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祥
山东润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能够给用户提供诸多的应用便利,用户应用计算机网络会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遗留大量应用数据信息,网络信息能够体现用户的应用需求,如果网络信息外泄,会使用户的个人行为为外人所知,可能会对用户的经济安全乃至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不仅是用户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成为保证计算机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针对计算机通信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问题进行分析,对于促进互联网行业的科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
一、计算机通信安全的意义
自从1946年由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以来,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已经有70余年。随后的互联网的普及更是加速了计算机的使用,愈来愈多的人使用计算机上网冲浪,各种应用软件运营而生,然而越是人使用多、关注越多的领域,问题的暴露就只是时间的问题。在计算机通信方面,各种计算机病毒的暴露导致数据的泄露问题层出不穷,有些不只是使用用户的上网体验受到了限制,而是用户的数据泄露,隐私外传,甚至是一些机密问题。因而在这些问题上,计算机通信的安全保护至关重要,这不仅是现代互联网计算机通信问题解决的迫切需要,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需要的去思考的一项重要议题,这关乎人类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更多的是后代子孙的前进步伐,倘若前人对此事不管不顾,那么老年后的人类,将面对的是找不到人权,隐私也得不到保护,也不会幸福。这些都是关乎全局人发展的重要部分。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存在的问题
2.1网络自身过于脆弱
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应用需要以通讯线路作为数据传输载体,而自然条件下存在的各种自然灾害、外力破坏作用都会导致通讯线路发生损坏,进而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基础设施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应用的有效保证,通讯设施所处环境出现污染、振动等因素影响,都会使网络信息系统出现网络重点问题。计算机网络不具备自身防御能力,对于外界干扰因素缺乏抗干扰能力,因而导致网络信息系统存在运行隐患。
2.2计算机系统自身容易受到网络攻击。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于开放的网络空间环境中,提升网络系统的开放程度能够使更多系统服务性能得以实现,但是网络的安全程度却大幅降低,网络系统会受到蓄意攻击,因而导致系统网络面临巨大的安全威胁。TCP/IP协议是较为常见且应用作为广泛的用户协议类型,此协议类型存在安全漏洞,处于安全保护措施缺失的状态,因而容易受到外界不法分子的恶意攻击,导致信息系统中出现信息盗取和失窃现象。
2.3不法分子存在恶意攻击行为。由于网络数据信息的可挖掘和拓展价值被逐步得到重视,因而不法分子会以窃取用户信息为目的,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恶意攻击,因而使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恶意攻击行为的类型主要包括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主动型攻击会使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有效数据受到破坏,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被动型攻击则是指黑客向用户电脑中植入窃取信息程序,使网络信息系统存在潜在安全威胁,对网络服务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2.4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影响计算机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病毒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对网络信息系统能够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其威胁方式、威胁后果都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病毒具有潜伏性特征,对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威胁会使系统使用效果造成严重影响。计算机病毒的入侵方式主要通过网络连接途径和移动存储设备连接途径,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往往会使用户防不胜防,对用户造成严重的威胁。
2.5主观原因方面
人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生物,然而学习东西通常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具有滞后性,许多地方人因为受地域、环境、交通、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在计算机通讯安全方面管理水平低下并且长时间得不到改善,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的地方,工作人员受到的教育有限,更不要说得到更多的继续教育,人员素质差是一种公开的存在的大问题。有时候基层工作人员存在老龄化现象严重,年轻人少的年龄断层现象,因而在面对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通常学习困难,反应慢,常常出现一些操作失误或者错误,计算机通信问题不再是个例,有些甚至涉及国家机密,是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如今,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和防护已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头等大事。
三、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有效防护策略
3.1加强用户账户安全程度。用户的账户安全是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多应用平台都会应用账号进行平台登录的方式,不法分子会通过多重途径窃取用户账户信息。为保证用户的账户信息安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其一,增加用户登录密码的设置难度,降低非法分子成功破译密码的概率;其二,避免避免多平台账号使用相同密码,保证密码的多样性;其三,应用多种字符类型进行密码设置,灵活应用字母、标点符号等,提升密码的复杂程度;其四,定期检查用户账户,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密码。
3.2自行安装防火墙。防火墙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防护措施,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应用需要,自行安全防火墙,当前计算机网络领域存在地址转换型防火墙、代理型防火墙、包过滤型防火墙、监测型防火墙等类型,不同类型的防火墙其防护原理存在差异,但是都能够实现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隔离的应用作用,实现对于计算机内部网络信息的保护作用。
3.3及时安装漏洞补丁程序。黑客等不法分子往往通过计算机系统自身存在的漏洞入侵用户的电脑系统,用户在系统应用过程中会逐步体现出系统漏洞,用户在系统应用过程中,软件商会及时告知用户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用户可以根据系统提示进行漏洞修复操作,安装补丁程序保护信息安全。
3.4数据传输应用加密措施。用户应用网络途径进行文件传输,可以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进行文件加密,数据传输始端设置密码,传输末端进行解密并下载,进而保证文件信息安全。数据存储过程也可以进行加密设置,用户针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设置,其他用户在地区信息文件时需要进行密码验证,避免其他用户进行的不良操作导致信息泄露。另外,密钥以及加密口令都可以作为身份或者信息加密的有效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应用需求进行合理加密方式的选择。
3.5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安全保护意识
提高全民通信安全保护意识,特别是提升亿万网民依法上网、文明上网、上网的意识,来共同维护计算机通信安全、维护网民的切身利益已成为全社会的重大课题。开展计算机通讯安全宣传周活动是我国安全意识培养工作的突破性之举,为加强全民通信安全宣传教育、提升网民的网络防范意识和技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广大网民可通过积极参与国家通信宣传周各项活动,获取网络知识和技能,把使用手机、电脑上网设备的同时,注意鉴别网络信息,谨防一些钓鱼链接、钓鱼网络的诱导,导致财物、电脑数据和个人基础信息的流失。
四、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影响计算机系统应用性能的关键,网络自身过于脆弱、系统容易受到网络攻击、不法分子存在恶意攻击行为以及计算机病毒,都是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加强用户账户安全程度、自行安装防火墙、及时安装漏洞补丁程序、数据传输应用加密措施等方式都能够实现信息防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保障,有助于促进计算机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和平.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11):2-3.
[2]陈冬梅.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策略[J].电子测试,2017(4):131-132.
作者简介
刘海祥(1980.9.5),性别:男;籍贯:济南;民族:汉;学历:专科;职称:无;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