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璨
黑龙江三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当前我们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过于强调经济效益的高效性,而忽视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效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现代城市的和谐发展。因而,将生态城市概念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全过程势在必行。本文重点研究生态城市规划
关键词:规划设计 生态城市 原则 对策
1.生态城市的涵义
生态城市是一个具有较强综合性的系统,是对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能量资源及物质资源进行充分整合调试,是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生活环境等进行统筹兼顾,将“稳定发展”、“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理念充分体现出来,进一步实现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2.生态城市理念的积极作用
2.1顺应历史发展
在展开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生态城市是必须要融入其中的规划理念,简单来说就是要通过可行的设计来将城市与自然整合起来,这就为城市的发展定下明确的方向。当下社会强调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农业发展都紧紧盯住绿色这一字眼,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引进“生态城市”理念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决定。
2.2合理科学规划
当前时期,我们国家城市发展的速度是较快的,而这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问题,环境遭到破坏,交通出现阻塞等。若想使得这些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化解,那么在对城市进行规划之时,就一定要将生态的理念渗入其中,使得城市发展能够更为和谐。当生态城市得到认同,并付诸于实践之时,城市的规划才会更具可行性,发展也就更加有序。
2.3提升居住环境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人而言,其对所居住的城市是不是有认同感,这是由城市所提供的居住环境所决定的。随着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对城市的感情则越来越浅,而生态城市构建,正是一种理想的城市建设,其将文化、经济、历史等融入其中,使得城市展现出一副整体化发展的画面,进而提升了城市的舒适感,人们的生活更为便捷,认同度自然也就大幅提升。
3.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3.1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它是人们生活、工作等的重要基础。因此,城市的建设必须要站在长远的利益上,同时城市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着的,那么城市的规划就应当根据城市的发展步伐而不断的进行方针改变,在规划的时候要为城市的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另外对于城市资源的利用也应当遵循成长性的原则,否则将会造成资源的短缺。生态城市的建设应当注重城市的持续发展,其中包括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建筑等物质和精神的建设。
3.2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主要是物种在群落中,其对空间和营养等因素所占据的作用。城市生态位在现代化城市中能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维持良好的生活秩序。
目前,城市生态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生产生态位,主要有城市的经济实力;第二,生活生态位,是环境质量、生活水平生态位,主要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实现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原则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即“宏观、微观”。宏观上,城市生态位是表现了整个城市的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人们物质、精神等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主要集中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活动中,但必须保证和生活水平相互适应协调;微观上,城市生态位对每个地区创造的生态环境体系都是一致的,对于每个城市居民都是互相协调的。尽管城市提供给居民的居住空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其本质上的区别不是很大。
3.3承载力原则
在城市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做好其规划要注意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城市的人口承受力,城市的人口数量的增长必然会增加多方面的消耗,过多的人口不仅会造成资源的不足,还会产生过多的垃圾量,人流量的加大,必然会形成管理的难度。其次是城市能够承受的生态能力,这就应当从城市的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并从全局去把握生态的建设。再者是对城市的产业结构的维持,要构建一个生态城市,就必须有着良好的产业链,实现资源的高利用率、低排放、低污染,减少浪费,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最后是环境问题的解决,在城市中一定的垃圾排放是必然的,做好废弃物的处理是城市环境的关键。
3.4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主要是针对城市范围中人的活动,其它各种生物的活动原则。在遵循生态规律之下呈现的基因、物种等不同物体之间的差异程度。而城市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系统结构,功能作用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使得城市生物多样性体现了各种不同的特色。
4.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对策
4.1绿色城市交通
在城市的交通方面,绿色的交通规划主要是指不依赖于机械工具的出行方式。现代城市的发展促使城市规模的不断把扩大,给交通规划带来了更大的工程量,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又为交通的规划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首先,需要规划与建立相应的城市交通轨道线路,通过地铁等方式连接城市各处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城市的公共交通基础建设,在推动交通发展的同时也为城市的生态做出贡献。其次,要大力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网络。最后就是提倡人为本的城市运行活力的便利与低碳的出行方式,以步行以及自行车的出行为主导。
4.2自然生态环境
自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自然的作用也不容小觑。然而由于人类的忽视,现代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持续加重。因此在城市的生态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规划与保护。合理地分析自然资源的作用,不断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环保的方向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5.结语
综上所述,现今中国城市发展的速度是较快的,人民群众也更具关注城市规划的问题,为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在规划之时要将生态理念落实在其中。除了要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予以关注以外,生态工程也是不能有丝毫放松的,公园、绿地的建设必须要重视,其他的各项功能分区都要配合生态城市的这一理念,这才能够建设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大都市,才能让我国的城市建设更加的合理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浩,李建东.生态城市规划实效论—兼议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矛盾性与复杂性[J].城市发展研究,2012(3):53-57
[2]刘毅,吴柏清.低碳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城市设计策略[J].城市地理,2015(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