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产中提高苗木质量的分析思路总结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6期   作者:孙政
[导读] 林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林业生产需要引进和使用先进的、现代化的造林技术和管理手段,有效的提高苗木的质量,保障造林工作的高效化开展,提高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孙政
        盘州市自然资源局  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        553537
        摘要:林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林业生产需要引进和使用先进的、现代化的造林技术和管理手段,有效的提高苗木的质量,保障造林工作的高效化开展,提高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生产;苗木质量;思路
         林业资源是重要的发展和战略资源,随着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环保等理念的推广和发展,我国在积极的开展和实施造林工程,引进和使用现代化造林技术和手段,确保林业生产规划更科学,管理工作开展更高效,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苗木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造林的成活率和收益,在林业生产中需要把握和分析苗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苗木质量的因素,做好相关管理工作,有效提高苗木质量。
1现阶段我国林业生产中苗木所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林业生产和发展的过程当中,选择品质优良的苗木是有效提高林业生产苗木成活率、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尽管,我国在不断的引进、研发、创新良种和优质苗木培育技术,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体系,重视提高林业生产中苗木的质量,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实际工作的开展和执行中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
        例如,(1)苗木良种化程度比较低。很多地方在林业生产相关工作开展中所采用的培育技术和手段比较落后,相关人员培育和种植的经验不足,种植的苗木品种单一且经济价值不高;没有做到因地制宜的种植,影响了苗木的成活率和健康成长;在苗木市场管理方面不规范、不到位,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市场上存在很多劣质的苗木,影响了造林地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2)苗木培育和种植缺乏标准化的管理。对苗木的培育、种植、规划缺乏系统性的管理,管理工作的执行和实施不严格、不到位,相关的管理机制不健全,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模式比较落后等,影响到林业生产中苗木的质量。如在具体工作执行和实施的过程当中,相关的管理人员对自身的职责、工作内容、分工不明确,存在无人管理、管理混乱的现象,种植后不管不顾、让其随意生长的情况。且林业生产中的苗木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培育环境、生长习性、特点都具有一定的差异,但部分人员作采用的管理方式针对性不强,影响了管理的效果,不利于苗木的健康生长。
2提高林业生产中苗木质量的对策
2.1改进和优化培育技术
        重视苗木良种培育技术的引进,采用现代化的培育技术,培养出品质优良、存活率高、生长适应能力强的优质苗木,为林业生产提供优质的苗木资源,从而提高苗木质量。

(1)重视日常培育经验的积累,加强新品种苗木的培养和选育,加大培育技术创新和研发的投入力度,确保科教兴苗计划的有效执行和实施,将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苗木的培育和种植工作当中;(2)要做到因地制宜的种植,重视当地树种的培育,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提高树种的环境适应性、抗逆性,保证苗木拥有较高的成活率,健康的成长;(3)在综合的考虑和分析种植地的环境状况、种植条件,市场上对苗木的需求,苗木的生长特性等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引进外来优质苗木,采用适当的驯化措施,增强当地苗木的多样性和质量。
2.2对苗木市场进行规范管理
        为有效地提高苗木的质量,还需要认真地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强苗木市场的规范管理,确保市场上所提供的苗木的质量。(1)要根据具体管理工作的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管理机制,定期、不定期的对市场交易中的苗木的品种、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及时清理、处理劣质、病害、不符合苗木生产许可标准的苗木;(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苗木市场的监管的力度,保证各项规范化管理的措施和手段有效地执行和真正落实,为林业生产提供更优质的苗木。
2.3加强种植过程的规划与管理
        苗木种植过程的规划与管理工作开展和实施的效果将直接影响着苗木的成活情况、苗木的质量和效益,因此需要相关人员重视种植过程管理相关工作的开展,确保苗木健康成长。(1)做好整地管理工作。苗木栽种之前需要根据苗木的生长习性分析土壤状况、水肥条件,并做好地表植被、杂物、石块、树桩等的清除工作,对土壤进行深耕,平整土地,并施加适量的有机肥,采用合理的方法对土壤进行消毒,为苗木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种植条件和环境;(2)认真做好抚育管理相关工作。在苗木栽种完成之后,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天气状况,根据苗木的实际生长状况,做好浇水灌溉和施肥工作,根据具体的需要准确的把握浇水的次数,并适度的施加氨肥、钾肥、磷肥,保证苗木生长过程中的水分和养分的充足;(3)做好病害的预防和防治工作。病害问题是影响苗木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采用多种技术和手段,有效地做好病害的监测、预防和防治工作,如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其中,构建完善的病害监测系统;有效将物理、生物、化学防治手段结合起来,强化病害防治的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的提高苗木的质量,需要相关的部门积极的配合、有效的协调,认真的做好苗木的培育、种植、规划和管理相关方面的工作。具体工作的开展需要引进先进、现代化的培育技术,因地制宜的培养品质更高、存活率更强、经济效益更好的新品种、先进品种;根据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不断的完善市场管理机制,实施更加规范化的管理,在全面、综合分析和考虑市场情况、当地具体情况、林业发展现状等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完善的培育管理体系;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确保各项管理措施及技术的准确执行和有效落实,并做好日常管理的经验积累和总结工作,以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通过做好苗木的培育、管理工作,为林业生产提供更充足、多种多样、品质优良的苗木资源,推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玉欣.对林业生产中提高苗木质量的认识[J].农业与技术,2016,36(08):159.
[2]孙锋.林业生产中提高苗木质量的几点思考[J].吉林农业,2012(08):176-176.
[3]王居文,佘润平.林业生产中提高苗木质量的几点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3(1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