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伦
身份证 51292119720107****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以农业灌溉为主,发展灌溉排水工程,改善农田水分状况,从而起到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业经济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灌溉项目作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不仅能够提高节水率,节约灌溉用水,也有利于调控农田水分状况,提高农田产量。不同的灌溉方法在节水灌溉效益上不同,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田水利建设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灌溉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兴建水利工程的热潮已经逐渐褪去,水利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开始谋求使用水利工程来满足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旨在减少各种灾害给人们所造成的损失,如洪涝等,且能够有效的防治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水利事业的发展给水利技术提出的要求更高,为更好的提高水利管理能力与保证管理质量,就需要与时俱进的优化发展水利技术。
1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意义
在农业经济发展得到越来越高重视的当下,对于农业产业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国家在相关政策上不断提出优惠措施,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这对于提高农业经济与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实现了农田灌溉与排水的便捷性,能够更加合理的调控农田用水,改善农田水分状况。节水灌溉项目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作为主要组成部分,以不断改进、不断优化的灌溉技术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实现了农业灌溉的高产高效。
2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项目发展现状
2.1规划与设计缺乏合理性
一些设计人员在工程勘察时多根据已有资料进行设计,关于现场实地勘察工作不能认真、仔细的开展,如此会导致节水灌溉设计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的情况,如不能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项目内的种植结构、对水源水质中的问题缺乏充足的了解、对于建设区域内土地隶属问题不明确等。同时,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对农田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设计时只能根据自身经验,如此也会导致规划设计的不合理,因此相关规划设计人员有必要仔细、认真的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准确、认真的分析,在获得第一手资料后再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设计,如此才能保证高效节水灌溉与我国农电发展实际需求相符,并将其有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2节水灌溉项目管理不到位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节水灌溉项目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受工程项目落实,项目管理等因素影响,长期为采取科学管理措施形成对项目的管理,易造成节水灌溉工程产生滞后性,不仅浪费了工程资源,且可能产生多种新的问题,如配套设施老化、资金运转不周等情况,对于节水灌溉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形成较大影响。在项目建设与项目运行中,由于未有效管理,也可能造成多种问题产生,如设备维修与养护缺失、项目设计与节水灌溉规划主体缺失,都造成节水灌溉项目单一运转,难以起到较好的资源整合效果。
2.3宣传教育力度有待提升
各个区域开展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在提升农业种植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期间,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深受传统种植和农业灌溉观念的影响,其在选择农作物种类时,只是局限在玉米和小麦等农作物方面[1]。如果长时间运用这种落后的观念进行生产,会严重阻碍我国农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这些状况反映出我国对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宣传和教育力度还有待提升;同时也没有对整体农业生产种植结构进行科学调整,无形中降低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有效性,不利于农业种植方式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无法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3实现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建议与思路总结
3.1将农业发展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行结合
总体而言,我国目前还处在水资源匮乏的状态,优化水资源配置成了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因此,在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进行具体的项目规划和设计之前,相关设计人员就必须对当地的水质和水资源状态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尽量在最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基础之上开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计划的展开,使农业发展和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能够完美结合,从而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结合的目的。
3.2创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在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作用下,要充分利用新型技术,积极创新节水灌溉技术。首先要充分运用滴灌等技术,将其与我国传统的农田灌溉技术结合,做好节约水资源的宣传工作,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农业种植和灌溉工作中,进而合理开展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其次,在开展农田灌溉以及农业生产等相关活动期间,运用新型机械设备,使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向信息化、机械化方向发展。最后,在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期间,要积极开展机械作业,并将生物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与之进行融合,通过多种不同组合形式,实时监管水资源变化状况;同时结合实际发展目标,选择合理的农田,即要保证农田灌溉效率,也要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充分发挥功能作用。
3.3加大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建设力度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可以顺利规划并正常使用,那么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一定会带动起当地的水利工程发展与建设。因此,高效节水灌溉的示范工程建设力度是不能忽视的,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分析当地水质,在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示范工程的建设,进而通过示范工程的成果来深入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计划的实际展开,这样才能有效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开展。
3.4提高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水平
节水灌溉的高效性需要加强管理水平,以节水灌溉工程的落实质量提高节水率。首先,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中,需要做好前期管理工作,例如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等问题需要得到较好的政策扶持,促进节水灌溉工程有效建设。管理工作应发挥优势,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各个步骤形成监督管理,保障工程落实效果,发挥节水灌溉工程优势,为农田灌溉奠定良好基础,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提供良好动能。其次,在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中,需要形成长效化管理意识,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实际效果,为农田灌溉提供有效支持,从而发挥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将项目落实到位,提高项目价值。这就需要在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中能够形成规划化的管理模式,健全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权责分配,发挥“人”的作用形成科学管理,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结束语
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发展中,高效节水灌溉措施的应用可进一步满足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并实现水资源的最大限度节约。凭借着投资成本低、技术简单、可操作性强等的诸多优势,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很多地区也加强了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结合相应的农田灌溉用水制度,让水资源浪费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在满足农田灌溉需求的基础上达到了水资源严格管理的目的。这对于农田灌溉水平的提升、农业的良好发展和水资源的合理节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小霞.水利工程中高效节水灌溉的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239.
[2]郭建利.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运用[J].居舍,2018(34):51+98.
[3]王磊.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析[J].吉林农业,2018(23):79.
[4]高珍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乡村科技,2018(32):124-125.
[5]马丽娜.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3):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