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储运安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6期   作者:姜志雯
[导读] 我国石油资源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加上发展状况的制约,出现了“东部需油却贫油,西部多油不用油”的现状。
        姜志雯
        中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潍坊输油处 山东省潍坊市261021
        摘要:我国石油资源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加上发展状况的制约,出现了“东部需油却贫油,西部多油不用油”的现状。为了保证国家提出的继续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发展的战略,保证东部石油供给量和石油运输管道的畅通就变得极为重要。由于石油属于易燃易爆品,化学性质不稳定,输送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为确保国家各项经济事业的稳步进行,必须确保输油管道的储运安全。
        关键词:经济发展;管道畅通;储运安全;措施与对策
        在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资源为石油资源,其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发展空间巨大。在石油日常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储运,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储运安全,可以促进石油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但是现阶段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一些安全隐患出现,需要引起人民足够的重视。
        一、输油管道储运安全现状分析
        1.1腐蚀问题
        在石油管道运行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为腐蚀,其具有较高的破坏率和较大的危险系数。如果有管道腐蚀问题发生,会直接导致有变形、破裂问题出现于管道中,甚至管壁穿孔问题也会发生,进而泄漏原油,存在着较大的危害性。
        1.2人为因素
        研究近些年来出现的石油管道事故可以得知,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占据到20%左右,其中,违规操作最为常见,此外,还有一些其他人为因素,如错误操作、违章指挥、作业失误等等。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保证石油输油储运的安全,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控制人为因素。
        1.3盗油问题
        现阶段,石油资源日趋紧缺,具有较高的市场价格,且石油管道跨越的地区较大,难免会有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盗窃石油资源。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集中整治倒油行为,但是依然时常会出现这些问题。违法人员为了获得利益,打孔于输油管道中,泄漏掉大量原油,且在较大程度上危害到周围环境,对我国石油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较为不利的影响。
        1.4自然灾害问题
        在石油储运发展过程中,部分管道所处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特别是出现一些严重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灾害等,就会严重损坏到管道,进而到整个输油系统造成影响。且石油物质具有较强的易爆易燃性,管道遭到破坏之后,二次灾害也容易出现,危害到周边居民人身及财产安全。保证东部石油供给量和石油运输管道的畅通就变得极为重要。由于石油属于易燃易爆品,化学性质不稳定,输送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为确保国家各项经济事业的稳步进行,必须确保输油管道的储运安全。
        二、改善石油管道储运安全问题的措施
        2.1增强人员素质
        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尽快建立起一直专业能力过强、心理素质过硬的维护维修团队,是保障输油管道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举措。针对目前储运安全人才的流失与缺乏,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人员吸引和奖励机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专业知识教育,紧跟时代发展,学习利用先进的设备进行维修作业和实战训练。同时为了吸引高素质高能力的相关人才,应设立专门的人事行政部门,做到对所需人才的全面为引进。
        2.2加强管道防腐措施
        通过对现有管道的逐步排查,对无破损管道进行防腐涂料的喷刷工作,做到对完整管道的保养。对破损程度较轻的管道,通过修补或外围填充的方式,修复破损区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在以后的养护工作中要重点监测。对于破损程度较为严重的管道,要进行整体的维护工作,实在不能继续使用的,要做到及时的更换,避免事故的出现。


        2.3加强杭震措施
        在管道铺设过程中,与通过地测部门沟通,尽可能的绕开地震多发区域。对于不能避开的区域,要采取铺设弹性材料或加强接口焊接的方式,保证地震发生时管道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在地震可能发生区域,要预留管道截断阀,当事故发生时,要及时关闭截断阀,避免石油的泄露。
        2.4减少人为影响
        虽然说人为破坏因素属于不可避免且不确定因素,但通过相关部门惩处措施的实行,可以很大程度上将损失减小。首先,应制定完善的立法工作和惩处标准,对现的人为破坏管道情况,一律按照规定执行。其次,对企业加强宣传教育,强调偷油漏油的危害,从根源上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最后,加大对管道的巡查力度,增加巡逻人员和巡查密度。改善工作环境,使用安全标志。
        三、输油管道储运安全的对策研究
        3.1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消除人为因素
        上文已经提到,人文因素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输油管道的储运安全,那么就需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控制人为因素;首先,要对操作规章制度体系大力完善,对工作人员的各项操作行为有机规范,避免出现误操作等问题,促使安全生产目标得到顺利实现。要积极开展安全操作宣传,促使员工安全意识得到有机强化,事故发生率也可以得到显著降低,且大力培训教育员工,将培训主要内容放在应急练习及专业知识等方面,促使作业人员反应力及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人为因素的一个主要原因为监管力度不够,那么就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来,采取相应解决措施。要大力管理管道设施,对定期养护及维护计划科学制定,提升管道管理水平。最后,还需要大力调整及优化工作环境,促使工作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得到减少,将提醒标志设置于危险处,避免出现事故。
        3.2做好管道防腐工作
        在石油管道日常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为防腐工作,其开展成效会对石油管道的未来建设产生直接影响;特别是海底管道,在海水的作用下,具有较快的腐蚀速度。因此,就需要积极开展管道防腐工作,结合管道实际情况,对差异化的设计方案有效设计,综合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如涂层等,来防腐防护管道;实践研究表明,本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成本有效控制,管道抗弯曲及防水性能也可以得到显著提升,管道使用寿命也能够有机延长。
        3.3增强打击力度,避免出现盗油现象
        对于石油企业来讲,需要充分认识到盗油问题的发生,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自身经济利益及管道的正常运行。因此,石油企业需要将现代管理理念树立起来,与当地公安部门等积极配合,对盗油行为严厉打击。此外,还需要将面世的先进技术给积极引用过来,以便实时监督与控制石油管道,将存在的泄露问题及时找出来,进而开展科学的防护工作。政府部门积极参与进来,将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科学管理重点区段,避免出现盗油问题,管道管理有效性也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3.4研究区域状况,采取防震措施
        如果出现了地震灾害,地层错位问题容易发生,进而导致石油管道扭曲,甚至断裂问题也会发生,对石油管道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管道施工之前,就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本区域的自然情况,严格控制地震带管道焊接质量,借助于射线技术、超声波探测技术等,来全面检查焊接质量,促使管道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将截断阀设置于管道经过的农田和池塘等处,将预留接口设置于两侧。如果从建筑物下方经过管道,需要将一定的位置留设于管道和建筑物之间,避免对管道稳定运行产生影响。
        结语:石油储运是通过管道进行的,石油管道系统的稳定性会直接受到管道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做好管道储运管理工作。石油企业管理人员充分重视,将现代管理理念树立下去,对管道储运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积极掌握,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科学养护和管理,促使管道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宗玲.输油管道储运安全的现状及其对策探究[J].化工管理,2017,6(10):123-125.
        [2]齐星星,罗鑫.石油管道的储运安全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7,6(19):33-35.
        [3]曹岩辉.浅析石油管道储运安全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化工贸易,2017,4(19):55-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