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赫男
成都艾斯莱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近年来,互联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消费渠道已不再局限于线下实体业务,网上购物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我国互联网领域也存在规则不健全、监管不严等问题,而网民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信息不对称和信息过度审查严重损害了网民的合法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规范互联网秩序,推动互联网治理能力和制度的现代化,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中国、互联网、问题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简介
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据介绍,到2020年3月,中国网民数量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大量的互联网用户形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用户基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正在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为我国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使我国有更加和国际接轨。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国互联网发展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和网络惠民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从而离我国成为网络强国更进一步。
二、我国互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有关法律规范尚不明确,操作性差
我国有大量互联网标准和相关法规,涉及面广,基本法律框架已经建立。在处理互联网问题时,它本质上是以法律为基础的。但问题是,互联网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根据现有标准,很难对许多做法的合法性作出明确判断。现如今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智能家居产业已经成为互联网的核心领域,但同时我国对智能家居国家标准的缺失也成为制约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的瓶颈。在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的情况下,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公司在互相争夺,而智能家居产品也是多样化的。很难实现系统兼容性、信息交换和互联互通,这不利于整个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人们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标准还不够完善和具体,无法发挥作用。
(二)网民的权益容易受到侵犯,网络暴力等现象层出不穷
在互联网领域,信息的传递和共享非常迅速,但信息的不对称也非常严重。在运营商面前,在政府面前,在水军面前,网民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过滤甚至虚假的渠道获取信息,网民很难维持真实的情况。而且目前来看网民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在没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前随意的发表不当的言论,把当事人处于网络的中心,这对当事人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也不利于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三)互联网监督体制不完善
完善的监控机制是互联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但现实情况是,由于网络监控在人、物、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往往处于两难境地。更重要的是,许多监测机构和员工本身无法正确理解互联网的发展,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经营者,而监督只能是一种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防止问题的发生,也很难及时发现并纠正。微信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通信软件,非常实用,非常流行,但是目前对微信的监控已经暴露出了目前中国互联网监控系统的不完善之处。微信广告是2011年以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新型广告形式。它们的出版和发行不同于传统的广告,工商部门还没有成熟的监管经验,另一方面也是监测比较困难。通过使用智能手机,公司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我们的聊天广告。现有的传统的工商业监督工具和技术手段不能有效的结合,主管部门的合作也非常困难。公司和网络服务商控制微信传播渠道,监控微信广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腾讯、宽带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行业管理部门的技术和行政合作。鉴于目前各主管部门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使得各业务部门之间由于追求不同的利益而难以实现有效的合作,这严重损害了监管效果。
(四)网络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
色情、暴力等一系列长期以来可能无法长期存于现实社会中,但它们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却能传播甚至为所欲为,在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也是一种邪恶的延伸、滥用,传播不良情绪、撒谎已成习惯。网络的水军也是一大隐患,只要收到消息,数以万计的水军就会在同一主题的论坛、博客上进行单边诽谤,扮演着极端和令人不安的视听角色。一些想要增加流量的网站也会在类似的博客网站上留下枪手的信息,希望在他们的插入网站上获得流量,规则是网络攻击者首先是攻击性和诽谤性的,他们的语言通常是混乱和有规律的。网络打手通过不断的邮件,跟帖而产生群体效应,最终引导舆论。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环境相当混乱,各种观点层出不穷,网民不小心成了他们的棋子,甚至加入他们继续战斗。
三、加强互联网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来看,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法律框架基本成型。今后要尽快出台更加详细具体的规章制度,为形成对某些领域的具体规范和对某些产品的具体要求,我们应加快互联网法律法规的更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增补或废止,以规范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程度。同时,我们要借鉴国际经验,堵住漏洞。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立法经验和技术。
(二)完善网络维权申诉机制
过去,互联网治理主要集中在网络公民,他们认为网络公民是环境污染和秩序破坏的始作俑者,从网民的处理开始入手。但现实是,网民和政府和运营商都处于不利地位。过度的信息审查,如敏感词的筛选,使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运营商的收费规则又使你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政府的网络监控不应过于简单粗暴。相反,应该充分利用民意、微博、聊天等新兴软件,广泛征求意见。
(三)建立有效的网络监督体系
对互联网的有效监控需要他律和自律。为了完善监控体系,网络运营商不仅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同时网民要有维权意识,要有维权的勇气,尤其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政府部门要某些不合理的措施进行清理和纠正,进一步加强网络监控,打击网络犯罪。对互联网环境、有效清洁和和谐虚拟社会的同时,运营商应密切联系和关注,不仅要倾听他们的意见,而且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警告,一旦出现问题应予以处罚和严惩。同时及时有效获取相关信息,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拓宽维权途径。
(四)加强网络民众的素质教育
互联网是一个公共空间,所以网络治理应该作为公共行为来对待。网站和媒体要自觉承担起杜绝网络谣言的公共责任和义务,彻底清理网络蛀虫,需要网络公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因此,有必要培养理性的公民,以有效防止网络污染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使网络公民在海量信息面前不迷失自我,不被欺骗和蛊惑,以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对信息接受者的指导,促进他们对信息的认识,使他们能够通过社会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来采取行动。特别重要的是,信息监管局应把控在互联网上公布的信息,这样做不仅能够在源头净化网络环境,而且还能够通过监测信息来净化网络环境,它有助于确保信息的接受者不受谣言的约束,成为散布谎言和错误信息的人,而这本身就是促进健全的公民文化的最基本力量。
四、结束语
我国互联网治理尚处于不断研究和完善阶段。我们要积极借鉴欧美国家互联网治理的成功经验,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为中国互联网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治理体系。在制定法律法规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什么样的互联网治理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必须制定更加完善有力的法律体系,只有完善治理法律,打击互联网,才能彻底清理网络环境,创造良好的互联网环境。
参考文献:
[1]赵红.互联网金融服务物流业发展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0(15):102-104.
[2]陆峰.工业互联网发展需要解决的五个关键问题[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20(07):26-27.
[3]孔小伟.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探析[J].中外企业家,2020(1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