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6期   作者:刘罗成
[导读] 本文研究大数据环境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中大数据的特点,提出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旨在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
        刘罗成
        如皋市人民法院,江苏  如皋  226500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时代档案工作的显著特点是档案信息化,电子文件、电子档案成为网络环境下档案工作的基础与关键。本文研究大数据环境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中大数据的特点,提出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旨在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
        关键字: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信息化建设
        
        1引言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根据各种技术手段,对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挖掘与分析更为深刻、透明,对于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条件下,档案信息化环境中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等环节的工作更为优化、便捷,凸显了良好的适用效果。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大数据环境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精细化管理。
        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中大数据的特点
        2.1数量巨大且增长迅猛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难题是信息数据资源体量庞大并且增长较为迅猛。在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与整合上同样存在巨大难度。当前在档案管理工作实际中,各地区档案管理部门在信息处理工作中的强度确有大幅度增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大数据体量巨大并且增长迅猛的特点。
        2.2类别繁多且载体结构复杂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数据海量产生,信息资源呈现出多元、多样化的特点,类别繁多且结构庞杂。据有关权威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当前档案管理工作涉及自然科学、社科、人文、体育、外交、经济、民生、军事等诸多行业和领域,不同行业领域对档案管理的规范要求不同,理解认知各异,同时也促使档案管理形成了多样式、多元化的模式。档案信息资源载体结构上也存在复杂性,有纸质载体、电子资源、音频视频及实物等等。
        2.3迅捷的信息处理速度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信息呈指数级增长,信息利用者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断地增长,信息利用更加便捷、高效就成为当前档案工作的一个重点。大数据时代下档案信息资源数据被深度分析、挖掘、处理,对档案信息资源数据的捕捉、存储和管理利用等随之提出更多的要求。基于档案信息数据产生数量及分析使用等特点,档案信息数据资源处理速度需要迅速提升。
        2.4档案信息内容需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
        档案属于“原始文献”或“一次文献”,档案信息资源基本是未经深度加工的信息,只有对这些原始信息资料进行深层次挖掘与分析,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其价值发挥出来。大数据时代下档案信息资源经过深层次挖掘与分析呈现出来的数据信息,经过高度整合拼凑才能更具效能。依托大数据技术可以为档案收集归档和利用管理等工作提供便捷的服务,经过技术挖掘与分析后的深层次信息资源内容,对接下来各单位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参考借鉴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档案大数据信息的特点愈发鲜明、显著。
        3大数据时代下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挑战
        3.1档案信息资源体量巨大且有泛滥之势
        在信息资源体量巨大的情况下,如果还是按照原有的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必然会加大档案工作开展与推进的难度。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点是使档案管理工作效能提升,随之促使海量信息资源成倍数激增,从海量信息资源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难度巨大,这就促使档案工作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做好档案工作。
        3.2档案信息化利用与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当前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无论在软件上还是硬件上投资都是巨大的,基础设施设备基本可以满足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

但是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在信息化功能的使用上操作水平欠佳,使用不妥当,管理不规范等,造成使用率低下。由此可见,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及管理效率必须得到有效提升。
        3.3档案数据资源的安全性及永久读取性
        和传统纸质载体档案管理相比,网络电子数据资源对电子环境、数字资源要求极高,网络环境下安全性就格外受到关注,搭建稳定、可靠的电子资源防护体系是保证数据资源安全的关键。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数据资源的读取方式也会随之变化,为了使网络上电子资源能够被永久读取,需要统一电子数据的读取编码,保证不会因为设施设备的更新导致一些数据资源无法读取而“失效”。
        4大数据时代下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对策
        4.1创新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理念
        创新是能够为行业和领域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源头。大数据时代下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树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工作思路,从源头上创新工作理念。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部门作为档案信息化工作的主管部门,首先要确立一个创新工作理念才能使信息化工作能够有力地推进,思想核心是关键。大数据时代各层级的档案管理机构要从意识上认识到大数据的技术性与现代化的重要性,各单位要根据自身的档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自己的档案信息化工作方案。依托上级单位资源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构建可行性强、操作性高的档案信息化平台,根据当前大数据技术特点,对单位内部全部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综合测评,深入分析与挖掘档案信息资源,对数据信息进行精细化管理,分门别类、有效管控。与此同时,对单位内部各业务部门专兼职档案管理员实行全员管理,建立网格化档案信息化成员库。大数据时代下的档案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档案部门要结合业务管理部门的实际,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打造一体化综合管理新格局。只有从思想上理念上革新档案信息化工作,才能开拓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之路。
        4.2档案信息化软硬件设施设备的支撑
        大数据时代下各行业各领域档案管理部门形成海量数据,巨大的数据信息资源对档案信息化工作产生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条件则水涨船高。档案信息化指的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形成的电子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管理,对收集、整理、整合、鉴定、利用等工作环节进行优化。对原有馆(室)藏纸质载体的档案资源,同样也依托这些软硬件设施设备完成电子化后从而使档案信息进入信息化平台。总体来讲,大数据时代下各级档案管理部门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化建设,一手要抓硬件方面的保障工作,另一手要抓好软件方面的技术支撑,引进高效、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内部连接网络终端等,提升档案信息化用户体验效果,便于档案信息化工作更好地服务单位的主营主业。
        4.3搭建档案信息化安全防护保障体系
        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资源带来数据信息的安全隐患问题,搭建档案信息化安全防护体系就是为了应对这些安全隐患。档案数据信息中携带的病毒、网页网站中种植的木马等等,都是档案信息资源安全性的潜在风险,由于档案载体形式各异,电子档案信息资源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隐患。因此,各级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将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做精做细。一方面要做好信息技术防护工作,主要是信息加密处理、信息防护等;另一方面要在各层级各部门之间设置科学有效的访问权限,对各个层级的负责人给予不同的访问权限,以此保证数据信息资源的安全。信息资源安全防护体系的搭建要兼顾全面和综合的要求,将防护体系的稳定性提升至最高级。
        5结束语
        目前在档案数字化工作已步入正轨的基础上,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点应转移到基层单位及部门的数字档案室建设上。应积极推动企业科研、生产数据信息的增量电子化和存量数字化。将电子文件的规范管理纳入各部门的年度绩效考评体系中,将有效提升档案数字化管理水平,全面实现建设数字化档案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岚萍,旷文俊.档案数据挖掘与精细化管理: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建设策略[J].兰台世界,2019(26).
        [2]刘阳.档案大数据研究热的冷思考[J].档案学通讯,2015(2).
        [3]刘兰兰.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展望,20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