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
山东省邮电工程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为了确保通讯信号优良,需要在通信工程项目施工时选择尽量多的施工点,但是由于施工覆盖面大、施工线路长,导致通信工程项目的施工难度有所增加。基于此,本文对于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以使得该质量有效提升的应对策略,以期能够对于通信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引言
由于通信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方面是非常广泛的,所以这相对来说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并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逐步发展,人们对于通信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通信需求。
一、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特点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通信工程项目得到了蓬勃发展。通信工程的建设能够为更多的人们带去通信服务,使工作和生活更加便利。通信工程项目内容很多,其中涉及到的领域范围也很广泛,比如城市的街道、住宅区,还有山川、河流和草原等都有。因为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环境极为复杂,施工之中经常会有高空作业、材料运输等这些繁杂的工作,这样就让施工中的风险很大。同时通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流动性也很大,人员分散,施工中所涉及到的交流对象也很多,个人素质良莠不齐,加上在野外施工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很大,这方面会影响到通信工程是否可以顺利实施,尤其是在极端天气逐渐增多的当下。比如夏季高温和连续性的大雨,以及冬天冰冻和大雪天气等。这些因素都会让工程施工增加难度,从而让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的工作难度加大。为了保障通信工程的建设质量,就需要在项目建设中有效使用通信技术,从而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提升通信工程质量,使其在投入使用之后可以正常有序地运行,在此基础上为人们提供更高水平的通信质量。
二、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通信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渐增多。通信工程在建设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很多管理质量信息,这些关键且繁杂的信息依靠人工管理是无法完成的。因此,需要使用信息技术对这些工程数据的整理提供支撑,信息技术为通信工程的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带去了很大的利益,让日常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对于通信工程而言。
三、通信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信息化
在信息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下,我国通信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质量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其能够保障通信工程建设中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在通信工程的质量管理信息化中,使用到的信息技术有很多,不同的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同的,并且可以使用在不同的质量管理环节中。通信工程质量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及其实际运用如下:
3.1BIM技术
这项技术是将通信工程中各种信息数据当作模型基础,经过对工程模型的建设,使用数据信息仿真模拟工程所有的真实信息。把BIM技术使用在通信工程中,可以有效开展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帮助各个专业之间相互协调,以此来控制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疏漏。可以提前提供三维设计,让业主方可以更加精准地表达出工程质量要求,比如通信工程中所使用的材料设备等,以此便于各方进行质量管理工作。经过图纸数字化,可以精准迅速地获得建筑构件特征信息,比如杆塔的布置或者是设备预留孔洞等,以此来便于现场及时下达指令。使用BIM模型与施工方案做虚拟环境数据的集成,以此对工程项目可建设性做仿真实验,从而在施工之前就可以发现质量问题。
3.2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可以在海量与复杂的数据中迅速提取中有价值信息的技术,有着体量大、数据种类复杂和数据处理速度快等相关方面的特点。其中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了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和数据保存等。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的跨度一般都很大,施工程序很多,其中所涉及的责任主体和单位也比较多,质量受到影响的因素也很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极有可能对工程质量形成影响。而经过对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可以加强工程建设中信息共享与管理联动信息交流,这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并且经过对采集的大数据做科学分析,有效掌握所有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让企业可以针对性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彻底解决影响质量的问题,从而提升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
3.3智能化与移动通讯技术的使用
所谓智能化,主要是指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集成的,针对某个方面的应用。把智能穿戴设备、手持智能终端与监测设备等使用在通信工程建设中,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从而减少风险。移动通讯,主要是指沟通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或者是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在通信工程建设现场构建互联网基础设施,有效使用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可以让工程现场与企业管理相互联系。比如施工现场项目精力和质量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工作时,把使用移动终端拍摄的现场照片与数据按时传输到工程信息管理平台上。而不在现场的工作人员经过后台可以及时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并且监督项目经理与质量管理人的工作情况。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经过移动终端,也可以在信息管理平台上获得想要的信息。
3.4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运用
所谓云计算,是一种商业计算模型,把计算任务分布在很多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让用户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获得计算力与存储空间。把云计算关键理论、关键技术使用在工程质量管理中,集成与配置当前施工、涉及、监理和质量控制等相关的资源,并且把散乱的与本地化的网络平台转化成为一种网络运营环节、网络服务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构成,统一且强大的云计算平台。使用云计算大量数据保存能力与虚拟化技术,可以对通信工程质量管理和相关单位信息资源进行汇总,以此构成工程建设独有的管理体系与资源共享空间,对当前工程质量管理中的海量数据与跨地区、跨部门资源共享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以此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提供数据上的支持。所谓物联网,其是经过二维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设备以及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依据约定协议,将物品和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做好信息交换与通信工作,以此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和监控的一种网络。把传感器、高速移动通讯、无线射频与二维码识别等物联网技术和施工现场管理有效融合,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撑之下,使用互联网海量数据做项目精细化与标准化管理。建设智慧工地,有效提升通信工程建设质量。将物联网和通信工程施工结合在一起,能够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带去更大的变革,比如数据自动采集与实时传输等,可以让工程参与各方都可以对施工现场做远程性的跟踪管理。
除了对技术的使用之外,还需要做好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比如工作人员要认真执行施工验收与检验评定标准,做好施工中的自检与互检,并且做好质量记录工作。专业质检人员要定期检查与采集施工班组的施工检查记录。质量管理人员要常常到施工现场,监督检查施工人员的操作过程和技术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且要及时纠正一些违规的操作,保障各个质量管理制度与施工技术都可以有效落实。此外还需要做好专业的检验与试验工作,要严格依据施工验收的规范与规定,做好施工中的检验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信工程施工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不断提高通信工程施工质量,今后应针对实际通信施工项目要求和环境条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并不断完善施工工艺,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和责任意识,对于诸多质量影响因素深入分析并不断改进,从而追求更高水平的通信工程施工质量,避免通信建设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出现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刘鹏博.通信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20):130.
[2]黄如锋.浅析通信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地产,2019(18):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