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技术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6期   作者:张 浩
[导读] 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今如何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已经成为社会与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张 浩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青菏街道办事处,山东  曹县   274400
【摘 要】随着国家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今如何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已经成为社会与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就目前来看,我国农田水利工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逐一探讨并给出几点解决对策,从而保证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管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行各业都迅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结合计算机系统与现代高新技术,使其也得到发展。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展农田水利工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国家应该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从而保证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一、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现存的问题
1.1 管理模式与体制较为落后
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更新,是属于一种比较落后、粗放的管理模式,这不仅会让农田水利工程难以适应现代的发展与变化,也会对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同时由于农作物的特性不同,对灌溉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十分复杂,但是绝大多数的农田水利工程还没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在管理工作中出现职责模糊、工作交叉互错或管理空位等不良现象,这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管理。由此可见,改变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和完善其体制是关键。
1.2 质量与安全问题较为突出
施工阶段质量不合格并且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同时养护工作不到位,甚至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赶工期而忽略质量问题。不仅如此,标准化管理落实不到位、维修工作不合格、缺乏完善的安全隐患防治方案等等,这都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一定的危险和经济损失,因此,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措施是必要的。
1.3 相关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低
在国家的农田水利工程方面,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低是普遍的问题。很多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等重要部门,这就极容易出现人力资源配置出现不合理的现象,例如一些岗位的工作人员过多,或者有些工作岗位没有工作人员等,甚至让非专业人员去做专业性较高的工作,这会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甚至出现质量与安全的问题。
二、 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2.1 完善管理机制
(1)在国家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农田水利工程事业应该跟上进步的步伐,加快发展,这需要农田水利工程拥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农田水利工程企业要想完善管理体制,就应该加强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配合,合理安排各部门的工作,细化工作,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让各个部门都承担起各自的责任,这样可以让各个部门充分的发挥作用,并且相互配合,共同出色的完成任务。除此之外,企业应该灵活制定并运行管理体制,使其能够顺应国家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与变化,保证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高品质与高效率。
(2)创建产权明晰的农村水利社会化管理体制。

应加快乡村组织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农民参与”的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机制或模式,成立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小组,形成“水利站+管理大队+管理小组”的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网络,积极倡导农户参与农田水利的管护工作。组建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和农民水务员队伍,赋予其一定的法律地位,明确其在农田水利建设筹资中必须遵循原则和事项范围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健全制度措施,实现村级民主方式有效解决农田水利公共产品的供给难题。
2.2 加强对质量和安全的管理
(1)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在工程立项时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质量管理决不能因小而不为。如果因陋就简,虽然一次投入较少,但将来的运行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结果并不节省投资,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
(2)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3)实现全程管理。要做到工程建设规划合理、施工有质、管理有度,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同时组建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过程透明,质量过硬,经得起考验。要实现一个工程,一份档案,全程记录,全程管理。
2.3 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
(1)农田水利工程的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分配,对技术人员增加一些培训项目,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适当的通过考试来评测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或者可以将一些技术人员送到国外学习一些技术,另外企业可以通过选拔的形式来招聘工作人员,并根据工作人员的自身特点来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这样可以让人力资源发挥到最大的作用。同时企业还有增加一些关于道德品质与思想教育的课程,目的是保证工作人员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
(2)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鼓励职工在职学习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适应岗位需求和市场需求,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的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业水利建设与日益反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农民。
三、 结语
国家的进步离不开农业的发展,要想进一步的加快我国农业的进步的脚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并且要加强对工程质量圆圈的管理,同时还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晓丽. 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7).
[2] 吴金刚. 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