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玲
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现在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我国各个阶层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制作加工工程中,食品添加剂不仅能够增加食品的味道,使食品的颜色更加艳丽,对于食品的保存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食品添加剂也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本文对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并阐明食品添加剂检测常用技术及应用,旨在提高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常用技术;应用
一、前言
现阶段,在食品工业发展的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作用逐渐突显出来,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而且使得食品种类呈现丰富化。在社会经济水平提升的社会背景下,更多人开始对食品安全给予重视,特别是食品添加剂,其应用能够确保食品制作更加透明。所以,积极落实食品添加剂使用的规范性成为当前食品工业工作的重点。因此,通过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可以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以此确保人们的饮食安全。基于此,本文对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展开论述,并阐明食品添加剂检测常用技术及应用,旨在提高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
二、加强食品添加剂检测的重要性
在食品中添加不同的化学添加剂可以给食物保鲜,但如果控制不好就会给食品的食用造成影响。这就需要全面了解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双面影响,进而让食品生产惠民的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最大化地保存各种天然食材的营养。在食物中添加化学添加剂能够让食物的各个方面得到改善和提升,提升食物的价值,满足消费者在饮食方面的各种要求,还能够促进食品自动化生产能力的提升,让生产实现规模化以及标准化。在食品中加入氧化剂以及防腐剂等,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增加产品的使用期限,防止出现消费者误食过期食品而影响身体健康的问题;可以使人体更好地摄取各种微量元素,给产品研发人员提供了便利,可以结合人群的需求情况开发人们需要的产品。但是在食品中需要适当、合法地添加化学添加剂,否则会出现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例如,亚硝酸盐看起来就像是食盐,如果食用亚硝酸盐超过3g,就会出现生命危险。糖精是一种食品化学添加剂,如果摄入的糖精量太多,就会使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能力受到影响,小肠的吸收能力会下降,出现食欲减遐的症状。除此之外,一些食品加工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会在食品中加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有害和有毒物质,以此方式来提升产品的美感,增加产品的卖点。因此,如何制止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中加入有害、有毒的化学添加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把控食品安全的重要部分。因此,要加强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从而保证食品添加剂的用不用安全。
三、食品添加剂检测常用技术
(1)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与应用。在我国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中,色谱技术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具有便捷、快速、精准的特点,并且同时针对多样食品添加剂进行同时检测,例如,检测油脂中含有分类抗氧剂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在40s左右将其中含有的9种类物质定量测定出来;其检测的速度与精度,已得到国内学者的充分认可;同时,该种技术目前也在国外大范围应用,如检测食品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等,都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检测,基本无误。我国经过进一步研发该检测技术,尝试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能够对蛋糕类食品中的脱氧乙酸、山梨酸等迅速定量检测。另外,样品的前处理工作,也可利用多维气相色谱系统,联合使用其中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技术,提高定性的准确率。如联合使用火焰离子检测器和电子俘获检测器,能够对食品中含有的化学添加剂迅速检测;再如,在检测防腐剂和甜味剂的同时,也可同步分析糖精钠、苯甲酸等物质。
(2)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斯莫尔等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液相色谱分析技术,这种技术测定速度快、连续检测、灵敏度好等优点,能够在高基体浓度下检测低浓度成分,并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同时测定多组或者分析不同化合价离子成分,弥补了经典化学检测方法的不足。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高度重视,同时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要求更高。离子色谱技术能够分析溶液中的阴阳离子,一般情况下八分钟能够分析集中阴阳离子。阴离子的分析速度只有短短三分钟。离子色谱法这种特性,使得它成为鉴定添加剂的重要技术手段。
(3)气相色谱法。气象色谱作为常用的分析手段,是以流动相为气相的一种层析技术,在沸点低于 350℃,分子量小于 1000 的化合物的测定中使用极为广泛。 由于复杂样品在气相中完成交换分离,而分离测定物的交换速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层析柱的长度也有所增加,分离的效率随之升高。气相色谱法可用于检测甜蜜素、 测定食品中 3 种抗氧化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同时检测小麦粉添加剂。
(4)快速检测法。因为食品添加剂的国际检测方法与仪器分析法不易操作、成本较高,花费的时间较长,很难满足目前样品检测准确、快捷的要求,所以,探索更加准确、快捷的食品添加检测技术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国外学者研发了二苯乙酸法和碱性副红-甲醛溶液法,可以快速对食品中的硫酸盐进行检测。近年来,纳米金共振光散射直接检测法,可以对丙基没食子酸、食子酸、辛基没食子酸、丁基羟基甲氧基苯、十二烷基没食子酸等进行准确、快捷的检测。 军事医学科学院的课题组利用三乙醇胺吸收盐酸恩波副品红显色原理,制得亚硫酸盐试纸,克服了现有检测仪器体积庞大、测试操作繁琐、不便进行现场检测等不足,最低检出限值降到 0.2mg/L。该课题组研制的硝酸盐试纸条将检测时间缩短为 3~12 秒,同时,还可以和自制的智能型微型光反射传感器联合使用,使得最低检出限值也达到了0.2mg/L,这些研究成果在食品中添加剂突发事件、 各种大型活动的卫勤保障和监督检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毛细管电泳技术。毛细管电泳(CE)有着多种分离模式,而且使用范围也非常广泛,符合多种基质复杂的食品要求。例如,抗氧化剂、防腐剂、维生素、色素、甜味剂、营养强化剂等的测定。近几年来,随着商品仪器的改进和完善、自动进样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毛细管电泳与高灵度检测器如串联式质谱、激光诱导荧光、飞行时间质谱的联合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测定的精度, 完成了连续自动进样以及在线分析,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检测极限。采用 CE―NMR 核磁共振)、CE―MS(质谱)、CE―MS―MS 技术, 通过充分利用 NMR 或者 MS 的定性鉴定能力与高灵敏度,可以快速进行多种复杂成分的分离,做出结构鉴定,在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如食物中毒中快速鉴定出有毒物质的应用中表现出极大的潜力,使得毛细管电泳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也变成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人们对食品检测的日益重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其具有显著的优势,在食品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实时提升和完善检测技术、设备和方法等,进而更好地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确保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宁.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8(24):88.
[2]赵群,徐振斌.超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测定粮食中黄曲霉毒素含 量[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7 (3):43-45.
[3]董泳江.光谱和光谱成像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