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革或其类似材料”相关技术主题的IPC/CPC分类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6期   作者:谢改军
[导读] 通过对“人造革或其类似材料”相关技术主题的IPC/CPC分类体系对比分析,展现了本领域CPC分类体系的优势,对提高本领域检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谢改军
        (中国专利技术开发公司  北京  100001)
        摘要:通过对“人造革或其类似材料”相关技术主题的IPC/CPC分类体系对比分析,展现了本领域CPC分类体系的优势,对提高本领域检索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造革、高分子、涂覆、挤压涂层、层状产品、纤维网
一、引言
        随着人类生态和环境意识的增强,动物保护已成为时代的主流,而动物皮革的使用也正在逐步受到摒弃,与此同时,随着人造技术的发展,具有类似动物皮革性能和外表的人造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造革是一种仿造天然皮革的仿制品,凭借其具有天然皮革的各种性能材质等特点,已经在生活中的大部分领域取代天然皮革,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箱包、服装、鞋和家具等装饰。作为现代新兴材料,人造革技术正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众所周知,人造革技术是一种采用化学生产工艺,减排、节能、高效已成为人造革当前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人造革”技术主题在IPC分类表中分入D06N3/00大组或其细分位置。截止目前,分入该大组的专利文献,在CNABS数据库中共有10048篇(数据获取截止2020年8月24日,下同),在VEN中共有31653篇,且近几年专利文献呈现出递增的趋势。在IPC分类表中,D06N3/00大组下有五个一点组,三个两点组,一个三点组。发明点不同的大量专利文献被分入同一个分类号,使得审查员在用分类号进行检索时,造成同一分类号下的专利文献量过多,噪音过大,失去了分类号作为高效检索工具的意义。专利分类的首要目的是创建一种用于获取专利文献的高效检索工具[1]。显然, IPC已经不能满足本领域这一要求。如何将大量不同发明点的人造革专利文献分入不同的分类位置,便于审查检索, 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与IPC分类体系相比,CPC分类体系在该领域更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就如何对“人造革或其它类似材料”这类技术主题进行IPC和CPC分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以供审查员检索使用,提高检索效率。
二、CPC简介及本领域IPC、CPC对比分析   
        CPC分类体系项目于2010年10月由欧洲专利局和美国专利商标局联合启动,2012年1月正式发布了CPC分类表,2013年1月起CPC逐步替代EC和UC分类。CPC分类是参照WIPO分类标准和IPC分类的结构,以EC分类为基础形成的新的分类体系[2],具有兼容IPC、细分条目多、分类信息多、修订更新快、文献范围广及一致性较好等几大优势。
        在本领域中,“人造革、油布或其它类似材料”这类技术主题,在进行IPC分类时,分入D06N3/00大组及其细分点组,具体分类表结构如下图。
        表1 IPC分类表
       
        未进行CPC分类之前,由于IPC分类定义未对该大组进行详细的解释,本领域分类员结合领域内技术常识和分类经验,对于术语“人造革、油布或其它类似材料”的理解,局限于D06N3/00的类名:用高分子材料,如树脂、橡胶或其衍生物覆盖纤维网而制得的人造革、油布或其它类似材料,且由于不能明确“类似材料”所包含的技术主题,所以,在进行IPC分类时,只将涉及“人造革或油布”的技术主题分入此位置。同时,鉴于对D06N3/00与交叉领域B32B及D06M15/00的理解,如果“人造革或油布”这类技术主题为层状结构,无论其采用何种方法制得的(一般涂覆、挤压涂覆、粘合等),均会再分入B32B。而将技术主题为“高分子覆盖纤维网而制得的织物”分入了“D06M15/00用高分子化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以示与“人造革、油布”进行区分。
        同时,由于该大组IPC分类位置设置较粗,只有五个一点组,三个二点组,使得大量一部分专利文献分入D06N3/00大组或者一点组中,而未得到进一步的细分,使得技术划分较粗,造成了后续审查检索的不便。
        通过深入学习CPC分类表、分类定义,结合在EPO的培训学习,不但明确了D06N3/00大组所包含的技术主题范围,也划清了与交叉领域的界限,为准确分类提供了保障,势必提高检索效率。
        1.首先看一下D06N3/00的CPC分类表(如表2)
        表2 CPC分类表(部分截图)

        相对IPC分类表,CPC分类表从基材材质、表面特征、涂层配料、机械或物理处理、制备技术五个方面,在D06N3/00大组增设了一点组,并在各个一点组或原有的二点组下进一步细分,将技术划分的更加细致,细分条目达到七十四条。细分点组的增设,使得同一分类位置的文献数量较IPC减少明显,利于检索。同时,本小类设置了七个2000大组,可进一步补充主干分类号不能体现的技术主题其他技术特征。主干分类号与2000的结合使用,能将专利文献更加准确、全面的进行分类。
        例如申请号为“201910953405X”,发明名称为“红外反射性的PVC人造革”的文献,其包括表皮层和发泡层,在表皮层和发泡层中添加红外反射色浆,红外反射色浆采用氧化铁铬,表皮层的表面涂覆有聚氨酯油漆。该PVC人造革能够应用于汽车内饰中,在满足皮革具备期望的深色颜色同时,在太阳辐射高温下具备良好的降温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根据本案的发明信息,在进行IPC分类时,给出分类号D06N 3/06(PVC)、D06N 3/08(PVC与聚氨酯两层)、D06N 3/00(其它方面,例如发泡、色浆中的氧化铁铬等)。对于本案,最能代表发明信息的色浆料只能分大组D06N3/00。该本大组中的文献较多,所涵盖的技术主题的范围极广,不利检索。
        采用CPC分类体系进行分类,给出涉及发明信息的CPC分类号D06N 3/06(PVC)、D06N 3/08(PVC与聚氨酯两层)、D06N 3/005(发泡层)、D06N 3/0063(氧化铁铬)、D06N 3/0036(基布采用聚酯纤维)、D06N 3/0077(压纹)、D06N 3/0097(玻璃);涉及附加信息的分类号D06N2209/0823、D06N2209/0876、D06N2211/28、D06N2211/261、D06N2209/067、D06N2203/068。
        采用CPC分类体系,主干分类号准确的表述出本案涉及发明信息的各方面技术特征,同时采用了2000的分类号补充了技术主题其他方面的信息。例如2000分类号补充的信息有:本案为人造革,具有反光、阻燃性能,用于车顶内饰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CPC分类体系能加准确、全面地将专利文献中的信息表现出来,沿袭了分类号无语言障碍的优点,克服了IPC分类表分类位置设置较宽泛的缺点,有利于检索效率的提高。
        2.对于交叉领域,CPC分类体系明确了D06N3/00与B32B、D06M15/00交叉领域的划界。
        首先,区分与D06M15/00的差异:D06N3/00包括除了用高分子材料覆盖纤维网而制得的人造革、油布外,还包括用高分子材料覆盖纤维网而制得的任何材料,例如气囊、手套、包装材料等,即,在纤维网上涂覆形成有高分子层的产品均可分入D06N3/00。而D06M15/00仅包括高分子材料处理的纤维、线、纱、细丝。例如:2015104613663具有耐雨淋、高透气、拨水及防水特性的织物加工方法,其将含有含氟压克力树脂、水性聚胺脂树脂的拨水加工液在织物上进行拨水加工,并在织物上形成拨水加工液薄化膜,CPC和IPC均分入D06N3/00。2015110154848一种环保的合成纤维商标带及其制作方法,合成纤维商标带包括胚布层和涂胶层,并且涂层胶包括聚氨酯树脂,在织物层上面形成了一层,因此CPC和IPC均分入D06N3/00。因此,在进行检索,对于高分子材料涂覆纤维网而形成的产品,可将其限定在D06N3/00大大组内,不需考虑D06M小类,缩小了检索范围,有助于提高检索效率。
        再者,对于D06N3/00与B32B的区分:D06N3/00一定为高分子涂覆纤维网而制得的产品,涂覆包括挤压涂层。而B32B的层中产品除了包括挤压涂层外,其他任何的涂层均不算作一层,都不能分入B32B。
三、小结
        综上所述,CPC分类表的设置相对于IPC而言更加细致,CPC分类定义对分类位置的范围也具有重要的解释说明作用,能更进一步帮助理解分类位置的范围。在IPC分类位置不清楚或难以理解时,可以借助CPC的分类表、分类定义进行学习、研究,以便更好的进行分类,为检索铺垫基石,为“提质增效”助力。

参考文献
[1]《国际专利分类表分类指南》,2019年;
[2] Cooperative Patent Classification(CPC).www.cpcinfo.org
作者简介
谢改军,女,2006年9月入局,硕士,助理研究员,导师级工程师,2013年11月赴EPO学习,主要从事纺织领域专利分类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