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管理的加油站安全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6期   作者:高维亮
[导读] 在加油站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

        高维亮
        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油分公司 132000
        摘要:在加油站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一定要依照国家的规定要求,加强安全化的管理,重视危险源的识别,将安全管理理念融入到加油站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让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效果提升,确保加油站具有较好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文基于风险管理的加油站安全管理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风险管理;加油站;安全管理研究
引言
        加油站由于自身所具的特殊性,各类危害因素相对较多,易发生安全事故,因而加油站安全管理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但是由于加油站自身所具有的复杂系数相对较高、关联性相对较强、隐蔽性较强,以及不可估量性较强等众多的因素。所以需要对加油站安全管理常见问题进行全面性的分析,并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使加油站安全管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进而使加油站能够安全运行。
1风险识别的含义
        风险识别主要是指在各类事故产生之前,通过相应的手段来得出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这类事故产生的潜在原因。一般而言,风险识别主要包含了感知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感知风险主要是指对客观存在的风险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这也是风险识别的核心所在,必须要对风险有一个正确的感知,才能够确保风险识别的结果更为精准。分析风险主要是指对引发事故的相关因素。具体而言,风险识别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生活生产中多样化的风险,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人员所具备的历史经验来完成判断,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分析、归纳以及整理相应的资料及风险事故,来获取风险的产生规律。
2加油站安全管理所具有的特点
        加油站方面在展开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会直接关系到人、机以及法等多个环节,对于一个独立的加油站来说,虽然员工数量较为有限,但是由于加油站的占地位置通常较为特殊,并且存放着较多易燃易爆的产品,因此很容易发生火灾以及爆炸等安全事故,从而对加油站的安全生产产生了严重影响。按照我国化学品分类条例,加油站经营的汽油属于甲类危险品,而柴油及润滑油也属于较为典型的可燃液体,这些产品都具备典型易燃易爆物品特征。除此之外,按照我国颁发的《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要求,加油站的储备设备也属于重要危险源,因此在展开加油站安全生产工作的时候,应该保证其满足国家相关要求标准。首先,加油站安全管理复杂系数相对较高。加油站占地面积不是很大,但涉及的设备包含储油罐、加油机、液位仪、信息系统等,设备的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多,与此同时,安全管理工作所涵盖的范围也非常广,其中不仅包括基础的油品安全管理,还涉及用电方面的安全管理。另外,还包括了资金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加油站安全管理复杂系数相对较高。其次,加油站安全管理所具有的关联性相对较强,安全管理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并且是环环相扣的模式,各个环节是不能够独立存在的。此外,加油站安全风险还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主要是因为加油站中含有许多隐蔽性的潜在风险,而存在的这部分潜在风险,将会使加油站安全管理难度系数增大。最后,加油站安全危害具有不可预估性,加油站的人流量非常大,从而使加油站安全管理工作在进行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障碍,同时由于不同消费人群所做出的危险举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会给加油站造成程度不等的安全事故系数,所以导致加油站安全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3加油站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硬件设施存在隐患
        对加油站而言,其在经营中油罐是主要的储油设施,由于油罐多埋于地下,而地下条件较为恶劣,要保证油罐的材质等符合要求。在国家有关规定中,对于油罐的材质、埋设等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但是,有些加油站出于成本考虑,在油罐的购买与使用上使用了劣质油罐,虽然节约了成本,但是使得油罐的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有些加油站在油罐的埋设上没有依据国家有关的标准来施工,没有做好防腐防渗措施,硬件设施安全隐患较多。


        3.2安全意识薄弱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加油站在运营管理中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力度比较高,日常工作中也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由此可以得知,加油站各级人员都具备一定的安全管理意识,但还是存在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特别即使是在安全教育结束以后,职工能在一段时间内安全意识比较浓烈,能够严格按照加油站相关管理要求进行操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员工开始麻痹大意,安全意识逐渐降低,从而给加油站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带来一定影响,容易发生各种安全问题。
        3.3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
        对加油站经营而言,由于其行业属性的特殊性,加油站从业人员只有在经过专业的培训以后方可上岗,从业人员方能具备加油站从业的基本要求。但是,从我国加油站的人员构成来看,很多从业人员是临时工,这些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限,虽然培训提高了其操作能力,但是其缺乏对石油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在加油站的经营与工作中缺乏对安全隐患的识别排查能力,缺乏安全意识,一旦出现紧急事故,这些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处理。另外,加油站的有些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比如,加油站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穿防静电工作服,加油现场不能携带手机等,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有些人员常常没有遵守其规定,使得加油站经营隐藏着较大的安全风险。
4确保加油站安全的策略
        4.1定期检查相关设施设备
        加油站应当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革新,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尽量减少产生故障的设备数量。大部分加油站相关设施设备工作时间较长,容易滋生各种问题,加油站工作人员应当在设备故障较为微小的阶段,对设备的零部件及时进行更换,如若设备损害情况较为严重,就不能够再继续使用这类设备,应当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对其进行维修与检查,确认无误之后再投入使用。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定期检查加油设备,将各类故障进行排查,不能够因为故障相对较小而不对其进行修理,虽然暂时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但如若线路发生短路现象,就会形成相应的火花,在加油站这一高危区域无疑有着较为严重的后果。
        4.2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加油站日常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与员工的操作息息相关,如果员工在工作时自由散漫,没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会直接影响加油站的安全管理。所以在进行加油站安全管理时,一定要重视加强员工的安全防护培训工作,对新入职的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让员工提高安全意识,保证具有较好的操作水平,在通过考核之后才能进入工作岗位。在培训新员工时,主要内容为培训其如何对相关设备进行操作,并且对操作流程进行精细化管控,养成安全意识,并且让他们具有严谨的态度和风险防范和识别能力。在通过一段时间训练之后,还需要进行实习观察,对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纠正,强化员工的安全管理。这样可以大幅度的减少不合理的操作,让加油站出现事故的概率降低。
        4.3针对危害因素加强研究
        只有了解周边环境当中的危险因素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从原来的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因此在加油站安全管理时,一定要重视加强风险划分,让操作人员有效的辨识危害因素,逐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并且依照风险等级进行现场设备和周边环境的防控,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在员工工作时自觉的对风险进行规避,实现本质上的安全,保障加油站的安全管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高速公路服务区,还是城市内部,随处可见加油站的身影。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加油站数量的急剧上升,各类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给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加油站相关人员应当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通过正确的风险识别方式来找出加油站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以降低安全事故的产生概率,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建丽.浅谈加油站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9(35):75-77.
[2]宋晓华.加油站的内控风险及其防治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9):219-220.
[3]王吉.面向风险管理的加油站安全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13):32-34.
[4]张泓斌.基于风险管理的加油站安全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11):146-147.
[5]冼权.基于风险理念的油站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9(15):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