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治理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6期   作者:陈 蕾
[导读] 本文在深入调研全区老旧小区的消防工作状况、全面分析历史火灾数据、分析了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问题。
        陈 蕾
        北京市东城区消防救援支队  北京  100052
        
        摘  要:本文在深入调研全区老旧小区的消防工作状况、全面分析历史火灾数据、分析了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在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治理工作的做法以及成效,在深入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治理对策。
关键词: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预防措施
        
        本文以老旧小区作为调查对象,分析了老旧小区消防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居民消防意识薄弱等风险隐患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在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治理工作的实践做法,在深入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老旧小区消防安全治理对策。
        一、分析老旧小区消防安全风险隐患问题
        (一)木质屋脊及砖木建筑存量大、耐火等级低、火灾风险高。
        一是老旧住宅楼中具有木制大屋脊结构的居民楼存量较大,此类建筑发生火灾时木制建筑材料形成助燃导致火势蔓延迅速。二是砖木结构或砖混结构的居民简易楼耐火等级低,一般耐火极限不到20分钟,一旦发生火灾,承重构件往往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就失去作用,极易造成房屋梁、柱燃烧而迅速倒塌。三是部分老旧小区没有每户独立厨房,居民多占用楼道等公共区域使用液化石油气做饭。液化石油气钢瓶使用不当燃气泄漏易引发火灾;冬季居民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具取暖,烘烤衣物,私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问题引发火灾几率增大。
        (二)救援通道不畅、消防设施不足、初火控制难。
        一是部分住宅小区缺少停车位,车主占用消防车道停车致使消防车无法通行,延误了灭火救援最佳时机。二是私搭乱建各类违法建筑占用消防通道并导致防火间距不足,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火烧连营,大型消防车辆装备更是无法展开作业。三是老旧住宅楼大多处于胡同小巷内,楼内外未设置消火栓,发生火灾时只能利用主干道市政消火栓长距离铺设消防水带,延误最佳扑救时间。
        (三)居民意识淡薄、弱势群体众多、防范能力弱。
        居住在老旧住宅楼中的居民,鳏寡孤独老人、残疾人、精神病人、拾荒者等占有一定比例,这类人群大多数行动不便、反应较为迟缓、消防安全意识匮乏,自防自救能力差。由于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卧床吸烟、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行为都极易引发火灾。一些老年人将废弃的家具家电、纸箱、塑料制品等废旧物品集中堆放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内,导致疏散通道不畅。这些堆放的物品多为易燃可燃物,不仅影响居民群众逃生疏散,很大程度上还会引起火灾的蔓延扩大,大量高温有毒烟气扩散易造成人员伤亡。
        (四)消防网格虚化、维护管理不利、动态隐患难消。
        近年来,随着社会管理的不断深入,街道乡镇大多已经建立了三级消防管理网格体系,但是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实效,加之部分老旧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单位,有物业管理服务单位的小区,也存在对消防安全管理不利,消防设施年久失修损坏,消防巡查检查流于形式,机动车辆随意停放占用消防车通道,可燃杂物堵塞疏散通道等问题,这些动态火灾隐患管理问题增加了住宅小区的火灾风险,已经成为致灾的重要因素。
二、改善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环境的实践与对策研究
        (一)加强全局统筹,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将老旧小区的消防安全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考虑,与为民办实事、人口调控、街巷治理改造等工作紧密结合。

住建、规划、财政、城管、交通、民政、消防、应急等有关部门,要成立老旧小区消防安全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并以区政府名义出台专门文件,明确和细化各职能部门在老旧小区消防安全管理中应该履行的责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健全治理机制,加强政策保障,落实经费投入,开展房屋整体改造,增建消防设施,拆除违章建筑,打通消防通道,建设市政水源,加强静态和动态管理,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源头治理,加大力度推进改造。在一时无法实施大面积改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治标的补救措施,为治本赢得时间。一是针对木质大屋脊建筑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的风险,充分运用智慧消防,采用各种新型消防设施,提升老旧住宅楼消防安全系数。北京市东城区以龙潭街道为试点,为木质大屋脊建筑加装超细干粉防护装置,为有效防控木质大屋脊建筑火灾奠定基础。二是由住建、发改、电力等部门联合各街道整治住宅小区升级改造老旧电气线路设备以及消防设施缺损等突出问题。近年来,针对部分老旧小区存在消防设施设备老化瘫痪以及不安全用火用电等消防隐患,消防部门提请属地街道吹哨组织住建、国资委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制定整改方案,申请财政资金进行消防设施改造,推动街道出资聘请第三方物业管理单位组织开展可燃物清理、安装吊顶、清理楼道飞线、加装简易喷淋消防设施等工作。特别对公共厨房增设可燃气体报警系统,降低消防安全风险。三是督促拟建、在建的住宅小区配建电动自行车库(棚),各街道和物业服务企业、居民小区管理单位要督促已投入使用的住宅小区修建电动自行车库(棚)和充电设施。城管、应急、消防等部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格依法查处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逐步形成居民使用停放电动自行车不上楼、有地充电、有地停放,即“一不两有”的良好态势。四是联合专业机构入户对居民室内液化石油气使用开展安全检测。有液化石油气企业派出相关工作人员和技术专家,入户进入居民家中检查胶管减压器有无老化漏气,提供调试灶具并更换老化软管等服务,从根本上消除居家燃气安全隐患。
        (三)畅通生命通道,分级分类联合整治。一是由规划、住建、城管等部门牵头,组织各街道加强对居民小区违章搭建临时建筑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填充物为可燃材料的彩钢板建筑和堵塞消防车通道、安全出口的违法建设要一律予以拆除。二是明确街道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主责职能,特别是针对比较大的无物业的老旧小区,要明确社区居委会、居民自治委员会的管理职责,将楼道堆物整治和疏散通道整治工作形成常态化,真正确保生命通道的时刻畅通。三是按照消防安全三年整治行动的总体部署,依据“禁增量、减存量”的原则,治理消防车通道堵塞占用,首先对公共建筑和新建住宅进行划线标识,实施严格管理,确保不再增加消防车通道堵塞占用乱象小区。对于既有老旧小区,不搞“一刀切”,将按照“一区一策”原则,推动街道结合小区实际,逐个进行治理,成熟一个验收一个。交通、公安交管、住建、规划、消防等部门要各司其职,从制定车道标线标识、执法检查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和加大整治力度,最大化保障车道畅通。
        (四)建设完善消防设施,提升抗御火灾能力。一是由城管部门、自来水公司牵头全面排查居民住宅小区的消防水源,增设市政消火栓。二是联合住建部门组织各物业管理单位逐步完善住宅小区建筑内部消防设施,并做好日常维护保养。三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老旧小区建筑内增设简易喷淋系统和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装置等技防、物防措施,倡导每家每户配备家庭灭火器和防烟面罩,提升火灾防范等级。为有效降低小火亡人火灾风险。四是建设小型消防站和微型消防站,编办、财政、人力社保等部门做好政府专职消防员招录的政策经费保障。
        (五)做实网格管理,精准开展消防宣传。一是将消防安全管理纳入综治 “网格化”管理平台,以现有的社会综治管理工作网格为基础,各街道要逐一明确大、中、小网格消防管理人员,建立以物业管理人员、志愿者为主力的消防楼长,实行“一人一栋、逐层定人”,确保消防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各街道严格落实每个社区一个24小时值守的微型消防站、每栋建筑一名消防管理员要求,开展业务培训,组织日常检查,合理安排人员夜间巡查。三是各街道、各社区要梳理小区独居、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底数,落实邻里守望和消防关爱措施等,推行社区“联户联防”、“邻里互防”机制,成立邻里互助组织,确保“一家出事、多家响应”。四是各街道要针对居住人群年龄数量、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等实际,开展“一对一”警示“点对点”教育、“面对面”宣传,精确测算消防知识需求,建设社区消防体验馆、消防宣传室、固定宣传栏,配备流动消防宣传车,开展针对性强、直观性高、操作性强的宣传互动培训,使社区居民耳濡目染,警钟长鸣,逐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