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动作故障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6期   作者:张修函
[导读] 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时,技术和管理是关键内容
        张修函
        国网黑龙江省红兴隆电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155811
        摘要:我国电力系统运行时,技术和管理是关键内容。管理工作的开展,在电力系统中存在很多不足,成为电力行业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内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故障检测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需对其进行全方位检测,提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措施,使故障处理变得更加优质和合理。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动作;故障检测;举措分析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措施的重要性
        电力系统运行中,要进行相应升级继电保护。第一,以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为出发点,实行合理的监控形式。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呈现的价值和意义通过系统识别,实现高效的监控工作模式。其中,可以以录波设备和相应的设备为参考,这是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能的根本。第二,为电力安全的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电力系统运行中,实施继电保护措施十分关键,其中隐含的价值和作用是任何工序都不能替代的。图 1 为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示意图。
 
                                         图 1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示意图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常见故障分析
2.1?设备故障
        故障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设备构件。构件质量不好,运用中面对不同的工作负荷也会存在性能差别,继电保护设备中通过的电压、电流等在要求上存在差异。所以,开展继电保护装置设计时,要关注工作的具体强度,实行选择性保护模式,使不同设备元器件符合要求。
如表 1 所示,参考复式比率系数 Kr 取值,Ext 展现的是母线区出现问题时流出母线电流在总电流中的占比。δ 是区域外故障中支路电流所形成的互感器误差。
                                                        表 1 相关参数

2.2?开关设备故障
        开关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因为电力系统和继电保护系统之间出现了匹配问题。在型号不同和标准不符合等情况下会出现差错。选择继电保护装置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按照相应的规定完成,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增加和工作强度的增加,继电保护装置需进行升级和完善,否则将出现比较严重的老化和超负荷问题。
2.3?继电器触点故障
        触点上出现的不足,往往是源于在一定时间内触点上的接触面电阻出现了氧化,同时携带了相应的传导损耗。这些故障的衍生会影响继电器接触的可靠性,从而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体开展操作时,故障排除要合理运用多种方法。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检测方法
3.1?网络检测
        结合电力系统运行中展现的特点,网络检测的一个内容是网络化。它会对系统涉及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整,实现数据的网络化处理。不管是发送还是传输,它都拥有一个清晰的流程,随后以不同的串联形式,使电力系统蕴含的保护装置实现连接。网络化的继电保护装置会比较及时和迅速地传送命令,针对故障设备和元件开展定位判断并实施切断等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开展适应性控制
        针对电力系统中涌现出的故障进行重点检测,要制定控制模式。从自主适应的层面分析,以适应性的控制模式为基础,对电力系统的具体运行数据和问题等进行重点集合,全方位归纳和总结故障变化情况,根据发展状态形成相应保护能力。
3.3?借助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项十分重要和清晰的工序,往往需要关注生物神经系统的智能化特征。比如,要对计算和逻辑运用等进行全方位升级。继电保护在发挥人工神经网络价值的情况下,也会重点采集出现的故障信息,最终实现判断的高效性。
3.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综合性自动化模式是密切融合计算机信息在采集和处理上的技术,同时能够看到网络技术和控制系统技术的影子。这些技术的完美结合,会合理测量继电保护装置,并实现良好的保护效果。
4?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处理举措
        面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处理事件,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和举措。其中,分段处理、参照方法和替换方法成为现阶段人们关注的重点方式。结合发展性规划内容需求,能够在 3 个处理方式的升级下,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故障实行阶段处理,并在参照中开展工作,发挥替换设备的功能价值。故障举措的合理运用,首先要重点了解硬件工作原理,见图 2。
        
                                                                图 2 硬件原理
4.1?分段处理方法
        在开展分段处理的过程中,要从继电保护的相关装置等方面开展合理分析,其中要展现出细节性价值,在完善划分顺序的情况下,实行科学的处理形式。针对高频保护形式,以收发信息机作为检查对象,从通道的相关位置进行重点细分,在形成负载截断后,计算出通道和电平之间衍生的不同内容,其中差值可作为故障源确定的一个参考。比如,在高频保护收发机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不会收到信息,阻碍通道中摆设的设备,牵连到周边设备的正常运行。
4.2?技术改造
        电力系统想要稳定运行,需要继电保护给予保障。科学技术发展下,电力系统获得了更新发展的机会。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传感技术等的发展,促使继电保护拥有了发展和运用的机会。针对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从先进的测量形式和具体技术运用出发,让电力系统在维护上拥有自己的整体体系和模式。在先进技术和装备的有力整合下,使得数据信息获得较快的传播速度。面对继电保护装备的故障问题处理,以技术改造和升级为基础。比如,解决电流互感器饱和问题时,初始阶段运用升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从本质上解决饱和问题。另外,面对传统老式继电保护装备,从具体的运行情况分析,开展合理改进,并实行有效升级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设备老化问题,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5?结?论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中继电保护系统十分关键。在故障信息得到合理分析的情况下,电力系统稳定和安全拥有了重要支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面对故障处理要实行多种处理形式,结合参照、替换等形式,保障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李 科 . 继电保护故障分析处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与探究 [J]. 信息通信,2019,(1):83-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