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令哈藜麦生长发育主要气象灾害及高产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6期   作者:文霞
[导读] 藜麦作为藜科藜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其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高等优势在青海德
        文霞
        青海省海西州气象局   817000
        摘要:藜麦作为藜科藜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以其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高等优势在青海德令哈、格尔木市、乌兰、西宁等大多数地区得到广泛种植,并在当地民众增产增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加剧变暖,各地区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对藜麦的正常生长发育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以青海德令哈地区为例,重点探讨了该地区藜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气象灾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优质高产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藜麦;生长发育;气象灾害;高产;德令哈
引言
        德令哈市隶属于青海海西州,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北边缘,其地理坐标位于东经96°15′~98°15′及北纬36°55′~38°22′之间,平均海拔2980m。该市地域辽阔且地形复杂多样,形成山、川、湖、盆兼有的特殊地貌特征,境内位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区,表现出年内四季不明、高寒缺氧、少雨多风、空气干燥、日照充沛等特点。青海德令哈地区的地形、气候与海拔等条件与藜麦原产地安第斯山脉较为类似,因此比较适宜藜麦的种植与生长,该地区种植的藜麦具有色泽纯正、出芽率高、品质好等特点。近些年来,德令哈相关政府部门重视藜麦产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带动经济快速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德令哈地区气候异常变化,该地区干旱、风沙、霜冻、冰雹等气象灾害频发,由此对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容小觑。本文重点探讨了德令哈藜麦生长发育主要气象灾害及高产措施,以期能够为保障德令哈地区藜麦的优质高产,进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农村发展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德令哈藜麦种植现状
        德令哈作为南“丝绸之路”的主要驿站及柴达木盆地内部生态绿洲农牧业的最大灌区之一,该地区特殊的自然资源与地理气候孕育了枸杞、藜麦等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藜麦作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公认的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并列为全球10大健康营养食品之一。2011年,藜麦在青海试种成功并在当地得到大力推广。截止2016年,德令哈藜麦种植面积为2300亩,产量为680吨;2018年,德令哈藜麦种植面积高达5000亩以上,逐渐发展成为继枸杞之后的又一项特色农业。
2德令哈藜麦生长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分析
2.1气温
        藜麦自播种至成熟时期要求平均气温位于10℃左右,其中播种至出苗阶段对气温的要求较低,幼苗时期要求平均气温位于7℃左右,但是当气温在-6℃的低温条件下藜麦幼苗依然可以正常生长,由此可见藜麦幼苗期具有较强的抗低温能力。分枝至穗形成期对气温的要求比较严格,同时还要求气温日较差较大,以促进穗分化。藜麦位于开花期时往往要求天气晴朗且少雨,这一阶段属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较大的气温日较差有利于提升藜麦的产量。

        青海德令哈市年平均气温为4.2℃(1971-2012年),藜麦生长发育期内德令哈市的平均气温在10℃左右,而且各月份平均气温基本都能够满足藜麦生长发育的需求。另外,在藜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活动积温比较高,生长周期也相对比较长,为藜麦的高产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2.2降水
    德令哈市藜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水分主要来源于灌溉,但是在其生育期内该地区也出现有一定的降水量。据统计,德令哈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94.9mm,藜麦生长季的降水量占到全年总降水量的80%以上,且这一阶段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到藜麦生育期总降水量的90%以上,以6月份降水最为充沛。这一阶段正值藜麦分枝—形成麦穗—开花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多,适宜的降水能够为藜麦的正常生长创造有利条件。自9月份之后德令哈市降水呈明显的减少趋势。由此可见,该地区降水条件能够满足藜麦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2.3日照时数
    德令哈市日照充沛,年平均日照时数在3500h以上,日照百分率达到70%以上,日照为当地藜麦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3德令哈藜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气象灾害
3.1干旱灾害
    影响德令哈藜麦生产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即为播种期水分不足。德令哈地区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平均每4年都会出现一次严重的干旱灾害,最为常见的干旱形式包括春旱、春夏连旱、夏旱、秋旱与冬旱。春季一旦遭遇干旱灾害将延迟藜麦的播期,导致藜麦成熟期有所推迟,最终导致藜麦大幅减产;藜麦位于幼苗时期时遭遇干旱灾害将导致幼苗萎蔫,其出苗率大幅下降,并对其影响其品质与产量。夏季高温干旱将导致藜麦由于体内水分缺失其营养价值明显下降,不仅会影响到藜麦的麦穗形成,还会导致其产量明显下降。另外,夏季持续性的干旱天气将会导致藜麦作物由于长期缺水而枯黄,甚至死亡,最终导致藜麦大幅减产歉收。
3.2雪灾
    德令哈市发生雪灾的频率也比较高,其中雪灾主要集中在该市北部地区,以怀头他拉的雅沙图、哈力腾、巴力沟等高山区最为严重。雪灾多发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5月份,降雪尤其是强降雪天气过程对藜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持续性的强降雪天气过程将会导致藜麦作物上部覆盖一定量的积雪,一旦积雪量过大将会导致藜麦作物的植株被折断,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植株出现死亡;另外,化雪过程中大气温度较低,尤其是地表温度也会明显下降,再加上土壤湿度较大,藜麦作物极易由于受冻而死亡。除此之外,当土壤湿度过大时还会为病虫害的滋生与蔓延创造有利条件,进而严重影响着藜麦的品质与产量。
3.3冰雹灾害
    冰雹也是德令哈市最为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表现出来势凶猛、强度大、危害严重但影响范围小等特点。而且冰雹灾害发生时还通常伴随有强降水、大风、大幅降温等天气现象,不仅会导致藜麦植株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还会砸断植株,使其产量大幅下降,严重时甚至还会导致藜麦绝收。
3.4风沙灾害
        德令哈市风沙灾害主要出现在每年春季的3-5月份,年风沙日数位于40~110d之间,由此造成的影响与危害也相当严重。风沙灾害发生时将会导致藜麦种植裸露在外,轻则对出苗率产生一定的影响,重则需要重新进行播种,既会减缓藜麦春耕播种的速度,还会导致耕地沙化面积有所增加。除此之外,风沙天气还会加剧藜麦干旱,导致作物植株出现倒伏、枯萎甚至死亡。
4高产措施
4.1选地与整地
        通常情况下,藜麦适宜种植在透气性能较好、排灌便利且不板结的壤土或沙壤土当中。在种植过程中应当实行轮作倒茬,重茬不仅会影响藜麦的品质与产量,还会导致病虫害有所加剧。前茬作物收获之后要及时进行翻耕操作,其深度以30cm左右最为适宜。另外还要在11月中旬土壤夜冻昼消时进行灌溉,而且还要将其浇匀、浇透以自然上冻保墒。第二年解冻期间还要使用机械抹平土地以做好保墒工作。藜麦在播种之前还要做好整地工作,旋匀耙平,为藜麦播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4.2科学施肥
        在对藜麦进行施肥时应当遵循施足底肥,适时适量进行追肥的原则,以土壤基础为依据,以产定肥。施加底肥时每667m2应当施加250g有机肥,15~20g的磷酸二铵,在旋耕之前应当将其全部施入。就追肥而言,应当结合苗情进行追肥操作,苗弱时应当适当进行追肥,苗旺时不需进行追肥。通常情况下,现蕾3~7d每667m2应当采用撒施或沟施的方式追施5~7.5kg的尿素,施加之后还要及时进行浇水灌溉操作。
4.3田间管理
4.3.1苗期管理
        在苗期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及时进行查苗补种,以确保全苗。一旦发现田间有断垄、缺苗现象,应当及时进行移苗、补种等操作,之后还要及时补充水分以确保藜麦苗正常成活;(2)中耕除草,并及时进行间苗与定苗。当藜麦苗较小时,应当以除草为主;当藜麦苗生长至10~15cm之间时应当进行第二次除草,同时还要进行间苗操作,并以设计密度为依据进行定苗。当苗高大于60cm时应当及时进行追肥浇水,并与除草相结合开展1次中耕培土,以达到防倒、保墒的目的。
4.3.2后期管理
        保叶、保根与促粒重是藜麦后期管理的主要任务。在藜麦子粒灌浆高峰期来临之前一旦出现干旱必须及时进行浇灌浆水,以补充水分进而促进藜麦的正常生长发育。这一时期之后不必再进行根部追肥操作,以避免藜麦贪青不熟。
4.4病虫害防治
    在播种藜麦之前应当充分了解地块地下的害虫情况,若地下害虫较为严重,则应当使用包衣种子,也可以在播种时喷洒适量的药剂以有效防治虫害。病虫害的防治应当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综合使用农业、化学、物理等多种措施,以尽可能减轻或防治病虫害,进而确保藜麦的安全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侯岳,徐开宇,许学莲.格尔木地区藜麦种植现状和建议[J].青海农技推广,2019(4):26-27.
[2]徐公芳,英陶.德令哈地区畜牧业气象灾害与防御对策[J].青海草业,2008(1):16-18.
[3]申正涛,杨倩,程俊清等.海西州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9(5):184,187.
[4]雷玉红,李海凤,颜亮东等.格尔木地区藜麦种植的气象条件适应性分析[J].青海科技,2019(2):58-63,64.
[5]黄朝斌,薛维芳,成明锁等.藜麦品种青藜1号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8(7):84-85.


作者简介:文霞(1977-),女,汉族,青海大通县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气象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