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6期   作者:李鑫京
[导读] 通过对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和现状的分析,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着力加强气象服务体制机制建设,科学防灾减灾,提高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李鑫京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气象局   043200  
        摘要:通过对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和现状的分析,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着力加强气象服务体制机制建设,科学防灾减灾,提高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展望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前景与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最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农业发展
        1 引言
        众所周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对世界的影响逐步深入,日益多变的气候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气象条件异常及人们对气象条件的利用不当引发的农业气象灾害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农业生产效益。因此,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满足不断变化的农业、农村、农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根据气候情况适时从事农业生产管理已然迫在眉睫,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气象服务战略,更新农业气象业务的内容和方法,完善农业气象业务体系,深化农业气象服务机制的改革,不断扩大农业气象业务的服务领域,提升农业气象业务的服务能力质量。
        2 农业气象服务内容
        农业气象服务对于一个国家农业生产尤为重要,及时报告天气变化情况、预报灾害以及根据需要进行人工降雨等给予了农业生产者很大的帮助。农业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农业生产管理上,气象部门主要提供防灾减灾、改善气候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益等服务,目前的服务内容和途径如下面所述。
        2.1 实时农业气象监测服务
        首先综合利用卫星遥感和地面观测站传输的数据,分析气象条件变化趋势,提供农作物土壤水分含量、作物长势和周期、灾情、空气湿度、气候条件等农业气象监测和预测信息,及时预报作物生长关键期,提供播种、施肥、发育期、收获期预报,为农业生产者提出趋利避害的农业生产管理建议。其次根据不断变化的天气形势,及时提供自然灾害状况和农业气象判断信息,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抗旱涝、防低温、预防霜冻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2 提供灾害性天气预报服务
        国家规定,气象部门要对灾害性天气警报和公众气象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及时通知公众天气变化情况,各级气象主部门应该按照职责要求向社会全体公民发布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警,公布天气变化信息,实时向有关灾情防御、救助、保障部门发布通知。为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相关部门及农业生产者提供旱、涝、冰雹、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长、中、短期预报服务,提醒有关单位部门及农民在灾情到来以前做好准备,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的影响,从而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2.3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
        我们要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及时对全国各地的农业气候生产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的进行资源区域划分,同时有目的的在每年汛期进行人工增雨飞行作业及人工防雹作业,减轻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2.4 服从和服务于生态建设生态环境的不断转变与气候条件有密不可分关系,气象部门可根据实时监测的生态环境变化信息,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并加以分析论证,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3.1 气象信息的供给和农业生产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一农业气象服务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由于农民大多数只是靠收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获取信息,获取信息的渠道仍然很少,农民对农业气象条件知之甚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气象信息的服务,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稳定。
        3.2 设备陈旧,储备人才不足,气象信息不够准确
        气象信息的准确性主要是指预报或预测未来气象变化状况的能力。目前,由于设备陈旧、现代化水平低、观测方法简单,基础设施较差,数据处理采用手工完成,知识老化,技术缓慢。同时由于计算机模拟技术不可能完全反映气候条件变化的全部状况,这就决定了气象信息不可能达到非常高的准确性,使得农业气象服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3.3 气象产品供给不够及时时效性强是气象信息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一些气象灾害,例如龙卷、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其预警时间非常短,所以预报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出去尤为关键。
        4 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对策和建议
        4.1 加强农业服务、气象服务的责任意识,拓宽农业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各级气象部门必须认清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以农业服务为核心,充分发挥气象条件在防灾减灾和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性作用,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高效,优质的服务。
        4.2 拓宽农业气象研究的广度
        农业气象作为年轻的边缘学科,它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理论基础研究设备和能力都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需要在不断的科学试验探索的基础上,深化扩展农业气象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借助熟练的计算机模仿和详细的数学模型分析技术,再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而科学的分析农业生产和气候条件的密切关系,达到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优化同步推进。
        4.3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为稳步推动农业气象生产发展,首先我们要在积极展开各种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警服务的同时,加紧壮大关于农村气象研究队伍,保证农村气象信息传播途径畅通,让农业生产者及时有效地知晓气象信息,提高农业生产者防灾减灾的能力;其次,深化气象部门机构改革,提高气象部门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完善防灾减灾服务机制。再者要不断提高农业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测、预警、评估及控制技术和水平,健全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对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预警、灾中跟踪、灾后评估及减灾控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 小结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落后的农业气象服务已经跟不上农业发展的进程,只有不断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水平,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农业气象服务人才,发展先进的农业气象科学技术,培育具有特色的的农业气象项目,充分发挥气候条件在智慧型农业,创新型农业,绿色农业发展中的优势,使农业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经营、农业防灾减灾、增产增收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提高农民生产效益,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