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铭轩
河南省长垣市农业农村局 河南省长垣市 453400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综合治理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植物保护不仅可以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还能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对策,从而为各类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字:植物保护;病虫害;治理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不断关注,植物保护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植物保护的涵盖面十分广泛,涉及到农业、园林、植物学、生物科学以及化工科学等多个学科,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对维持生态平衡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一、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在“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理念的影响下,加强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之一。首先,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对平衡当前的生态环境大有裨益。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开采力度逐渐加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在自然环境开发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暴力开采以及污水排放等不良行为,这些行为对植物的正常生长造成了较大的破坏,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植物发生病虫害的机率[1]。其次,病虫害对农业发展造成巨大的阻碍。农业作物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作物在遭遇病虫害的袭击时,不仅会造成作物减产以及农民收入减少,甚至还会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以及粮食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最后,植物病虫害防治对濒危植物的保护工作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目前,由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一些植物正在逐渐丧失自身的生长环境,因而一些植物即将处于或者已经处于濒危的边缘,这对地球物种完整性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而植物保护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濒危植物的死亡概率,这对地球生态的平衡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针对以上情况,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对植物的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切实减少植物病虫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为我国的不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植物保护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植物保护对维持生态平衡以及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意义重大,但是在植物保护的工作实践中,仍然有许多现实存在的问题,使得植物保护的工作效率被大大折扣。首先,技术水平较为落后。植物保护与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性相对较强,不合理的种植技术不仅会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还可能会导致植物出现大面积的死亡。目前我国的植物保护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还较为落后,其农药防护以及生物防护只能应对较为常见的病虫害,但对植物疑难杂症的防治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其次,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植物对于自身的生长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环境保护的顺利进行。
三、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的综合治理策略
(一)预防为主,防治为辅
首先,在粮食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过程中,要坚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基本原则,并且选择毒性农残较低但治理效果较好的农药种类,有效提高粮食作物的安全系数。其次,在经济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过程中,要依据各个农作物的生长属性以及自身特点,并借助现有的科学技术植入抗病虫害基因,有效提高经济作物的产量。最后,为了进一步减少植物发生病虫害的概率,我们还应该深入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以及生长规律,为其选择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外界因素对植物生长过程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植物的细菌耐受程度,减少病虫害对植物造成的不良损害。
(二)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高层次的要求,它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结合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工作实践,切实加强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或者进修工作,使工作人员能够切实了解国际前沿的植物保护技术,从而将其科学合理的运用于自身的日常工作中,切实提高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工作质量。其次,相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病虫害检疫体系,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流入以及大面积传播;最后,相关部门也要切实加强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工作,使人们认识到加强病虫害管理的必要性,并对各大绿化公司进修必要的植物保护讲座,为园林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夯实的基础。
(三)提升植物保护的技术水平
植物保护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具有较高层次的要求,切实提升植物保护的技术水平,可以有效提升植物保护的工作效率,不断优化植物保护的工作模式。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植物保护技术,尽量减少化学药物的大面积使用,并运用现代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将生物、物理以及生态等多个层面合理运用于环境保护的工作实践中,有效减少植物保护过程中的污染现象。比如某研究所就根据害虫的生长机制研制出了一种蛋白酶抑制剂,这种蛋白酶抑制剂可以有效破坏害虫体内的氨基酸,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杀死害虫的目的[2]。这种病虫害防治手段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制剂对生态平衡造成的破坏,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减少植物的农药残留。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生存的优良品种,切实做好相应的防护消毒措施,并根据土壤的肥力进行科学施肥,从而有效提高植物抗病虫害的能力,为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要不断加强病虫害的检测防疫工作,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传播。该检测防疫工作不仅仅包括已发现的病虫害区域,还包括对正常区域的病虫害检测,这种防疫检测模式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植物病虫害,有效减少病虫害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
(四)建立完善的植物保护体系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植物保护和病虫害防治的相关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这给我国植物保护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高效进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相关部门要结合植物保护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防治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的植物保护体系,从而为植物的健康成长提供强又力的保证。首先,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植物病虫害档案,并通过互联网技术做到档案信息的共建共享[3]。这种方式有助于全面整合当前的植物保护资源,对植物保护以及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其次,相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植物保护制度和法律法规。植物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建立帮助人们自觉约束自身的不良行为,同时加强植物保护的宣传力度,让人们能够深入了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使其能够树立良好的植物保护理念。
结语:
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现代社会,人们愈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植物保护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对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际上先进的防治理念和防治手段,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为辅 ”的基本原则,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植物保护的技术水平,建立完善的植物保护体系,为植物的茁壮成长奠定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志荣.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的综合治理[J].新农业,2020(11):17-18.
[2]孙瑞学.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的综合治理——评《植物保护》[J].中国瓜菜,2020,33(06):86.
[3]韩玉国.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措施研究[J].河北农机,2020(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