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6期   作者:郭慧丽
[导读] 现阶段,虽然我国经济水平提升速度越来越快,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郭慧丽
        山东省菏泽市生态环境局成武分局,山东成武274200
        摘要:现阶段,虽然我国经济水平提升速度越来越快,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并且,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的百姓环保意识十分淡薄,生活垃圾经常随意的丢弃,对化肥的应用也比较多。因此,诸多因素的存在,都很大程度上对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造成了威胁。故而,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农村环境的保护,能够对环境保护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了解问题成因,然后有针对性的制定问题处理对策。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问题;解决措施;环境治理
引言
        新农村建设在围绕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明显快于城镇居民。但同时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屡禁不止,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土地、水、空气等资源质量明显较差。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决胜阶段,必须要加快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尽快实现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目标。因此,如何破解农村生态环境难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成为了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
1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1.1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忽略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土地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大多数工厂选择将厂址迁到城郊甚至农村,导致农村的耕地、林地被占用。而且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气得不到有效处理,有的企业甚至将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或者土地上,严重污染水源和耕地。农村旅游业快速发展,一些风景较好的农村办起了农家乐,农家游、果园采摘等项目也相继出现。虽然这些娱乐项目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以及资金支持,在环境保护方面出现了很大问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与治理是相辅相成的,用经济发展的成果来保护环境,用优良的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
        1.2农村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相关部门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农村畜禽养殖业呈现高速发展趋势。并且,农村畜禽养殖业逐渐从个体经营,走向规模化、集体化的养殖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养殖业每天都会生产出大量的畜禽粪便,而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外界,或者处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严重污染,对于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不利影响。因此,要想顺利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就应对畜禽养殖业管理工作进行加强。
        1.3农村环境保护规划与投资的不足
        村镇对环境保护思想的认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建设能力起点是比较低的,缺乏科学的规划。在传统思想模式下,环境保护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一些人认为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就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种错误的思想,虽然是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的,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确实农村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只有保障生态环境建设,那么整体的发展才能够得以推进。并且,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没有对专门的环保机构,以及环保规划进行设立,环境宣传工作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农村环境保护经费短缺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很那得到进展。
2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强化措施分析
        2.1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到统筹兼顾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重视环境保护,将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作用于环境保护,通过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用良好的环境带动经济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首先,制定完善系统的环境治理制度,加大对污染企业和工厂的监管力度,处理不合格的污水废气坚决杜绝对外排放,必须处理合格后方可排放。其次,对于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和河流加快治理,提升土壤的质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再次,成立专门的旅游监管组织。对于旅游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及时进行治理,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素质化的旅游和娱乐体系。
        2.2退耕还林还草,注重耕地保护
        要想保障生态安全,可以通过将耕地退还变成林地、草地,从而进一步保持土地中的水土平衡。由于目前的农业生产中对化肥和农药使用过多,土地的自我修复能力下降。为了发展保护耕地,要禁止农业生产对土地的过度开发,要协调好农业生产与耕地存有量的关系。国家要制定合理的规定,进而来保证农业开发的有序性和合理性。退出耕地变成林地,同时还要发展农业集约化,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土地结构,提高土地肥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粮食作物产量,保障粮食的供给,推动农村土地的可持续性发展。传统农业生产对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过大,这样就会降低土地的肥力,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农民通过正确的农耕方法来保障土地本身的营养,防止土地中自身营养的流失,从而充分地利用土地的有机肥来保证土地的质量,进一步发挥土地的自我生态调节功能。
        2.3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农村特点因地制宜做好环保规划,以农村社区为单位配备生活污水、垃圾防治设施,落实无公害化处理、农机水电灌溉等设施以及雨水储蓄利用工程的投入。进一步强化对农村饮水资源的监督,实时掌握水质情况,建设健全的农村饮水监测体系,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加快乡村道路硬底建设,优化农村生活环境。与此同时,还应积极拓展生态环境治理资金的流入渠道。政府部门应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环境治理资金,增加农村环保整治资金数额,同时引导社会个人资金流入,建立多渠道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投资机制,积极发挥出市场配置作用,通过优惠政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加入。
        2.4增强农村生态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一方面需要完善的举措、各部门通力合作;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法律法规的约束。各地政府应在国家法律层面上,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让执法者有法可依。其次,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管力度,建立环保监督体系,加强对农村环境质量的考核,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纳入乡镇绩效,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于因职责疏忽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要依法追究责任。最后,加快农村生态环境监管队伍建设,积极引进行业相关人才,各乡镇都应配备专职的行政在编环保人员,推动各项政策落地,从而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保驾护航。
        2.5强化对环保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在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农村的实际发展现状,建立农村问题科研机构,深入的对现存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综合的剖析和考量。同时,针对农村所存在的水土流失以及土壤盐碱化等问题,应该加大研究力度,保证农村生态环境可以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发展中,环境治理与保护至关重要。不能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农村环境,要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检测、监管和治理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策略,以清洁、生态、绿色为发展理念,为农村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田飞.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32):18-19.
[2]周盛兵.江苏省金湖县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调查研究及对策分析[J].污染防治技术,2018,29(2):15-17,27.[
3]李娜.试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和治理对策[J].生态环境与保护,2019,2(4):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