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平
河南省许昌市气象局 461000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多媒体融合的趋势,公众对天气信息的接受不再局限于电视,报纸和广播等媒体。随着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和网站等信息的多样化,接收平台不断普及,传统的以主流电视节目的视频信息广播气象信息的系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预报信息获取方法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气象视频产品的减少,相反,视频正成为互联网上信息传播的主要方法。在融媒体时代,媒体之间的壁垒逐渐被打破,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分析了整合媒体时代及其气象信息传播的特点,并研究了其传播策略。
关键词:融媒体;气象信息;传播策略
引言
融媒体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组合。它是一种集成人力资源,内容和广告以实现资源调适,内容兼容性,广告和收益的新媒介。目标。融合媒体的最显着特征是它的广度:它不是独立的物理媒体,而是集成了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他技术,并且通过互补优势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气象科学推广工作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并与融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气象服务工作者必须考虑群众的需求,喜好,习惯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开展科普宣传工作,事半功倍,反映出来先进技术的优势。可以看出,将融媒体技术应用于气象科学的传播是该行业的正确选择和必然趋势。
1.融媒体时代的特点
1.1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关产品被应用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从而带给人们方便。最常见的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它们不断更新并具有多种功能,这对传统的接收信息方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人们可以全面,多感官地理解事物,并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并满足人们的最高需求。信息形式已从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逐渐变为VR全景视图和实时网络视频流,具有更好的视觉体验。在网络世界中,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影响范围将继续扩大。同时,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创造了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来满足个人需求。多种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互补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提高效果并取得更好的发展。
1.2融入
在现实生活中,普通百姓成为新闻制作者和传播者,不再局限于狭窄的范围,而是有权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并表达意见。尽管公众对新闻的关注增加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没有网络监督的情况下,人们会为了个人利益而更改信息内容,例如传播谣言,这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有必要进行详尽的新闻调查,包括线索,地点,陈述等,并朝着正确的舆论方向发展,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播,使人们能够最快了解相关情况。真实性是新闻的最基本宗旨:传播信息时,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以确保其准确性。融入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它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换,为决策提供参考。
1.3融洽
在融媒体时代,公众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公众有权积极选择并拥有更好的体验。只有在我们之间建立平等和和谐的关系,我们才能保持信息传播的活力。为了保证信息传播的效果,有必要分析受众对媒体条件的使用,包括外部环境,生活习惯和社会氛围。气象信息的传播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了解听众的真实情况,增进相互交流,关系将更加融洽。在融媒体时代,观众的需求必须首先提高工作效果,使他们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听取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在现有基础上改进并提高沟通效果。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方法和形式的变化,有助于提高气象科学的传播质量。
2.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的特点
2.1 传播速度更快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微博消息可以在发布后30秒内发送给世界各地的微博用户,18分钟就可以获得200万人次以上的点击率。气象信息也需要这种类型的快速传播渠道。融媒体的使用为启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它的快速启动,快速共享和爆炸性传播功能为预防和缓解灾难赢得了时间。融媒体具有资源互通性的特征。
公共交流和转发行为可以有效减少气象信息,尤其是灾难信息的传播时间。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公众也可以成为信息转发者。此外,公众可以通过对实时内容进行发布和传播,可以补充气象服务的内容,并共享信息并提醒周围的人。
2.2 传播范围更广
加拿大学者指出:“媒介是人感觉能力的延伸和扩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人们必须以一种全面的,多感官的方式理解事物。与传统媒体传播相比,融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广。它的推出不仅扩大了受众范围,而且具有随时随地灵活交互和访问天气信息的优势。传播范围比传统媒体要大得多,甚至可以说是全球性的。
2.3 互动性更强
传统媒体主要是单向通信,而融媒体则增加了交互性。在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具有多种特征:图像,文本,音频和视频等传统的技术以及在线应用程序平台相互集成,相互学习,最大化自己的优势,最后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微信和微博等平台可以留下消息询问天气状况,甚至可以实时与气象学家进行交流,以便及时提供有关天气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反馈。
3.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策略
3.1 丰富内容形式
在传播气象信息工作中,吸引力和视觉感知是重要的方式。在新时期,应着力扩大气象科学宣传服务和咨询的范围,以提高总体水平。内容应具有丰富多彩的功能,改变以前的个人模式,增强受众体验,以不同的方式理解气候查询并体现预防措施。内容应遵循准确性,新颖性和全面性的原则,并高度总结相关的天气信息,以便人们在阅读时可以快速获取信息。内容必须与社交访问点结合使用,以增加受众吸引力并意识到天气咨询的重要性。在发展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个人需求,因此内容表格应尽可能详细,以满足不同需求并提高沟通效果。内容是大众科学工作的重点,因此应在仔细审查和确认后发布,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并对人负责。
3.2 跨界联合,打造场景性实用信息指南
气象服务与生活息息相关,是生产和生活的保证,并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例如天气和旅游,天气和农业,天气和安全,天气和交通等。在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的传播可以基于现有信息内容促进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增加场景因素,不仅产生天气信息,而且还产生公众希望听到的更多地对空天气信息。充分利用天气信息,天气预警,防灾减灾,生活常识等信息,扩大天气信息的内容,加强对主流话题的领导。还可以根据来自每个天气信息平台的统计数据,定期对用户组进行“画像”,考虑到不同的年龄段,偏好的语言样式,布局和推送时间,对天气信息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推送。这样的信息可以提高用户的匹配程度,及时向他们发送相应天气信息,从而使公众可以更快,更方便地了解天气信息。
3.3 贴近群众生活
传统的信息传播具有格式的特点,与群众的日常生活大相径庭,实际效果不好。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必须从群众的角度来考虑。语言表达必须易于理解,具有强烈的生活氛围并满足人们的需求。日常生活的特征将使观众感到非常亲切,并增加对天气信息的关注。同时,增加了交通,民俗文化等主题,清明时节雨纷纷,提醒人们在祭祖时要注意气候变化,选择最佳路线并采取行动。做好保暖以防疾病发作。在大力宣传下,气象服务将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结语
融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提供了发展机会,而且还使气象工作面临挑战。随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天气信息的传播必须适应媒体格局的深刻变化,在增强新闻生动性上下功夫,善于从细微处挖掘有价值的气象服务信息。并且需要数亿互联网用户的力量来积极参与和有意识地传播。
参考文献
[1]董青. 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思考[J]. 科技传播, 2018, 010(008):173-174.
[2]王涵. 浅析融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效益的实践[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9.
[3]胡小羽, 胡康, 王磊. 融媒体时代下气象视频信息传播的趋势[J]. 西部广播电视, 2019, 445(05):67-68.
[4]曹黎荔. 融媒体时代气象科普工作的传播策略探究[J]. 传媒论坛, 2019, 002(010):59,62.
作者简介:杨小平(1971-),女,汉族,河南平顶山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