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6期   作者: 卫全胜
[导读]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完善,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存储习惯。
        卫全胜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靖宇支行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0

        摘要: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完善,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存储习惯。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也打破了商业银行在金融方面的垄断地位,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带来了影响。本文将立足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以及新的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探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带来的影响,分析在新的的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如何利用互联网金融技术,实现新的发展和突破,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大数据技术;云计算
        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人们越来越依赖线上购物和消费。移动支付以及第三方支付等新型交易手段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相对而言,传统付款方式反而逐渐淡出人们视野。国家正在讨论数字货币的发行问题,由此可见,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着严峻挑战。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等支付软件,在互联网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在客户市场都有着极大的优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问题带来了一定影响,互联网问题的波及面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其风险承担问题。如何适应互联网金融环境,如何在新的金融环境下谋求发展是商业银行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因素分析
        (一)金融市场竞争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地方银行更是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比如烟台银行已经将营业网点设置到乡村,金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竞争也是十分强烈,支付宝、微信以及京东等支付软件在理财产品竞争方面也是投入了大量资金扶持。金融市场的竞争状况会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造成直接影响,因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要想稳定客户群体,保住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则需要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和信贷管理方式,这会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概率,继而提升其风险承担。
        (二)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也会对其风险承担造成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收入主要是来自于存贷款利差,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良好,资金流动率相对较高,其风险承担也相对较小。但是如果商业银行经营状况不佳,其为了追求高盈利会选择高风险的投资组合,这不仅会增加其资金负担,还会增加其系统性风险,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提升。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分析
        (一)大数据技术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客户甄别度,有效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
        当前,在移动支付方式的冲击下,商业银行也积极开展了互联网金融建设工作,商业银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商业银行不仅能够获取更多的客户源,还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更好地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提升了客户甄别度。借助大数据技术,商业银行在借贷业务办理过程中能够有效筛选信用状况不佳的用户,从而避免贷款回收不及时或者银行坏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
        (二)互联网金融企业挤占金融市场,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效率降低,风险承担提升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让存款、贷款乃至消费都变得异常简单和便利,动动手指就能够存款和消费。基于这一点,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依赖度明显提升,对商业银行网点的依赖度反而下降了。商业银行网点有着严格的上下班时间,部分网点在周六周天还不营业,除此之外,网点分布情况在部分城市也并不合理,办理银行业务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相较于互联网金融,其可以跨越时空限制,实现即时收付款。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挤占金融市场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金融企业挤占金融市场,支付宝以及微信成为人们最为常用的支付工具,大众到商业银行办理业务的频率也明显下降。这容易导致商业银行存款总量下降,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收入和成本的利润空间缩小,继而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
        (三)商业银行金融垄断地位被打破,理财产品需求降低,资金周转速度下降,风险承担提升
        以往的投资理财,要么是将存款存定期,要么是投资商业银行的理财项目,要么是投资股票等其他项目。但是现如今,商业银行金融垄断地位被打破,市场上出现大量基金管理机构,并与互联网金融建立了合作关系。蚂蚁金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领军企业,已经与多个基金项目建立合作,为用户提供不同收益水平和不同定期的投资选择。这就导致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需求降低,甚至在部分乡镇网点,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无人问津。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的资金周转速度下降,资金回收效率也会下降,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提升。
        三、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发展路径分析
        (一)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组建互联网金融服务部门,积极融入互联网金融环境中去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需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组件互联网金融服务部门,积极融入到互联网金融环境中去。当前局势下,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很多商业银行也积极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比如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以及招商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都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以及单独的软件。但是在整体环境下,其影响力和宣传力还是远不及支付宝以及微信等互联网金融企业。以招商银行的线上软件为例,其结合信用卡业务推出的会员日或者“饭票”等活动,其大众知悉度和认可度都相对较低,不仅没有实现信用卡业务的有效转型,还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运营成本。


        归根到底,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还没有及时转变经营思维,没有形成与互联网金融环境相适应的经营思维和模式。因此,需要组件互联网金融服务部门,提升其转化效率和经营效率。首先,通过引进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或者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组建一支优秀的互联网金融服务队伍,能够有效了解互联网金融运营方式和操作方式,掌握线上+线下的商业银行运营模式,为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发展提供全面且可靠的技术支持。其次,打通商业银行原本的信息壁垒,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线上信息和数据共享,这样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管控提供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也方便互联网金融服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但互联网金融服务部门需要立足商业银行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商业银行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参考,切不可随波逐流。在商业银行互联网化发展过程中,其更需要时刻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动向,为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条件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够推进商业银行融入互联网金融中,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用良好的经营状况来降低风险承担,推进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
        (二)注重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构建完善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提升风险识别的实效性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金融行业发展提供了极为清晰的“用户画像”服务 ,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偏好等都能够被大数据记录下来,为云计算提供数据支持。基于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的应用,互联网金融也能够对用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估,花呗、借呗等额度的计算便是基于用户在互联网金融上的活动情况综合评估测算的。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同样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以及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来构建完善的客户管理体系,提升风险识别的实效性。在之前的商业银行借贷管理过程中,因为客户提供的资料不全面甚至存在造假问题,之前的技术手段无法全面掌握客户资本情况,这就导致商业银行贷款回收难的问题,继而出现大量银行坏账,对其整体经营效率和利润造成负面影响。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可以对客户的消费行为和信用足迹等进行全面了解和查询,也可以基于一定风险设定基础上计算出借贷限额,大大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依托专业的互联网服务团队,从商业银行客户群体特点以及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等方面入手,构建并优化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借助大数据技术以及信息收集技术来有效保障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
        (三)主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通线上理财产品的销售,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
        鉴于当前商业银行网点用户减少的问题,商业银行可以转变思维,从互联网金融的对立面走向合作,主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通线上理财产品的销售,这样能够有效弥补线下销售不足的问题,为商业银行的运营筹集更多的资金。首先,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当前年轻人的特点来设计理财产品,需要树立客户意识和品牌建设意识,增强理财产品的吸引力。其次,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过程中,商业银行还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尽可能地打通线上和线下之间的壁垒,从而实现线上金融和线下营业网点的有效互动,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根据线上理财产品的销售数据,商业银行还需要定期更新和调整理财产品政策,将互联网金融反馈客户信息等作为商业银行下一步方案制定和发展的重要参考。只有从客户需求偏好出发,才能够在服务理念等方面与互联网金融趋同,也才能够实现高效的合作,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率,降低其风险承担。
        (四)推进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建设,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构建良好的生态
        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发展阶段,尽管我国移动支付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但是近年来发生的金融案件,比如说P2P借贷案件等,也不得不让我们关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问题。互联网金融的辐射范围广,影响较大,因此对于其安全性要求很高。但是仅仅依靠技术手段来保障用户资金安全还是远远不够的,也会限制其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为此,推进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建设,为商业银行发展以及其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发展构建良好的生态,也是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必由之路。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受到整体环境影响,其资金数量巨大,盲目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其外部风险相对较大。推进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的建设,需要结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立足近年来发生的互联网金融案件,以及商业银行开展线上金融服务可能出现的风险等,从金融市场管控的方方面面进行约束和规范,打造公平竞争、有序竞争且受到法律保护的互联网金融市场环境和生态。这样一来,基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监管下,商业银行也可以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管制度,将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落到实处,既尽可能地规避外部风险,也有效降低内部风险,从而有效降低其风险承担。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大众的支付方式和存贷款方式,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猛烈的发展势头,在新的金融环境下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减弱。相应的,其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也有所减弱,增加了其风险承担。相较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分析客户需求偏好,记录其消费偏好和信用情况等,在这个“数据为王”的时代,互联网金融显然抢占了先机。互联网金融的便利性和快捷性,其对时空限制的跨越等,也让商业银行传统网点的客户数量逐渐减少,理财产品的销售更是十分惨淡。鉴于此,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推动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发展,让其融入新的金融环境变得十分重要且必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互联网金融服务队伍的组建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完善,能够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降低其风险承担。
参考文献
[1]郭立仑.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类别、机制与管理[J/OL].经济与管理,2020(05):60-67[2020-09-19].
[2]何华.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减贫效用的作用研究[J].中国市场,2020(24):45-46.
[3]胡艳花.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保险营销研究[J].时代金融,2020(23):128-129.
[4]冯诚.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银行基金业务发展探究[J].中国市场,2020(23):49-50.
[5]杨颖卓.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财务风险应对研究[J].纳税,2020,14(18):139+141.
[6]刘群芳.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探究[J].智库时代,2018(51):32+40.
[7]应倩倩. 金融科技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异质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9.
[8]韩琴.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9.

作者简介:卫全胜;男;汉;(1966-7);湖北襄樊;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金融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