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珊珊 2王亚军 3许销金
1身份证号:3708291988071**** 山东 272100
2身份证号:3708291995121**** 山东272100
3身份证号:3729251990030**** 山东 2743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市政工程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提升。现阶段建筑行业要想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体系下获得长远发展,就需要紧抓发展机遇,加大对以市政道路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基础民生工程的重视程度。因此,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重视相关的质量管理,是现阶段实现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系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对策探究
引言
伴随着我国政府对民生工程的重视程度迅速加大,城市市政道路设施工程的建设也成为了施工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政府与企业均需要进一步加强市政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其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上实现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的策略,从而为我国创造更大的市场经济效益。
1.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简述
1.1路基工程的施工技术
路基工程作为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工程,其施工技术值得相关的施工人员进一步的探讨。大量的工程实例表明,引起路基塌陷和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于此,本文对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施工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1)及时清除填土中的杂物
在路基工程填土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及时清除用于填实土壤中的杂物,尤其是对其中的杂草、树根等有机物进行着重处理,避免这些有机物因腐烂作用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影响路基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果土壤中含有颗粒较大的石块、沙砾等,则需要进行过滤处理,确保施工缝隙能够完全填实。
(2)初步施工完成后进行分层压实工作和人工填补
在填土工作基本完成后,为防止因土壤湿度过大造成路基下降,需要对部分路基进行全面检查。对其中未能压实的部分,需要进行分层压实工作,如果部分路基存在塌陷、沉降等情况,还需要进行人工填补,确保路基工程的安全性。
1.2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由于沥青混凝土结构施工具有适应性强、不易产生伸缩接缝等一系列优势,纵观我国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大多都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路面的基础结构。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路面衔接不平、路面松散、抗滑能力差等一系列施工问题,从而留下安全隐患。对于此,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改进:
(1)加强对所使用沥青混合物料的管理与检验
沥青混合物料的重要性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不言而喻。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选用软化点>45°的石油沥青,避免夏季因高温环境造成路面软化、松散。同时,在采购和选用沥青混合物料时,也需要选择优质的沥青厂家,确保选用的沥青材料的针入度、延伸性、油石比均符合相关要求,杜绝劣质材料流入到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2)铺设乳化沥青分层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水稳层和沥青层之间必须铺设6 mm左右的乳化沥青分层,从而避免夏季因高温产生裂缝导致交通事故的产生。也可在沥青路面的表明撒布一部分石屑,以增加路面的摩擦力,从而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
3.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单一当前部分企业还存在管理观念落后的问题,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较深,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模式十分单一,这使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很难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加快管理观念的转变,强化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努力提高工程质量,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实现,同时企业还要具有坚实的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确保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
(2)管理机制不够规范,管理人员水平不高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是市政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综合管理,能够有效地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为施工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在施工管理中,需要具有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来对施工行为和施工质量进行规范。当前部分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再加之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不高,这就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个技术细节缺乏规范性,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也对工程施工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最终导致工程项目整体质量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3)市场化和创新化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需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原理,充分地利用有利因素,从而调动起施工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全面提升施工质量,确保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但由于当前部分市政施工企业市场化和创新化水平还十分有限,在深度和广度上还达不到相应的程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带来了不利影响。
4.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控制的具体措施
4.1提高施工管理意识,做到施工管理理念与时俱新
一般而言,市政工程管理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涉及到每个环节,而施工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意识薄弱都是影响施工管理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这就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具备相应的施工管理意识,运用与时俱新的管理理念来管理,从而全面保证施工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提高施工管理工作效率。市政工程管理人员要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吸收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整体施工水平,改善管理模式的僵硬化、程序化、形式化问题,充分发挥出施工管理的作用,为提高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4.2加强施工监管制度,落实责任制
市政工程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工程,不允许出现一丁点的质量问题。为杜绝市政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需要建立一套严密的质量监督体系,并且明确施工企业的质量责任,落实责任制。因此,施工企业要不断健全和完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对施工现场制定相关质量管理规范和章程,这样可以正面推动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并对质量不达标的施工企业进行责任追究,定能有效解决市政工程建设中的质量问题。
4.3全面创新施工管理的过程
将企业的品牌效应以及企业的文化价值提升上去。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是保证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人才战略是一直提监管是提升工程资金配置的有效手段,根据对建筑工程的工程量的严格审核,防止出现工程量虚报情况的发生,能够有效避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不足。在审核工作中,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能提升的要求标准,提升对他们的技能水平,对于工程造价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资金的正确配置过程中,严格加强资金的有效配置,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4.4加强审核从业人员的管理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加强对工程造价审核人员的管理是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造价概预算的审核工作是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着工程概预算审核的水平。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严格要求他们建立较高的工作标准,不断提升对自身的要求。
结语
市政工程的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方式,针对相关的薄弱环节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法,确保其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能够有效落实,稳定提高,进而让市政工程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新利.市政工程造价质量管理重点和对策浅析[J].工程科技,2013,(82).
[2] 陈孟坤.论述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J].建筑理论研究,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