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少军1,2 刘永立1 董长吉1,2 丛利2,3 李涛1
1.黑龙江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2.黑龙江科技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3.中天合创煤炭分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00
摘要:为了提升应急救援方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培养应急救援人才,结合矿山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和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课程建设、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对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基于系统分析能力、多技术多装备配套运用能力、综合制定完整救援方案能力、综合决策指挥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五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急救援;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1.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人才需求现状
应急救援队伍人才不足对我国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具有极大的限制作用。通过对部分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人才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可知,当前矿山救护队缺少具备多方面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应急救援人才,并具有以下能力:
(1)思想要坚定,政治站位高,具有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爱集体、爱岗位、爱职业的“五爱”精神理念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精神。
(2)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
(3)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
(4)应具备采矿、土木、消防、地质和通风、安全等专业知识,能够识图绘图,分析事故现场情况,预判事故扩大危害,制定对应的行动计划及安全技术措施。
(5)掌握解各类事故常用应急救援装备的用途和使用条件;
(6)具备实战演练、桌面推演、事故救援、案例分析等实战经验。
2.培养目标
根据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结合矿山救护队对应急救援人才的需求情况,确定应急救援方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强,能够系统分析矿山生产系统及事故情况、预判事故危害,能够了解应急救援装备用途和使用条件,能够综合运用多种应急救援技术,能够依据现场情况制定完整的应急救援方案,能够根据现场事故及相关情况进行决策指挥,能够对应急救援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科学研究。
将实践能力培养目标分解成以下五个分目标:
(1)具有系统分析能力;
(2)具有多技术多装备配套运用能力;
(3)具有综合制定完整救援方案能力;
(4)具有综合决策指挥能力;
(5)具有科学研究能力。
3.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 是高校根据总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的科类培养目标, 并结合本专业所需人才的特点来确定的具体目标。根据应急救援方向研究生培养目标及国家人才培养规格的有关要求,应急救援方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规格为:
①系统分析能力
能够掌握矿井生产系统的特点,对矿井通风系统、矿井运输系统、矿井提升系统、采煤生产系统、供电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等生产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研判事故波及范围及危害程度;能够对矿山应急救援业务进行系统分析,包括事故预防、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三个方面。
②多技术多装备配套运用能力
能够了解应急救援装备的基本性能、使用方法、使用条件等,能够了解各类主要应急救援装备的使用技术。
③综合制定完整救援方案能力
在实施应急救援时,科学的救援方案能够保障企业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事故灾难发生,能够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灾情,把人员和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综合制定完整救援方案能力,应掌握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估方法,能够对事故现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和评估;迅速找到并控制或消除事故灾难危险源,标明或划定危险区域,防止事故灾难扩大;及时调集事故应急抢险所需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掌握事故综合分析方法,对事故发展进行分析研判;根据相关信息科学制定救援方案。
④综合决策指挥能力
能够全面分析灾害事故影响因素,查找主要影响因素;掌握危害辨识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灾害发展变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掌握矿山应急救援决策要点,在出现紧急突发情况时能够临场应变,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利用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在应急救援决策和行动中,能够针对当前灾情,采集相应的资源数据、地理信息、历史处置方案,通过调用专家知识库,对信息综合集成、分折、处理、评估,研究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对救援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出解决方案,实现应急救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通过汇总分析相关信息,结合事故进展情况,对事故影响范围、影响方式、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等进行综合研判,科学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⑤科学研究能力
作为应急救援方向研究生,应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对事故案例中出现的难题进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研究矿山应急救援现场的危害因素辨识评估方法,研究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研究开发矿山应急救援新装备,研究矿山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不断提高应急救援决策指挥能力和水平。
4.培养过程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应急救援方向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在国家、省级或集团公司矿山救援中心学习,了解全国各类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取得的经验,了解各类事故应急抢险物资、装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和配套使用技术。
(2)在国家、区域矿山救护大队、救护中队实习,参与矿山救护队日常训练,了解各类专业装备基本性能、使用方法、条件,了解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程序,学习矿山救护队事故救援案例,学习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业务。
(3)参加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演练,了解事故现场应急处置、信息报告、启动应急响应、制定救援方案、实施应急抢险救援、现场指挥协调、应急救援保障、应急联动等内容。
(4)参与应急救援大赛,了解模拟救灾、医疗急救、呼吸器操作、综合体能、指挥员战术运用和单兵救援等应急救援项目主要内容。
(5)进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学习各类典型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矿山应急救援成功经验和教训、各类事故应急救援要点。
(6)参加应急救援工作会议或有关学术会议,学习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信息收集、事故分析、制定救援方案等经验。通过参加应急救援方面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学术会议、学术竞赛、学术专题研讨等学术活动,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水平。
(7)在煤矿顶岗实习,学习和掌握煤矿通风系统、供电系统、运输提升系统、采煤系统、掘进系统、监控监测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紧急避险系统等矿井生产及安全避险系统相关知识。
(8)参与应急救援方面的科研课题,对救援现场危害控制、应急救援装备研发、应急救援技术、应急救援决策、应急救援培训、应急救援仿真模拟等进行研究。
(9)参与应急预案编制或专题设计,通过编制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应急处置卡等,掌握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方法,了解矿山企业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掌握应急响应程序、各类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等专业知识。通过专题设计,了解煤矿瓦斯、顶板、火灾、水灾、煤尘等灾害的防治技术。
5.课程建设
为保障应急救援方向研究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应开设应急法律法规、应急指挥、应急理论基础、应急技术装备、灾害事故处置技术等相关专业课程,根据培养方案编制相关教材。将课堂教学与体能训练、实训相结合,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应急救援方向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确定以后,应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可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调查问卷等方法优选评价指标,使用网络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进行实践能力培养质量评价。
参考文献:
[1] 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要求奋力推进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安全环境2020.1.8.
[2]赵青云.矿山应急救援实用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
[3] 兰泽全,潘霄,李其中,马汉鹏.新形势下矿山救护队的救援能力建设[J].煤矿安全,2016,47(10):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