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永兵
甘肃省清水县自然资源局741400
摘要:林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通过林业发展可以有效转变生态环境,为我国带来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林业发展过程中,林业栽培技术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决定着林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本文将对林业栽培技术展开探讨,提出促进林业技术发展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栽培技术;研究;应用
当前阶段,为保障林业的高效发展,需要有关人员对林业栽培技术展开深入研究,不断优化林业栽培工作的整体操作流程及技术规范,结合树种的特点,提供有效的林业栽培方案,让后续种植工作得以高效开展。此外,需要积极展开对于不同工作环节的记录,借助科学合理地分析发现林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让苗木实现更好发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林业栽培的原则
1.1 丰富植物种类
林业技术人员在开展人工造林时,经常选用单一的树种,然而这种造林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旦在林木栽植的过程中发生了病虫害问题,就会让病虫害在林区内迅速扩散,对林区内的林木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需要在挑选树种时,将植物的品种进行丰富,并且与该地区实际相结合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搭配,让生态结构得到切实改善。
1.2 结合地区实际选择树种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气候类型、土壤条件及自然环境中具有较大的差距,必须与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林业栽培工作。需要有关人员积极完善栽培前的准备工作,对植物适宜的生长环境展开分析。经过综合全面的考量,让林业的栽培质量得到切实提升。此外,需要在进行树种选择时,挑选具有较长生命周期和较强抗病性的树种,以提升其成活率[1]。
2 林业栽培技术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于森林采伐力度的逐渐提升,对林业的生长带来了一定影响,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林木栽培的深度关注。需要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合理的栽培技术,让林木保护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并且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进行调整。通常来讲,林业栽培技术的价值可以展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可以有效提升我国林业栽培技术的国际影响力,林木栽培技术在生物科学领域及环境领域中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可以为不同地区环境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让林业树木的数量实现提升。其次,通过林业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不同地区的环境问题,让林木资源匮乏的问题得到改善。再次,发展林业树木栽培技术,可以为不同地区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有效提升不同领域的林木需求量。最后,发展林木栽培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提升环境价值,切实改善环境恶化的问题[2]。
3 林业栽培技术应用
3.1 播种技术
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育苗栽培技术,可以将播种技术分成播种床覆盖、人工播种和机械播种三种形式。播种床覆盖技术是一种具有科技含量的播种技术,可以调节地表温度,避免出现杂草丛生的状况,提供给苗木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在中小型苗圃中,通常采用人工播种的形式,需要林业工作人员在实施播种前明确最合适的播种间距,并且通过开沟器实施播种。在进行苗床散播时,需要以两人为单位在苗床周围开展播撒工作。可以通过先稀后补的形式控制播种密度。在播种柳树或杨树等种子直径较小的苗木时,需要适当增加沙子含量。
在实施条播播种时,需要林业工作人员在分析土质情况及种子状态的基础上开沟,并且沿播种行的反方向实施播种。机械播种是一种利用机械实施播种的方式。当前阶段,我国已经开发出了许多种类的播种机。相比于人工播种,机械播种的效率更高、播种质量更好,并且可以同时开展开沟、播种、覆土和镇压工作,具有广泛的播种范围。此外,由于日播种量较大,有利于我国多数地区林木种植工作的开展[3]。
3.2 扦插育苗技术
扦插育苗技术是一种应用较广的现代育苗栽培技术。一般来讲,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开展扦插育苗工作:第一,需要工作人员挑选合适的母体,通过喷洒生根药水,让母体的萌芽能力得到切实提升;第二,由于植物在清晨时具有较强的愈合能力,需要工作人员在每日清晨开展苗木扦插工作,让林木植株的成活率得到有效保障;第三,需要工作人员在结束苗木扦插工作后,悉心护理苗木,及时开展苗木浇灌工作,确保自己可以对植株的生长状况了如指掌,为植株提供有益生长的良好外部环境。作为专业性较强且效率较高的育苗栽培技术,扦插育苗技术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保障植株的正常生长,有效避免出现植株变异的情况。
3.3 种子催芽技术
3.3.1 水浸催芽法
根据水温的差异,可以将水浸催芽法分为热水水浸和温水水浸两种。通常来讲,热水催芽法适用于类似刺槐和皂角等种皮质地坚硬、表皮紧密的树种。针对此类树种,可以在实施播种前在80~90℃左右的热水中浸泡树种,在倒热水的同时使用木棒搅拌,并且将热水量控制在种子量的2倍。而温水催芽法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在进行温水催芽时,通常要将水温保持在40~45℃左右,在温水中浸泡24h左右,并且在结束浸泡后将树种置于气候条件温暖的位置,将种子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
3.3.2 温床催芽法
通常需要挑选采光条件良好的区域,在该区域挖一个长方形的地窖,深度控制在30cm左右,宽度控制在100~200cm之间,并且根据播种苗木种子的数量调整地窖的长度。将砖块置于地窖下方,并且在四周钉上木板,将薄膜和席子放置在砖块上方,在上面放上即将种植的苗木种子。需要在夜晚时盖上草帘,并且每天适当翻动草帘,如果发现种子出现裂口,且裂口长度达到种子长度的一半时,实施播种。
3.3.2 药物催芽法
通常通过赤霉素和微量元素等药物浸泡种子,让种子加速生芽。大量研究证实,将种子在3g/L的铜元素中浸泡24h左右,并采用低温混沙的方式实施处理,其发芽率可以达到70%以上。但是将种子在水中浸泡后采取同样的方式实施处理,其发芽率仅为22%左右。同时,也有研究表明,钼元素在种子发芽和催芽的过程中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且赤霉素也可以起到催芽的作用。然而,在使用赤霉素催芽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好药物浓度,避免出现因赤霉素含量过高(>30mg/kg)或过低(<5mg/kg),而对其催芽效果造成限制[4]。
结束语:科学的林业建设是保障国民经济得以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林业建设。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持续提升,需要有关工作人员综合分析所处地区的林业种植现状,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案例及经验,并结合工作实践实施调整,切实满足人们在生态环境及林业绿化中的需求。同时,也需要林业工作人员展开对于林业种植中各个环节的深度探究,通过高效的管理,确保可以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有效保障苗木的成活率,让我国林业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洪岩.现代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J].农业与技术,2020,40(02):91-92.
[2]奉前德.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管理[J].种子科技,2019,37(14):81-82.
[3]谭健彬.基于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J].城市地理,2018(08):228.
[4]吴方兴.林业栽培种植技术及具体方式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