对于座椅的靠背高度、手感和扣带尺寸都有要求。而美国FMVSS法规则对儿童施加载荷分布、织带的耐磨强度、耐光强度及带扣和调节件硬度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与欧洲法规一样要求进行盐雾试验,以考验其抗腐蚀的性能。欧洲标准则更为严格,除上述规定外,还对儿童约束系统的能量吸收性、抗翻滚能力、耐高温性及约束带系统的调节功能、卷收功能、织带锁止机构功能作了严格的限制。
        三、儿童安全座椅的防护效果分析及对策建议
        1.儿童安全座椅对儿童乘车的保护机理
        儿童并不是成人的简单缩小。与成年人相比,儿童颈部的骨骼发育尚未成熟,颈部韧带比较松弛,因此年龄较小的儿童在乘车时若不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可能导致颈部损伤风险增加。儿童心脏在其胸腔内所占的比例大于成人心脏在成人胸腔内所占的比例,儿童的肋骨通常比成年人的肋骨柔韧,因此儿童肋骨骨折现象比较少见,但儿童胸腔内部器官的损伤风险增加。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对降低交通事故中儿童死亡或严重受伤发挥着很大作用。美国NHTSA的调查显示:1975—2OO6年,在美国,儿童安全座椅挽救了约8325名儿童的生命;仅2006年,儿童安全座椅就很好地保护了约425名5岁以下儿童。对儿童安全座椅保护效果的研究表明,71%的婴儿(1岁以下)及学龄前儿童(1~4岁)由于使用儿童座椅而减少了死亡。
        2.我国儿童乘车安全的对策建议
        就目前看来,我们国内还没有关于儿童安全的法规标准,虽然有消息称中国首部强制国家标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即将出台,但迟迟未见出台实施。希望国家和政府加大投入,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标准,让儿童在乘车时被更好地保护起来,同时弥补中国儿童乘车安全技术法规的缺失,促进国内生产厂家改善产品的安全性。政府部门作为主要的管理部门应首先考虑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需要,为其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社会媒体、学校教育等方式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对儿童乘车安全进行执法监督,强制儿童安全座椅的使用。鉴于目前市场上的儿童安全座椅价格较高且使用单一,对其普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对购买儿童安全座椅进行补贴,并鼓励厂商开发使用年限长、多用途的儿童安全座椅,如1~8岁可以通用的儿童安全座椅、手推车和儿童座椅相结合的多功能儿童安全座椅等。目前,中国有关儿童乘员伤亡的数据统计、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相当缺失,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儿童乘员事故数据库。
        结束语
        汽车儿童安全座椅在我国的使用尚未普及,要改善这一现状是个复杂、系统、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多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从深入宣传教育、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开拓租赁市场等多种渠道实施,儿童安全座椅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为儿童乘员在车辆事故中提供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陈伟栋.儿童乘车安全亟待立法保障[N].解放日报,2009—8—19.
        [2]智鼎国研(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13~2018年全球及中国儿童安全座椅产业市场应用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DB/OL].20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