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娜娜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 476100
摘要:随着我国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具有良好的成长势态,但是当前农业种植结构明显与消费结构不符,缺乏市场竞争机制。本文针对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索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推进农业种植改革为主要目的行业创新,探索节本增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业;种植;基本增效;技术创新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促使社会产业结构必须依照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发展形势进行改革,因此农业种植产业站在了时代的转折点,既要面临对新时期带来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时期的机遇。农业种植改革既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路径,通过改革可以提高农业供给系统的运行效率,使得产业结构更加具有灵活性,同时农业种植改革也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及变化,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以高效、完善、环保的供给策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
一、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种植改革价值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于农业化商品的需求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传统农业缺乏优化的资源配置,同时产业效率偏低,推动传统农业种植向现代农业的供给化改革[1]。有助于提高农业产品质量以及符合市场需求,能够更好的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首先,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内需市场广阔,农业供给优化可以有效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升产业效率,有利于实现农产品的不同档次划分,促进产品不断提高质量。其次,人们的口味越来越多元化,单一的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以灵活化的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深入挖掘产业结构潜力,优化供给结构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形式的农业消费需求,最后由于我国现阶段农业种植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不高,因此产业链还不够健全,很多农业产品没有附加价值,使得农业经济效益无法提升,结构优化可以促进农业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联合,同时还能有效缓解现代种植产业对于生态的污染问题。
二、现代农业种植中节本增效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种植提升农业生产力
农业种植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因此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必须依靠农业生产力。首先要深入分析我国传统农业结构问题,其次要发挥市场以及社会资源作用,以实际情况和地方优势,科学合理的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最后要深入探讨现代农业的发展体制问题,并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制度,以供给侧资源配置解决日益凸显的供需双方的矛盾性问题。种植结构调整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变化。首先相关工作人员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农产品调研,以丰富的产品类型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不同行业的有机结合,如农业与牧业、农业与林业、农业与旅游等。依照地方特色打造农业产品,合理安排产业结合的先后顺序,构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产业布局[2]。
(二)注重环保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我国内需市场庞大,但是单独以数量赢得市场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发展机制,应该注重农业种植的质量提升,当前人们的口味越来越丰富,但是农业生产中的环保问题仍然凸显,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通过有效控制农药、肥料等环节提高农业产品品质,并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监管措施,打造地方性的农业产品品牌,以优质产品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农业种植优化过程中应注重农业产品的资源配置。首先应减少传统农业中的低端产品供给,深化农业产品加工,并结合市场的需求量将产品进行有效等级划分。
同时要注重当前农业产品库存问题,以丰富多元的加工方式促进农业产品的多样化,提高农业产品运转速率,减少产品的储存成本以及运输损耗。其次,针对现阶段农业生产成本过高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尽量杜绝家庭式小作坊的种植模式,鼓励以合作社产业并购的方式进行现代农业发展,引导农业产业向机械化、产业科技化方向延伸,以科学技术带动产业提升。
(三)探索农产品的内需和外销渠道
我国政府提出了当今种植产业发展的双循环模式,也就是内需和外销两方面都要同时加强。随着全球种植产业竞争加剧,应积极探索地方农业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以自身优势争夺国际市场。在国内需求方面,产业结构优化不仅要注重农产品的质量数量提升,还要注重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建立农村旅游产业化,打造绿色生态农家乐,集合农业、林业、渔业、牧业、休闲度假旅游为一身的综合性产业链,以此促进现代产业化的集成式发展,为振兴乡村以及产业融合做好扎实的基础[3]。
(四)促成地方性农业基础设施构建
现在农业种植的发展初期需要投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农业基础设施构建。建议首先以各层级政府为主导,促成地方性能力基础建设,并同时注重社会资源的引进,以政策倾斜、企业与政府合作等多种模式建设与完善当地的道路交通、电路、灌溉等基础设施,为下一步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做好基础工作。并有效减少农民负担,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随着我国内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人们对于食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促成地方性农业基础设施构建过程中,应注重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加大机械化种植、绿色化种植及生态化种植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的产品质量与市场需求相平衡,并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及附加值进行创新探索,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农业基础设施构建也要与特色农业旅游相结合,为实现全产业链条做好准备工作。
(五)加快种植结构优化与调整
现代农业种植的发展必须经济依靠市场动向信息,市场是农业产品的种植风向标,也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导向。对于地方性农业发展规划,首先要根据宏观市场以及微观市场进行双向深入调研,将农村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了解市场需求并做好深加工的产业结构建设,注重突出自身的农业产业特色,切记盲目跟风。深入调研市场导向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网络信息的便捷性,使得农业产品与市场需求达到一种平衡后逐渐提高种植数量和品种种类,以稳步扎实的战略发展方式,使得当地农业种植可持续性提高[4]。
农民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人为因素,只有做好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政府要针对当前农民自身能力及教育特点进行分析,将相关农业知识通过网络信息向农民进行传达,帮助农民拓展农业种植技术渠道,并提供相应的贷款金融服务。很多农民文化水平偏低,不能很好的使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因此政府可在各乡镇点成立学习站,为农民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技能培训。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现代农业种植发展还尚属于起步阶段,推动农业节本增效优化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事态,探索市场发展规律,注重现代化农业种植发展的趋势,完成传统农业到现在农业的转型,推动我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霞.推广农药减量增效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J].河南农业,2020(10):24.
[2]常淑玲.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意义及强化途径[J].种子科技,2019,37(18):146+148.
[3]何安全.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N]. 北大荒日报,2019-12-18(003).
[4]杨晓辉.种植业节本增效技术探讨与推广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26):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