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平沟林场森林生态功能现状及生物多样性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6期   作者:肖 波
[导读] 本文重点论述是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其次是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以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概念性指标为基础,分三个层次,建立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标体系。
        肖 波
        黑龙江省林业监测规划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摘要:本文重点论述是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其次是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以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概念性指标为基础,分三个层次,建立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标体系。
        关键词:森林生态功能   森林资源   生物多样性
        一、地理位置及面积
        太平沟林场位于萝北县城北部90公里处,隶属于萝北县林业局,行政区划属太平沟乡,地理位置在东经130°31′19″-130°49′56″,北纬48°02′44″-48°20′53″。林场东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南与萝北县金满屯林场相连,西、北与鹤北林业局接壤。
        二、森林资源现状
        全场林地总面积为27727.18公顷。其中:用材林区面积4886.30公顷,防护林区面积7580.89公顷,特用林区面积15259.99公顷,分别占林场林地总面积的17.62%、27.34%和55.04%。在林地面积中,有林地面积27410.7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8.86%;灌木林地面积103.7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37%;苗圃地面积6.3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02%;宜林地面积2.0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01%;辅助生产用地面积204.3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74%。在有林地面积中,纯林面积3944.64公顷,混交林面积23466.10公顷,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14.39%和85.61%。在宜林地中,宜林荒山荒地面积0.51公顷,占宜林地面积的24.88%;其它宜林地面积1.54公顷,占宜林地面积的75.12%。
        三、森林资源特点
        森林占主导地位,林地资源丰富,林地利用率高。在林地面积中有林地所占比例最大,森林覆盖率为98.86%。天然林面积占优势,人工林面积比例小。全场天然林面积为27010.80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98.54%,人工林面积仅399.94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1.46%。天然林面积与人工林面积比为67.54:1。森林总蓄积量较大,龄组结构不均,全场总蓄积量3965530立方米。有林地蓄积以中龄林蓄积最多,蓄积1246500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31.57%;其后依次为:成熟林蓄积1210847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30.66%;近熟林蓄积1168839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29.6%;过熟林蓄积169530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4.29%;幼龄林蓄积153158立方米,占有林地蓄积的3.88%。幼、中、近、成、过各龄组蓄积之比为1:8.14:7.63:7.91:1.11。
四、森林生态功能现状及生物多样性
        乔木林的群落结构划分为三类:具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物层四个植被层的林分称为完整结构;具有乔木层和其它1-2个植被层的林分称为较完整结构;只有乔木一个植被层的林分称为简单结构。在该场有林地中,大部分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结构类型为较完整结构,面积27201.76公顷。少量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结构类型为简单结构,面积208.98公顷。
        1、森林自然度:森林自然度是指地段森林生长发育过程状态与森林稳定(顶极)状态的距离,具体含义包括总蓄积量、蓄积结构(径级分布、垂直分布)、树种组成等与森林顶极状态的近似程度。森林自然度是反映现实森林类型与地带性原始顶极森林类型的差异程度,是反映森林质量和生态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森林自然度是对区域内森林资源接近地带性顶级群落(或原生乡土植物群落)的测度。

划分森林自然度的主要指标有三个,一是林分中原始林成分,二是单位面积蓄积,三是蓄积结构(更新幼树、后备资源和可利用资源或可采资源的比例)。自然度分为Ⅰ、Ⅱ、Ⅲ、Ⅳ、Ⅴ五个等级标准。
        2、森林灾害:森林灾害与健康状况调查,是为了找出该场危害森林健康的主要因素,掌握其发生原因、特点、规律,控制生态平衡,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为森林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生态功能。通过调查,影响该场区域林木健康主要有生物灾害、自然灾害和森林火灾。
        天然林内主要病害是针叶干基腐朽病、阔叶树干基腐朽病与阔叶树心材白腐病,病原菌分别为松杉暗孔菌、硫磺多孔菌和毛盖绵皮孔菌。危害症状为干基腐朽、心材白色腐朽。人工林内主要病害是落叶松早期落叶病、松枯梢病等,病原菌分别为落叶松球腔菌、松球壳孢菌等。危害症状是落叶松树叶早期脱落、枯梢坏死。
        3、森林固碳量现状:森林碳汇计量方法是评价森林碳汇生态效益大小的基础工作, 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森林碳汇管理和经济评价, 即采用根据单位面积生物量、森林面积、生物量在树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树木各器官的平均碳含量等参数计算而成。森林碳储量包括地上部分碳储量和地下部分碳储量。地上部分由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组成;地下部分由枯枝、枯叶、半分解物及土壤组成。根据各森林植被类型数据及相关的指标,经计算得出太平沟林场森林总碳储量为4614642.33吨。
        五、森林生态效益现状
        森林的涵养水源价值包括森林的蓄水、调洪和延长丰水期、缩短了枯水期净化了水资源等方面。本次通过替代工程法只对森林蓄水、调洪和净化水质两方面进行测算。森林蓄水由植物本身蓄水、森林凋落物蓄水和森林土壤蓄水三部分组成,年平均枯水期有林地区比无林地区平均多提供300吨/公顷的水量,灌木林比无林地区平均多提供180吨/公顷的水量。森林的蓄水(调洪)计算公式:V1=A×C库×(H-H0)。
        根据相关的指标,经计算得出太平沟林场森林蓄水(调洪)总量为8238784.50吨,效益价值为56765225元。
森林净水资源的效益价值计算公式:V2=A×M×P×(1-R)×K水
式中V2为森林净水资源的效益经济评价值,A为森林面积,P年降水量,M为森林覆盖率,R为林冠截留率,K水为净化水质单价(林冠截留率取22.5%,森林净水单价2.46元/立方米)根据相关的指标,经计算得出太平沟林场森林净水总量为12516685吨,效益价值为30791046元。
        六、森林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物多样性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标准和目标,建立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定期监测和评价该地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必然要求。生物多样性一般分为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三个水平。
        1、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度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度(A1)、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度(A2)两个定量指标计算得来。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度(A1)包括森林类型多样性指数(B1),森林龄组结构多样性指数(B2),公益林占森林总面积比重(B3),天然林占森林总面积比重(B4),森林自然度(B5),森林覆盖率(B6),森林破碎度(B7);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度(A2)包括森林植物物种丰富度(B8),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B9),珍稀植物物种丰富度(B10)。
        2、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度指标值A1为0.79650884,森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度指标值A2为0.4380039,该场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指标值Rfb为65。该场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等级评价结果为中等。经分析主要根源是近百年来长期破坏森林造成的结果,形成森林自然度降低,破碎化加剧,原始老龄林减少等现状,从而造成了整体上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下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