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瑶
山西阳泉平定县供电公司 山西省 阳泉市 045200
摘要:科技发展步伐加快,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逐渐普及,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其中,继电保护装置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可以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由于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中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安全问题,需要充分掌握相应的安全属性,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高质量运行。因此,将着重研究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问题。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技术
1、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情况
介绍继电保护技术对于提升继电保护设备的工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亏了我国的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不断研究,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也渐渐地走向乐正规,飞速地发展了起来。我们这项技术的发展速度,是绝对没有先例的。在目前,这项技术已经为我们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显著地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我国在应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还十分关注对于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通过大力改进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模式,降低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现阶段已经成为了我国这项技术发展的一个大方向。继电保护技术能够准确反映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类型的优点,并且装置简单,易于操作,因此这种保护方式应用较为广泛。通过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我们的确可以使更多的电力继电保护设备同时工作起来,但是这种情况下往往将产生巨大的能源损耗,还有可能产生更多数量的污染物。但是我国自主开发的继电保护技术,就可以明显地避免这种情况,我国的这项技术从开就开始就十分注重环保问题,应用过程当中也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可以说,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我国整体上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并且,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尽的责任担当,为其他的国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原则
持续运行原则: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全面的管理与维护,保证其在电气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运行,减少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同时,系统管理人员要对继电保护进行定期的维护与升级,提高办事效率。
宏观调控原则:宏观调控原则是比较重要的原则,在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务必遵循宏观调控原则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调控,进一步完善整体装置的连续性,保证每一环节的质量监管以及安全管控,促使该系统更有效率地运行。
3、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1、由于抗电磁干扰导致的问题
继电保护装置在日常运行中易受电磁干扰,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抗电磁干扰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失灵,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如果电源电压超过220V,电流超过10A,电源线和信息信号线之间的距离已超过200mm,此时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将受到威胁。当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产生故障时,维修人员拆卸部件,不采取措施防止静电,会对继电保护装置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维修人员接触继电保护装置和元件时,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会造成严重后果[1]。
3.2、继电保护的软件原因
现今的继电保护设备更多偏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这就对相关的软件程序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不同设备、不同需求,继电保护器的软件要求不同,导致运用相关软件时常常发现软件不符合应用标准的情况,如软件结构规划不合理、需求分析不准确、检测环节发现生产不符合标准、编码差异较大等。这些看似无关的程序问题,往往会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造成极大阻碍。
4、如何更好地应用继电保护技术
4.1、对继电保护的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
在我国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之下,各地都孕育出了独特的继电保护系统的规划方案。这些技术实施方案独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相同。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继电保护设备体系的独特性。当地的系统特色规划与自然环境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这启示我们在继电保护设备体系规划的过程中,要顺应当地本身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情况,从电流电压等条件入手,在规划好继电保护设备体系的同时,建设一个以原有系统为依托,继电保护为亮点的新型继电保护设备体系。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绝对不能忘记对于系统的检查。只有严格的检查,才可以保证各个方案的科学性[2]。
4.2、完善继电保护技术制度
要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力度,首先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继电保护技术制度,用以规范安装人员的工作,保证系统的安全。继电保护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附以相应的解决方法,帮助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失误。尤其需要防止“三误”的出现,严格执行“两票三制”,防止误整定、误接线以及误碰,编订新保护定制,根据实验要求以及相关数据编写继电保护修订制度,及时更新。在进行实验接线时,应充分了解电源的容量以及接线方式等。2)明确问题出现后的责任归属,将具体责任归结给个人或是部门,减少问题发生后的责任推诿现象,尽快解决问题,提升工程效率,保证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运行。3)完善工程结束后的工作分析以及经验总结,每项工程完成之后,需要根据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吸取教训,减少后续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3]。
4.3、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维护工作
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中,要选择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执行。定期对防护设备进行全面、系统检测,并根据试验结果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同时,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维修人员也要不断提高维修技能,以保护好设备,保证维修质量。
4.4、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技术人员主要是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维修人员,其专业性将极大地影响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第一,聘请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与维修。专业技术人员是继电保护设备安全运行的核心人员,专门的技术人员能避免设备运行细节上出现问题。第二,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更高级别的运行及维修培训,提升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电保护设备的装置操控能力。第三,鼓励继电保护技术人员积极进行学习交流活动。此外,技术人员内部要进行相关安全技术完善与创新研究,在确保已经使用的技术成熟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不断推动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发展。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气自动化系统在国内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继电保护在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方面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继电保护的概念、原则以及影响因素对继电保护安全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为读者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刘之亮.500kV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问题分析与对策[J].机电信息,2019(35):77-78.
[2]李慎.浅析电力继电保护故障的检修方法[J].机电信息,2019(35):99+101.
[3]黎剑明.智能变电站及改进继电保护系统的措施[J].电子测试,2019(24):121-122.
[4]张安琪.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视界,2019(35):138-139.
[5]王忠岐.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初探[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12):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