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摄像的编辑意识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6期   作者: 黄鲁光
[导读] 新闻摄影属于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程序,在电视台新闻编辑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
        黄鲁光
        山东冠县融媒体中心  252500
        摘要:新闻摄影属于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工作程序,在电视台新闻编辑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在电视新闻设想过程中具备编辑意识,能够站在新闻编辑角度进行新闻摄影,提升新闻节目制作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电视新闻摄像的编辑意识。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摄像;编辑意识;
        想要提升电视新闻制作的质量,需要把电视新闻制作一系列工作做好,把提前摄影好的新闻视频进行编辑,完成新闻的编辑工作和剪辑工作,能够把图像和影响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让新闻摄像信息更好的呈现在观众的面前。为了能够提升新闻摄像的编辑质量和剪辑质量,需要在新闻摄影阶段具备编辑意识,掌握更高的新闻摄影能力,有效提升电视新闻的摄影质量。
一、电视新闻摄影和编辑意识
        电视新闻摄影主要是针对事物进行摄影取景,然后进行后期的编辑呈现在电视当中,观众观看的电视新闻质量都是摄像质量来决定和控制的。在电视新闻摄影过程中,有很多种摄影技巧和摄影方式,例如摄影师想要突出画面的主题,就要摄影师做好摄影位置和灯管照明的安排,也可以在摄影过程中运用对比的方式来突出摄影主体,提升摄影质量。
        编辑意识指的是编辑人员主体对于编辑事物产生的一种自觉的、伴随着情感体验的心理反映形式[1]。编辑意识是编辑主体自身的情感和态度体现,当编辑人员拿到拍摄资料之后,第一反应是需要现对资料进行评价,然后在进行后期的加工和整理,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把拍摄资料组合起来。在后期的新闻编辑工作中,编辑人员需要针对稿件进行带有评价性的加工和整理。在摄影阶段要求摄影人员也具备编辑意识,是能够站在编辑人员的立场上思考视频如何拍摄才能够更加利于尤其的剪辑和制作,拍摄思路要跟编辑思路一致,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视频拍摄效果和制作效果。
二、电视新闻设想编辑意识
1.完整性
        电视新闻摄影具备编辑意识,要注意摄影的完整性,也就是在摄影过程中,能够保持摄影图像以及声音的完整性,把人物特征以及人物的形象都记录在摄像机镜头当中,配合针对摄像机的摇动、推动和拉动的操作,把摄影人物的动作、语言和行为全都详细的记录下来,这样的摄影才能够称为是完整的摄影过程[2]。摄影工作人员为了能够保持视频拍摄的完整性,还需要预留出足够的空间提供给后期的剪辑,能够为后期视频剪辑和视频编辑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在电视新闻的录制采访过程中,现场的摄影人员在视频录制时也会同一时间录制采访现场的声音,尤其是采访对象的图形和声音要保持一致性。在这段时间中要求摄影工作人员能够具备编辑意识,针对摄影对象进行完整性的记录,提升摄影质量。
        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工作人员具备编辑意识,能够即使准确的捕捉到有效镜头,重视新闻的整体性特点,尤其是在突发事件拍摄过程中,在拍摄现场工作人员会首先抢拍现场的气氛和人物精神状态,这些都是不可再现的重要信息[3]。在拍摄过程中,具有编辑意识的工作人员会不断的转换拍摄角度和拍摄画面,确保后期剪辑中镜头的完整性。例如在《新闻调查》节目当中,针对其中重要的采访对象拍摄出日常的工作画面,能够很好的起到介绍人物的作用。如果是在拍摄现场进行记者采访,还会拍摄必要的记者出境画面,用来作为新闻调查工作的开头和结尾,提升新闻拍摄的完整性。
2.连贯性
        在电视新闻摄像过程中,摄像工作人员需要重视拍摄的连贯性,保持取景的连贯性,能够为后期编辑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在取景过程中获得的相关信息,也要跟节目制作保持一致,便于后期的视频操作。

在摄影工作过程中,想要保持连贯性并不容易,尤其是电视新闻的摄像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跟被摄像机一对一操作,在视频拍摄的过程中一个人操作一台摄像机进行拍摄,记录拍摄对象的信息,这样很难随着整体拍摄变化的需求而产生拍摄角度的变化。在电视新闻拍摄过程中如果单纯的需要拍摄静物难度不大,难度大的是需要拍摄正在运动中的物体和人物,需要摄影人员结合拍摄现场的相关情况,灵活的进行镜头的切换和抓拍,能够让后期的视频编辑制作更加方便容易,提升给视频剪辑效果的连贯性。
        例如在电视新闻摄像过程中,拍摄人员队伍行进状态,在正常的新闻拍摄情况下,需要针对行人的脚步进行镜头切换[4]。把人们鞋子前进的镜头插入到视频当中,再加上周围环境的润色,让人通过观看视频体会到视频的连贯性,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但是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润色镜头都是随便加入其中的,如果润色镜头加入太多就会让观众产生心理厌倦情绪。在拍摄过程中还要保护好镜头物体的一致性特点。例如在拍摄过程中,摄影工作人员在拍摄一组镜头时需要保持好镜头的一致性,从不同的拍摄角度针对正在拍摄的物体进行取景,但是此时此刻拍摄的物体必须要正面朝着镜头方向。其次是拍摄移动的人物和物体时,一定要保证移动的人员和物体要正朝向镜头的位置,确保能够在镜头中把正在拍摄的物体完整展现出来。
        目前很多新闻播报为了提升真实性,开始展示无剪辑拍摄画面,无剪辑拍摄并不是真的没有经过剪辑,而是把剪辑的过程放在了视频的拍摄过程中,也就是所谓的用摄像机剪辑[5]。无剪辑拍摄能够有效提升新闻资讯的时效性,减少拍摄制作时间,针对突发新闻时间和重大新闻事件来说能够有效提升新闻的真实性。跟现场直播相比无剪辑拍摄更加重视真实性和时效性,也因此无剪辑性拍摄对于连贯性的要求更高。现阶段有很多新闻栏目都在朝着少剪辑甚至无剪辑发展,特别是区域性的社会新闻栏目,能够完成单机切换拍摄任务,提升视频拍摄效率。
3.可剪辑性
        在电视新闻摄影过程中,需要拍摄的素材需要经过后期的剪辑和编辑之后,才能够展现给观众,否则会显得杂乱无章,因此在摄影工作人员拍摄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的编辑意识,站在视频编辑角度确保视频的拍摄能够更加完整和流畅,给后期的剪辑编辑预留出较多的操作空间[6]。如何才能够确保拍摄的影像更加适合后期的剪辑和编辑?需要摄影工作人员在拍摄的过程中掌握好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并掌握娴熟的剪辑技术,了解剪辑规律。例如在新闻发布会报道拍摄过程中,拍摄工作人员需要针对会议现场进行全景拍摄,并对会议现场中的主席台以及任何带有徽章和旗帜的地方进行近景拍摄取景。在新闻发布会当中可能会有许多重要任务参与,需要针对会议相关人员进行一一拍摄。在人员全部进入会议现场之后,需要针对全体人员进行全员拍摄。在全员拍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越轴,否则会对后期的剪辑和视频编辑造成一定影响。在拍摄现场摄影师要提前跟记者做好沟通,控制好每一个摄影镜头的顺序和长度,通过后期的剪辑和编辑,确保新闻拍摄画面更加流畅丰富,让观众能够通过视频的观看,全面了解会议的整个过程和内容资讯。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视新闻摄影当中,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强化对于编辑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掌握摄影技巧和编辑能力,这样能够在新闻拍摄过程中提升拍摄的完整性、连贯性和可编辑性,便于后期编辑制作工作的开展,提升拍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元.论电视新闻摄像过程中的编辑思维[J].传播力研究,2020,4(03):183-184.
[2]翟健骁.电视新闻摄像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传播力研究,2019,3(23):262.
[3]王丽娜.关于提升摄像记者编辑意识的相关措施[J].传播力研究,2019,3(18):173.
[4]吕文科.电视新闻摄像的编辑意识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6(23):141.
[5]寇文明.浅谈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电视新闻编排的关系[J].新闻传播,2015(03):101+103.
[6]金英.电视新闻摄像的编辑意识研究[J].科技传播,2013,5(24):8+18.
[7]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技巧探究[J]. 王跃.??西部广播电视.?2018(04)
[8]关于电视新闻摄像技术和技巧的探讨[J]. 陈竞达.??新闻传播.?2017(15)
[9]电视新闻摄像技术与技巧提升探究[J]. 朱爽.??科技传播.?2017(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