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航空器适航标准体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6期   作者:刘旭 靳江锋
[导读] 从军用航空器适航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梳理了世界主要军用航空器生产制造大国的军用航空器适航标准体系,并对比各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标准体系差异,给出我国军用航空器适航的发展建议。
        刘旭  靳江锋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89)
        摘要:从军用航空器适航的概念和内涵出发,梳理了世界主要军用航空器生产制造大国的军用航空器适航标准体系,并对比各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标准体系差异,给出我国军用航空器适航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军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标准体系;差异


0 引言
        军用航空器适航性以保证军用航空器实现其军事用途下的安全运行为目标,航空器性能验证得到确认,以适航性审查形式纳入军用航空器性能验证之中,而且其工作的开展要先于其他性能验证工作 [1]。
        在军用航空器适航体系中,除了建立适航性管理机构,还必须制订军用航空器适航性审查准则、适航性审查与验证计划等标准文件,作为军用航空器适航性审查的依据。
1 标准体系分析
        当前各国军用航空器适航工作还主要集中在技术适航领域,建立了各自的标准体系。
        美国制定了MIL-HDBK-516军用航空器适航性审查标准,并对F-15、F-16、F-22和F-35进行了适航性审查;欧盟制定了欧洲军用航空器适航性规章,并对CH-47D(荷兰)、安-70(乌克兰)、A400M(空客)、台风战斗机等开展了军用航空器适航性工作;加拿大也制定了C-05-005001/AG-002适航性设计标准手册。
1.1美国
        美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标准包括MIL-HDBK-514《军用航空器运行的安全性、适用性和有效性》、MIL-HDBK-515《武器系统完整性大纲》、MIL-HDBK-516《军用航空器适航性审查标准》和MIL-STD-882D《国防部系统安全标准》。
        其中MIL-HDBK-516为美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性审查的主要标准,引用和参考了400多项各类标准规范技术文件,目前最新版本为C版,其使用范围覆盖了空、陆和海所有军种,规定了美国所有固定翼/旋翼、有人驾驶/无人机各类型军用航空器适航性的通用要求;MIL-HDBK-514是美国军用航空器系统工程中主要的管理性文件,保证飞机系统和成品在作战使用中的持续安全性,是MIL-HDBK-515和MIL-HDBK-516的工作指南;MIL-HDBK-515是各专业完整性大纲的顶层文件,旨在保证武器系统的耐久性和可靠性;MIL-STD-882D主要关注在航空器全寿命周期中所遇到环境、安全、健康等风险问题时保证安全的方法措施,并提供了评估风险的方法。图1为美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标准体系。

图1 美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标准体系
        同时美国陆军还编制了ADS-51-HDBK《旋翼及固定翼航空器适航性验证手册》,作为陆军适航性验证过程及适航性验证文件编制的指南。
1.2英国
        英国军用航空器适航相关规章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军用航空规章文件系列(MARDS)中的JSP 553军用适航规章,该规章主要规定了军用航空器适航性政策与方针,属于管理性文件;另一部分是DEF STAN 00-970军用航空器设计与适航性要求,该系列文件为标准规范,关注军用航空器性能与适航性方面的要求,其内容涵盖了固定翼/旋翼航空器、有人驾驶/无人驾驶各类型航空器。图2给出英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性规章体系。

图2 英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性规章体系
1.3法国
        法国军用航空器适航相关规章分为两部分:一为管理规章,包括2006年颁布的2006-1551和2013年颁布的2013-367两版《军用及政府用飞机的适航和登记规则》,规定了法国军用及政府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基本原则、范围和内容[2];二为技术规章,主要包括初始适航管理规章和持续适航管理规章。图3给出了法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性规章体系。

图3 法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性规章体系
1.4其他国家
        加拿大适航系统包括技术适航和作战适航两部分,其中技术适航体系比较复杂,以国防部制定的C-05-005001/AG-002《适航性设计标准手册》为主要依据,按飞机类型划分了13个分体系,又按照技术专业制定了很多补充适航技术要求,但大部分内容还没有制定出来;作战适航仅仅是把部分规则作为基础,没有相应的法律或强制性规定,通过适航风险管理记录进行管理。
        澳大利亚军用航空器适航主要依据是技术适航管理手册,以设计、制造或维修单位通过局方审定为基础,包括人员能力、文件利用过程和获取适航数据等方面。由于没有本土航空器生产能力,澳大利亚军方对制造适航审查要求偏弱[3]。
1.5国际组织
        欧洲防务署军用航空器适航管理局(MAWA)论坛制定了欧洲军用航空器适航性规章(EMAR),近来已发布了EMAS第1、21、145、147部和认可部分(EMAR-R)。EMAR的重心集中在设计、生产和使用阶段,缺少对航空器全过程适航的关注,特别是在故障与事故/事件调查方面还缺少相关研究;且每一部适航审查基础只能用于对应型号飞机,并不能适用于所有飞机。
        表1给出各国军用航空器适航组织体系的比较。
        
表1 各国军用航空器适航标准体系比较



2 发展建议
        我国军用航空器适航还在起步阶段,军用航空器适航标准法规还不成体系。一是缺乏管理性法规文件,目前军用航空器管理文件主要《空军军用航空器研制阶段适航工作管理规定》,其支撑文件和程序文件未正式发布,管理法规文件不成体系,可操作性不足;二是缺乏技术标准,目前只有一些与飞行安全相关的国标、国军标、航空行业标准等文件,军用航空器适航标准尚未发布,缺乏系统的最低安全标准及大量支撑性文件。
        针对该问题,我国可以借鉴外国将军用航空器适航要求制定为不包含任何定量指标要求的准则性要求的做法,通过制定国防部门适航工作的机构以及职责分工规章、适航审定程序、军用航空器适航审查要求、军用航空器性能规范文件、制定或修订相关的国家军用标准、制定或增加手册或指南、制定符合性验证方法,再结合、引用现有的国军标、行业标准以及民航标准,形成一个包含涉及各相关专业的大量相关标准和指南材料的军用航空其适航标准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 徐浩军.航空器适航性概论[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2] 李宇辉.法国军用航空器适航管理体系浅析[J].航空标准与质量化,2018(1):3.
[3] 崔利杰.外军军用航空器适航管理发展对比分析[C].中山:第七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2016.
作者简介:刘旭(1989-,通讯作者),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机载火控武器系统试飞、适航。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