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苜蓿的发展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6期   作者:顾建兵 姚淑萍
[导读] 近几年,贺兰山生态治理效果显著,为了防止土地的沙漠化
        顾建兵  姚淑萍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炭井气象站   753000
        摘要:近几年,贺兰山生态治理效果显著,为了防止土地的沙漠化,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产量,是贺兰山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整个生态治理的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治理工作的稳步推进。而苜蓿作为牧草之王,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能够保土肥地,改善生态环境。
        关键词:沙漠苜蓿  策略  现状
引言
        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分界线,不仅是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也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而贺兰山西麓流域既是荒漠化危机区,又是农牧交错区,因此贺兰山的生态环境不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灯。而上个世纪对贺兰山附近的开垦和放牧,导致贺兰山西部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荒漠化严重,存在非常严重的人地矛盾和草畜矛盾等等,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比如土地沙漠化等等,因此如何防止土地的沙漠化,提高单位面积的土地产量,是贺兰山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整个生态治理的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治理工作的稳步推进。而苜蓿作为牧草之王,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能够保土肥地,改善生态环境。因此探索在贺兰山区域种植苜蓿,发展苜蓿产业不仅有效解决了生态环境治理初期资金困难的问题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为提高整体经济实力提供新的切入点,为调整本地农业生态结构提供新契机,为推进贺兰山生态建设提供新思路。因此对沙漠苜蓿的发展策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国内外研究现状   
        苜蓿又被称为紫花苜蓿,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牧草,因此也被称为牧草之王。其因为根系发达因此能够有效地保土保水,其次苜蓿作为牧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近年来,有关苜蓿种植尤其是苜蓿产业化发展的研究在世界各国范围内有了新的发展,对沙漠苜蓿的研究更是让人们对苜蓿草有了全新的认识,并迅速发展至白热化的状态。苜蓿根系发达,能够防沙固土,但是前期有关苜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苜蓿的经济价值上,其属于高蛋白优质牧草,属于奶牛的优质饲料,而欧美国家对于牛奶的消耗量非常的大,因此欧美国家对于苜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苜蓿的品质和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上面,而针对沙漠种植苜蓿的研究较少,还停留在沙漠苜蓿只不过是苜蓿的另一种种植方式这种原始阶段上面。这与欧美等国家的地理位置以及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反观国内的研究则对在沙漠地区种植苜蓿的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的研究比较深入,一方面指出土壤的性质对于苜蓿产量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开始研究苜蓿新品种的培育,从而更进一步推动苜蓿产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苜蓿的品类分级。可以说我国对于苜蓿和沙漠种植苜蓿的研究呈现出了组织化、规范化和普及化的特点。整体来说我国对苜蓿的研究比较普遍,但是深入性比较弱,且在研究的过程中重视其比赛经济价值,而忽略了苜蓿的生态价值,这成为我国现代苜蓿研究的一个弊端,严重阻碍了苜蓿这一优质牧草在我国尤其是沙漠地区的产业化发展。其次针对沙漠种植苜蓿的研究,更是停留在防风固沙的阶段,没有更进一步将苜蓿种植与当地的生态和经济结合起来,突出沙漠苜蓿种植的产业化对当地气候及经济的影响。

而高婷在《宁夏3个区域苜蓿品种生产力与品质对刈割制度的响应》中分析了从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营养品质、抗寒性和越冬率等多个方面研究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对不同刈割处理的响应,指出在灌淤土和壤土中种植紫花苜蓿的经济效益更高,为本次沙漠苜蓿的发展策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主要研究内容
2.1首先要充分了解苜蓿的特性:适应能力强,能够在缺水的沙漠地区茁壮成长,其次根系发达,能够有效蓄水,防风固土效果明显等,指出种植苜蓿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然后分析贺兰山地区及沙漠地区的生态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在沙漠上实现苜蓿产业化种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2在对贺兰山附近沙漠苜蓿的种植情况了解的基础上,指出现阶段沙漠苜蓿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人民群众对苜蓿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其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不足;(2)现阶段沙漠中种植的苜蓿数量不多,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从而制约苜蓿的市场拓展;(3)苜蓿作为牧草对其研究不够深入,导致其种植技术不够普及制约沙漠苜蓿的发展。
2.3沙漠中种植苜蓿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好,因此要扩大沙漠苜蓿种植面积,促进沙漠苜蓿产业化发展,针对阻碍沙漠苜蓿发展的相关原因给出以下解决方案:(1)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农牧民种植苜蓿的积极性;(2)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于种植苜蓿的农牧民给予一定的奖励,扩大苜蓿种植面积,形成沙漠苜蓿的产业化;(3)加强技术培训,组建学习型苜蓿种植团队,打造互助式种植模式,全民提升农牧民苜蓿种植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4)提高沙漠苜蓿的供种质量。沙漠地区沙化严重,土壤水分含量较低,因此对苜蓿的供种质量要求较高。
沙漠苜蓿的发展策略能够促进沙漠苜蓿的产业化,同时带动当地其他行业比如畜牧业和养殖业等等,也会为政府带来一定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苜蓿产业的发展也会增加一定的工作岗位,让当地的农牧民能够有工可做,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贺兰山是我国草原和荒漠的分界线,并且其西麓流域既是荒漠化危机区,又是农牧交错区,因此贺兰山的生态环境不仅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而苜蓿因为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地保土保水,并且苜蓿作为牧草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牧草,被称为牧草之王。因此,对沙漠苜蓿的发展策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防止土地沙漠化,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就要对苜蓿进行深入研究,充分了解苜蓿的特性,以及其在沙漠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提高苜蓿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越冬紫花苜蓿根系性状与秋眠性的关系及其抗寒效应[J]. 刘志英,李西良,李峰,陶雅,刘磊,王宗礼,孙启忠.??中国农业科学.?2015(09)
[2] 宁南山区12个紫花苜蓿品种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J]. 王川,黄肖勇,薛伟,高婷.??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03)
[3] 优质紫花苜蓿在宁夏南部山区引种试验研究初报[J]. 王川,马晓霞,高婷,王锦,薛伟.??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23)
[4] 苜蓿产业化生产技术[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王〓,陈默君主编, 2001
[5] 苜蓿生产与管理指南[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杨青川等编著, 2003
[6] 苜蓿干草在高产奶牛日粮中适宜添加量的研究[J]. 李志强,韩建国,李胜利,李新胜,黄玉庆,张春喜,王佐强.  中国农业科学. 2003(08)
[7] 中国苜蓿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 杨茁萌,李胜利.??中国乳业.?2009(05)
[8] 中国苜蓿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李栋.??中国畜牧兽医.?2012(12)
[9] 中国苜蓿市场分析[A]. 杨茁萌.第三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论文集[C]. 2010

作者简介:顾建兵(1977-)男,汉族,宁夏平罗县人,本科学历,中级,从事气象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