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BIM 的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安全控制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6期   作者:应黎蓉
[导读] 经济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
        应黎蓉
        浙江南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浙江 衢州 324004
        摘要:经济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建筑工程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随着我国现阶段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例如现阶段的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以及装配式在建筑高层的快捷高效,在我国现阶段的快速发展下,建筑行业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起来,BIM的三维模型的建立更加直观清晰的反应出建筑工程的各方面数据,对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工程监督管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BIM的装配式已经慢慢的渗透到建筑行业中,使资源的利用更加合理化,但是BIM的装配式技术目前在建筑行业中属于一种新型技术,对建筑监理管理的工作效率很高,在建筑中的应用却并不是很广泛,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深入研究探索。本文就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安全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BIM;建筑监理;质量;安全控制
        引言
        为了加强装配式建筑监理的质量控制力度,要在实际项目建立过程中使用BIM技术。同时,为了发挥BIM技术的最大效用,有关部门研发了一套以BIM技术为中心的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此体系具有管理数据、控制现场质量等功能。根据相关实践表明,BIM技术能够为监理控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1 简述BIM技术概念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是用三维技术表现建设项目的建筑模型。BIM技术不仅能够在建设期间全程使用,给决策提供支持,还可以很好地将模型和施工现场连接在一起。
        2 BIM与装配式对于监理的管理重要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盛,关于建筑行业的操作规范性也越来越要求严格,回顾传统模式下的建筑监理形式是相对混乱的,并不能完全公平公正的对待,监理人员在传统的建筑模式下是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存在许多不合理性以及暗箱操作的行为,并没有将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的沟通交流较少,尤其对于装配式建筑这样设计图纸相对不够细化的建筑,仅仅是进行单一的施工作业的监督,忽视了对工期、成木、质量等更加完善的优化,对于监理的工作是不够的,应该利用BIM技术下的装配式建筑,做到完善合理的进行规划监督,作为监理人员,首先自己就要对建设项目做到完全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监督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并且验收。我国现在大型的建筑项目,譬如: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等这些大型建筑都是在建筑施工前工程师以及监理人员经过不断的反复研究分析,利用BIM技术建立模型,通过模型判断设计是否合理、后续所需的费用工期质量以及建筑监理对于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的验收等主要问题可以通过模型直观的反映出来并且对于质量的验收通过专业的检测仪器进行规范操作,BIM技术使每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详细化,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合理性,经常与设计单位沟通合理设计装配式建筑构件的位置以及设计规范化,确保工程在竣工验收时验收质量合格,尽量不经过反复的检查验收消耗工期和工程费用,如果造成工期拖延费用承包商就要承担相应损失,相反,如果提前完工费用就会减少,为了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监理人员的高效合理性利用BIM技术对于建筑装配式进行合理安排。
        3 装配式建筑工程现状
        3.1设计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不同的项目,其设计图纸表达深度有较大差别,虽然基本都能满足构件生产和现场安装要求,但设计流程管理不到位,而且设计交底现场未留设计及PC深化设计的设计交底书面材料,仅凭一次交底,现场施工人员对于设计意图和要求领会不完全,现场存在凭经验施工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另外对于预制构件安装过程的机具、支撑系统等涉及安全的内容,设计与施工总包应紧密结合。由PC深化设计完成的构件(主要指水平构件,如梁、楼板等)堆放及临时支撑设计建议由施工总承包确认,并纳入设计交底材料;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制定的构件堆放和临时支撑方案建议由设计进行确认。
        3.2施工现场质量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筑施工现场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

第一,预制构件质量需要提升。在对预制构件进行检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质量检验不达标、外观尺寸不合理等多个问题,进而对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第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较差。由于一些建筑建立人员不熟悉具体施工标准及规范,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施工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中的不同之处,加之缺少实际施工经验,致使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3.3监理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分项目的构件进场验收程序不规范,对构件进场验收比例不明确,存在构件损坏、质量缺陷等现象。进场报审中缺失质保资料,部分项目的构件合格证填写不规范或错误等,缺失进场验收记录。所有项目编制构件吊装监理实施细则,但部分未明确装配式建筑的关键工序及重要部位等,未明确相应的检查、记录要求等。部分项目施工方案仅包含现场吊装及连接内容,无法体现作为总包单位对整个施工的安排,缺乏指导作用。部分项目未留存装配式建筑方面的巡视检查记录、旁站记录、实测实量记录等,资料方面无法体现对装配式建筑的过程控制。
        4 BIM技术下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控制
        4.1搭建二次开发平台,充分发挥数据功能的作用
        建筑工程行业里,REVIT软件使用的范围较为广泛,这是因为该软件开放性强、适用性高,能够从自身需求的角度进行二次开发,满足自身工作的需要。装配式建筑监理是动态的,在REVIT二次开发时,要满足装配式建筑监理动态管理要求,增强监理工作效果。设立二次开发平台以后,运用BIM技术做好数据管理工作。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模型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监测建筑施工时的各种信息数据,可以从模型管理、文档管理、模型可视化这三方面来着手。
        4.2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
        另外,以BIM技术为核心指导的装配式建筑的监理质量安全与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直观特征,并且使用BIM技术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模型,能够查看到各个建筑施工阶段的数据,并且其检测方式为动态,以此提升装配式的建筑监理工作质量及效率。另外,监理人员可以使用BIM技术建筑模型工具,对于多个项目的不同状态要使用多个颜色进行标识与分类,在对各个阶段施工项目进行简写时,可以拖动时间轴进行读取行为。利用此种方式,对建筑工程的不同构件状态进行检测,并且还可以了解其监控构件间的质量是否达标,进而实现对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
        4.3提升建筑监理质量把控能力
        以往建筑监理只能是管理图纸和文档,很难把控施工现场的情况,可是目前使用新的管理方式,在装配式建筑中运用BIM对于建筑监理把控质量而言,很好地解决了难以把控施工现场的问题。具体的工作如下:建筑工程建设前,可以将相关的施工文件一一录入系统,建设中严格按照施工文件做好监督审核工作;建筑工程用到的构件到达现场以后,就需要将构件的数量以及用途、放置情况等信息录入,而后进行复验,并进行现场实地考察,这些信息数据实时、动态地呈现在模型上;施工现场情况的录入全部需要监理监督完成,确保建筑模型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BIM的装配式建筑监理将工程构件作为单元,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监测,使用不一样的颜色来表示检测的单元是否质量合格。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安全控制,首先要构建二次开发平台,发挥数据功能的最大效用;然后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最后对各个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进行质量监控,从而保证建筑具有较高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国军.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安全控制探讨[J].安徽建筑,2019,26(06):166-167.
        [2]吴云.BIM下装配式建筑监理质量安全管控研究[J].安徽建筑,2018,24(04):244+281.
        [3]杨文兵.简述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各阶段监理工作重点[J].安徽建筑,2018,24(05):289-2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