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丽
济南市新型城镇化服务中心,山东 济南 271100
摘要:近年来,对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被广泛关注。为了创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必须加强实际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知识,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以确保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又提出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效促进农村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
希望本文的具体研究能为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引言: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生态保护工作。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为了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有必要结合实际工作有效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规划保护工作,以促进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存在问题
1.1乡镇企业的不合理发展带来的污染
企业的出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部分乡镇企业的技术含量较低,由于规模小、资金和技术有限,环境污染难以防治,任意建造房屋和庇护所以及任意倾倒垃圾是司空见惯的事,环境管理分散且不规范。另外一些大中型污染企业已迁往乡镇,虽然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各种措施,但它们依旧成为农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
1.2农村环保法律的不完善和村民环保意识的缺乏
缺乏与农村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村民缺乏环保自我意识,都清楚地表明,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大部分废物都积累在农村地区的废弃土地上。因此,农村人民已经迁往城市,以便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劳动力的缺乏,人口的迁移,导致,大量的土地被遗弃,没有人耕种。生活垃圾堆积在废弃的土地上。一些垃圾多年不会腐烂,对土地造成严重污染。在农村地区,种植和购买高质量的种子,并使用大量化学杀虫剂和化肥。尽管粮食产量增加了,但它将进一步加剧土地污染。农村环保法律的不完善和村民环保意识的缺乏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
1.3环境监管的缺失
村民自主创业,促进经济发展;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还需要政府的指导和监督,这在现实生活中是缺乏的,包括对周围村民的监督。小规模家庭农业的后续治疗没有做好。虽然不会污染农村环境,但是如果大量的农业生产没有得到合理的规划和安排,配套设施不完善,就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一旦产生的垃圾没有得到适当利用,农业留下的垃圾就会被扔掉,污染土地,垃圾会进入河流和小溪,污染水资源,农村的空气会充满恶臭,这实际上会干扰人们的生活和活动。
二、新农村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2.1规范领导职责制度
科学规划必须发展新农村经济和环境。相关领导必须认清自身责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通过了解和调查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建设规划。
生态环境的改善将是衡量党和政府成就的标准之一。地方政府应更加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进行建设。地方政府领导要充分利用相应的法律知识和环境建设科学,不断提高农村居民自我保护和维护权益的意识,充分发挥人民自身的作用和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一定难度,面临的问题也相对复杂。因此,人们需要积极参与和配合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并督促相关领导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生态保护。
2.2加大区域自然生态保护力度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保护自然植被的重要性,尽最大努力恢复自然资源。首先,我们应该保护和利用农村现有的水体,以确保河流和沟渠发挥其生态功能。其次,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功能,特别是一些与资源和环境有关的产业。我们必须控制这些工业对生态功能的损害;其次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生态农业及旅游。通过与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相结合,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系统,从而改善区域环境。
2.3加强农村生态修复工作
现阶段,我国新农村发展应以绿色健康产业为主,加快环保企业的建设,加快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并且相关部门也要对绿色产业的发展进行扶持,积极鼓励社会对环保产业的参与与投入,促进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恢复目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增强生态保护功能。此外,对于一些老解放区或贫困地区,应努力控制水土流失,减少人类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2.4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循环经济
通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村环境保护目标。为了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那么我国相关部门就应该制定有关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些政策,加强对新农村新兴企业技术开发与创新的扶持与帮助。并且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对农村工业区进行合理的改造,促进循环经济的开展。对于工业生产方面要严格控制其排放量并鼓励工业节能减排的发展,积极倡导废物利用,促进绿色工业化发展进程。同时将原有生态环境视为无形资本,这也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污染控制效益。
2.5加强宣传教育及监管力度
长期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主要集中在城市,然而,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却很少,导致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政府更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监管和保护的力度,对出现不按照规定、肆意排放污染物的个人或组织绝不姑息,把因新农村建设对当地生态系统平衡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从而新农村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到和谐发展。
结束语:结合以上研究,我们提高了对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实施了农村生态保护工作。作为相关人员,应不断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农场的生态保护水平。希望以上研究能为新农村的生态建设和保护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鲁尚斌.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0):207+209.
[2]李俊峰.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环境与发展,2018,30(07):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