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鹏
国网太原供电公司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用电量逐渐增大,电力配件部门承受了巨大的电能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电力配电网进行电能运输的过程中,很有可能由于设备原因或人为原因出现安全问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加强防范和控制是电力部门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在电力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几种安全问题;其次,结合上述分析,从三个角度对电力配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范措施,以此供专业人士进行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电力配电网;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引言
配电网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是直接面向广大用户的,且配电网的大部分设施和部件线路都直接暴露在外界中,因此极容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配电网的分布面积广,线路又比较长,经过的地区复杂多样,经常因为复杂的天气环境和地理环境受到损坏,给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带来不利影响。随着全社会用电需求的日益增加,配电网的结构也更加复杂化,更容易出现问题。这给原本就困难的安全维护工作增添了新的问题,因此继续维持原状的做法是不妥的。
1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1在安装时存在的问题
在最初安装建设配电网时,人员的技术还达不到高度精通,而用电的需求较多,因此导致安装时间紧、人员任务重,进而出现一部分供电网有安装纰漏。而在后期的安装时会有“抄近道”的线路,即本来要在此处另立新的电杆,因麻烦费事而接到附近电杆上,这样便会出现很多问题,如线路驳杂导致线路缠绕、一条电路损坏影响到一大批电路、电杆负担过大倒下、相邻的电路受到影响等。
1.2电路设备制造时存在的问题
电路设备最初制造时,材料达不到普遍要求,因此便会在后期的使用中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更有甚者还会使维修人员无处下手。设备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关系到配电网的耐久性和遇到危险时的抵抗性。如果大面积的配电网中的配电设备不够达标,只要出现意外便会导致该区域配电网全面瘫痪,大量用户的生活受到影响。
1.3配电电路设计时出现的问题
配电电路覆盖面广,影响区域大,因此在电路配置时应当做好万全的准备,在计划路线走势时应全面考察地形、植物、气候等问题。树木较多时是否需要绕路,地形陡峭不平时是否需要加固电杆,风大雨多的地区是否需要加强线路、加固配电网设备装置。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完全考虑到,一旦出现意外,那么整个区域的配电网便会直接瘫痪。
1.4后期的防范保护工作不到位
后期的防范保护具体涉及三点:自然环境问题、人为因素、一些飞鸟等小动物。此类问题基本上都属于意外情况,需要配电人员对电路情况掌握熟悉,能够及时找出问题的出现点并及时修理。
2在电力配电网运行中可采取的防范措施
2.1加强相关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首先,在电力配电网运行中进行安全防范时,要密切关注相关系统的管理运行和维护。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电能配送情况、控制情况和相关统筹规划都可以在电脑中实施操作、管理和监控,因此在进行相关系统完善的过程也是对安全问题进行风险防控的过程。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第一是要不断研发新技术,引进新的科技力量,满足人们不断增加的电能调动需求,创新是主要的生产力,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方式。
其次是要保证相关人员都能够按照行为准则进行工作,保证工作的规范性、高效性和有效性,尽可能地使每一位工作者,对自身所管理的系统内容充分了解,在发生安全问题时能及时进行应对,并进行有效解决。
2.2培养和引进专业型技术人才
保证电力配电网运行中的相对安全,必须从相关工作人员入手,工作人员是保证每一项系统正常合理运行的关键。在进行配电网络人才储备的过程中,主要从人才的引进和人才的培养两方面进行。首先,相关部门和领导要具备先进的人才意识,适当地将员工招聘门槛提高,在学历和工作经验方面进行严格把关,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相关素质、技术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自动化技术的程度和水平,为日后进行产业更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减少业内人员基础培训时间,并提供更有价值的技术延伸培训。其次,对于现有员工也要进行定期的职业培训,使每一位员工都了解新时代对于电力配电网运行的新要求,在思想意识上进行自我提高,并进行自我发挥。为了提高业内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定期的课程讲解或业务培训,使每位员工能够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进行不断的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为我国电力配电网未来的良好发展做出贡献。
2.3注重对相关设备的维护和更换
除了人员的管理和人才的培养外,还要对相关设备和机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新。人才和设备是保证整个电力配电网运行的关键,在部分地区,由于配电工程实施较早,到目前为止,电力配电网中的相关设备已经过于陈旧,可能在现阶段进行,电力传送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较大的问题,但是却是一项严重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必须设置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对于超过使用期限的设备及时上报,保证过于陈旧的电力输送设备能够及时地得到更新换代,将危害扼杀在摇篮里。在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过程中,除了要去掉使用时间较久的老旧设备外,还要对于不符合新时期发展的设备进行更换,例如引进大量的自动化设备,由此来保证我国电力输送自动化的推进,同时还可以引进相关先进的电力配送设备,由此提高电力配送的效率。
2.4做好防雷保护工作
基于配电线路容易遭到雷电破坏的情况,相关维护人员要积极做好防雷工作。首先,要对线路的绝缘层进行加厚,增强线路的抗电击能力,以便线路在遭遇雷击时可以有效阻隔外部电击,并确保内部电流仍旧可以正常穿行,不形成电磁感应。其次,还可以在线路上面安装避雷器设施,让避雷器将外部雷电快速导入地面,减轻雷击危害。最后,在线路绝缘层的两端并联一个放电间隙,起到分流的作用,避免电线的绝缘层被击穿。
2.5提高电网转供电能力
目前,我国大多数配电网与配电线路的转供电方式采取的是树枝型的放射型转供方式。这种转供方式虽然有着操作简便的优势,但是如果其中的一条主干线路出现故障,则会出现线路全面崩塌的局面,而且随着“树枝”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长,会导致故障的影响面也越来越广。因此,必须对这种传统的转供方式进行改进,这时可以使用“联络开关”的转供方式。这种转供方式同样具备操作简便、性能优越的特性,不仅对线路的控制和保护达到一体化的效果,而且可以将线路故障的影响范围降到最小。
结语
电力配电网在运行中虽然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但是居民不需要产生担忧,相信在相关专业人士的努力下,会提出更多有效合理的安全防控措施,保证我国电力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杨云森.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配网运行管控[J].通讯世界,2019,26(12):264-265.
[2]张星.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3):135-136.
[3]杨跃.配电网运行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1):222-223.
[4]袁立侠.试析电力配电网损耗分析及降损节能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19,9(10):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