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练
湖南省花垣县农业农村局 湖南 花垣 416400
摘要:在农产品的具体生产和加工过程当中,往往会存在一些有害物质的残留和污染,进而对产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本文针对农产品加工后产品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起到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安全问题;解决对策
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当中,需要注意有害物质的残留和污染,避免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危害和影响。而目前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过程当中,相关安全问题也在不断加剧,对此,相关部门及生产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并完善相关的生产流程,优化生产加工方式,从而有效解决相关产品安全问题。
一、我国农产品加工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化学手段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农产品的生产领域,其质量安全问题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农业的现代化建设而变得越发严重。具体来说,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肥料、渔药、兽药、抗生素等化学投入品大量运用于农业生产,而相应的监管严重落后,使农产品中的农药、渔药、兽药等残留问题到日益突出;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需要依靠一些非标准资料和添加剂等来提升自身的产量与效益。这样一来,虽然能够有效满足商品市场的供应需求,提升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造成食品污染。
(二)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农产品的相关卫生标准比较落后,其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近年来,我国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因此在具体操作时缺乏完善的法律规定,例如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标准以及相关安全法规等不够健全,进而对监管保障体系的建设产生了影响。我国已制定的400多个食品卫生标准,根据相关危险性评价原则开展评价工作后,可以发现多数指标往往没有满足相关要求。而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存在着落后现象,相关质量安全标准无法满足分散经营体制和市场监管情况下的相关要求,在具体实施时具有较大的难度。
(三)市场经济秩序混乱
目前,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当中还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和监管问题。农产品在具体的存储、包装和运输等过程当中,相关污染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尤其在农产品市场当中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安全隐患问题,如:粗粮当中存在染色大米、小米等,而在面粉当中则对增白剂和添加剂进行过量使用,这些现象都对农产品的加工安全产生了严重影响。
二、农产品加工产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
近些年来,农产品和相关食品安全问题正在不断发生,如:三聚氰胺事件、永年大蒜事件和加色绿色食品事件。特别是欧盟一些国家农产品和食品领域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进而影响到了相关的农产品生产行业。对此,我国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对策,从而解决相关农产品安全问题。而目前我国在农产品加工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产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所采取的措施不够全面,相关处罚较轻,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混乱,相关环节也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对此,我国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并高度重视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将其放在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上,并作为一项重点建设项目,全面进行落实[2]。
(二)加大执法力度,提升监管水平
虽然农产品加工后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具体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解决,但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有效管理,是各国政府对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对经济发展在管理力度以及相关政策上的一种具体表现。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相关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也没有对相关部门进行有效协调,进而导致相关加工安全问题的不断发生,出现了注水肉等相关现象。对此,我国相关市场监管部门、环保部门、卫生部门以及农业部门等,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的有效管理,发挥自身的政府职能,严格执法,确保对相关食品流通环节和加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管,禁止相关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加快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的开发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解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来说,需要对相关检测检验机构进行完善,并使检验检测成本得到有效降低。在具体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当中,工作人员需要合理的选择检测检验方法,并加强对相关检验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将其在农畜产品加工过程当中进行有效的应用。与此同时,相关企业还应充分引进先进的检测检验仪器和设备,并对全新的检验技术和设施方法等进行充分应用,从而有效降低检测成本,提升检测准确性。
(四)完善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相关农产品加工企业需要制定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流通等相关环节有效的开展检测和检验工作,确保农产品的质量能够满足相关要求。而现如今,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已成为各国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一项主要手段,而我国也对此建立起了相关的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并在环境、生态等相关层面有效完善了相关检测机构的建立,可以对空气、水质以及土壤等有效进行检验,从而更好的解决农产品加工安全质量问题。
(五)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
相关部门及生产企业需要分析工矿企业周边、污水排放区域以及城镇周边等环境因素,对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监测区进行合理划分,同时还应有效建立相关产地环境的监测点,从而对农田、土壤、补灌用水等相关质量情况进行有效掌握。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度
对于农产品质量监管部门而言,需要规范相关监管工作的开展,有效发挥自身职能,将多家管理有效的整合为一家管理,对职责进行明确,并有效的突出工作,重点将力量集中在一起,更好的开展农产品加工监督管理工作,使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得到有效降低。同时,质量监测机构需要对相关消费者有异议的农产品问题进行受理,并将其进行送检,向消费者及时反馈相关的检测结果,而所涉及到的检测费用需要纳入到具体的地方财政预算当中,而不应由送检的消费者来进行承担。相关监管部门需要制定出全民监管制度,可以通过具体的食品安全资格考试,从而招录不需要坐班和拿薪水的相关质量监管员,对农产品有效开展质量监管工作。同时,还可以对相关监管人员进行奖惩机制,为其颁发具体的认证资格证书。而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可随时抽检农田和市场上销售的相关农产品,一旦发现不合格的产品,需要上交相关职能部门来进行处理。质量监管部门可针对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制定出具体的奖励制度,并有效处理相关违反农产品安全的生产行为,将其中的部分资金作为对监管人员的奖励,同时也可以有效弥补相关质量监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的取样费、交通费等相关支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产品加工后,相关质量监督部门需要对产品的安全问题加大重视程度,并优化相关的生产加工环节,充分分析在农产品加工过程当中,对其质量和安全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合理采取相关解决对策,完善相关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加工安全性,使相关农产品能够在市场当中得到有效应用,从而更好的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毕吉福,李馨,孙鹏.农产品加工后产品的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7):251-251.
[2]李建军,汪校铃,杨玉, 等.基于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的研究[J].北方园艺,2020,(8):1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