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842000
摘要: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近些年来,玉米的食用和饲料用需求都有所增长,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大。但是由于气候变化、防治方式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种植中的病虫害频繁发生,给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因此,介绍玉米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对于提高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水平,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和产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引言
库车市,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属阿克苏地区东端。库车县地处暖温带,热量丰富,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夏季炎热,冬季干冷,年温差和日温差都很大,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由于境内地貌复杂,形成明显的区域性气候差异。因此,库车市的气候对于玉米的种植和生长十分适宜。作为库车市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玉米的种植技术和种植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病虫害作为影响农业产量和收成的决定因素之一,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也是郓城县现代农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预防和治理病虫害才能实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普遍增加,保证经济收入稳定提高。本文将对玉米病虫害的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1.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玉米作为库车市的重要农作物,保证库车市农业经济收入的关键就是保证玉米的高产量和高质量。加强病虫害的治理和预防是保证玉米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重要前提。科学的预防和治理病虫害需要政府、农户以及相关部门等多方进行努力。要着力培育新型专业化统防统治主体,增加玉米的产量,保护农民身体健康,减轻环境污染。通过组织开展统一防治,可以避免儿童和牲畜误食,也能减少农户环保意淡薄而乱扔农药器具产生的环境污染;增强粮食产出质量,通过选用无毒无害的农药产品,控制使用时间和使用量,来减少农药残留产生的危害;降低防治时间减少成本,统一配制药液能避免农民不懂如何用药而乱用药反而造成成本增加的问题;提高防治效果,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可以避免药害的发生[1]。虽然郓城县在病虫害的防治上已经初具成效,但是就长远来看,治理病虫害还要花费更多的心力、有很长的路要走。
2.玉米常见病虫害
2.1丝黑穗病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穗病是一种常见病,黑穗病在全国的玉米种植区都有出现,北方地区出现较多[2]。丝黑穗病的特点是传播范围广、传播迅速,发病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损伤,而且病害会集中在一个区域。病毒容易感染雄性玉米的性器官基部,花期其基部非常容易感染,导致玉米死亡。病毒聚集区会产生黑色粉末和黑色丝状病毒,严重阻碍玉米幼苗的生长。
从植物病原菌孢子堆黑粉中寻找黑穗病的病原可以发现,感染菌通常是孢子,病菌以孢子的形式隐藏在土壤中,土壤起到了传播病毒的作用,因此冬眠的玉米种子也会被感染。
2.2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称干叶病。在玉米叶片中,这种病毒由下往上传播,叶片下部首先发生病害,上部发育。表现为斑卵形或梭形病斑,病毒在潮湿的雨季大量繁殖。必须注意病毒监测工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大斑病的病原可以隐藏在土壤中,残留在植物群中。在潮湿的环境下,病菌的繁殖和传播速度会迅速增大。要想抑制大斑病在玉米植株中迅速蔓延,就要从其存活环境入手,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
2.3粗缩病
粗缩病是玉米容易感染的病害之一。感染后,玉米不能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植株死亡。玉米处于病害生存环境中,会给粗缩病病菌提供侵害机会,叶片、根系都会出现病害,玉米叶片呈浓绿色,根系不再生长,而且会出现溃烂[3]。由于根系不能吸收养分,妨碍玉米幼苗的生长,玉米植株不能长大,涨势矮小。当玉米植株进入抽穗成熟期,即便是开花,花期也会比较短,玉米果实的质量受影响,产量大大降低。所以,要想保证玉米的长势,做好病毒预防工作是关键。
2.4常见虫害
最常见的害虫是红蜘蛛、蚜虫、玉米螟以及地下多年生长的害虫,对玉米的影响非常大。例如,红蜘蛛通常不会出现在玉米生长早期,直到植株成熟,红蜘蛛会在玉米摘穗期侵扰玉米果实,导致谷粒丢失或果实不饱满。
若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遭到蚜虫及蛀虫的侵袭,在新鲜叶子、幼苗上会有明显标记,其主要食用叶子,导致玉米叶子卷曲、碎裂,导致玉米死亡,降低玉米的产量。
3.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3.1采用农业防治,预防病虫害
对于玉米植物生长期可能出现的各类危害,农业工作者可首选农业方式进行危害的控制。在玉米生长期间,首先需做好预防工作,在种植环节,要科学选择使用轮作与间作交替进行的方式,这样便可以减少通过土壤传播侵害的可能[4]。此外,尽量深入种植植株,加强植物对土壤的依附性,增强植物对营养的吸收,从而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从土壤治理方面也可入手进行预防,定期翻土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水分和氧气含量,还能有效破坏土壤中深藏的病虫害,使之在萌芽期便得到消灭和清除。
农业种植人员还可以人为控制植物种植的时期,将种植期选在病虫害不易发展的时期,种植期间需施加足够的肥料,将土壤中的肥料蓄备充足,并根据生长情况定期追加肥料,保证植物能够得到足够的营养及旺盛的生命力,增强对危害的抵御能力。同时,要注意加强对种植区域的管理,根据植物生长的各阶段安排清理土壤中残存的虫害遗留物,这样便可以有效减少虫害产生的细菌和病毒,保护玉米不被损害。在秋收时节,农业种植人员需对玉米成品进行晾晒处理,以减少玉米发生霉变。
3.2做好田间诊断,防治病虫害
对种植环境的管理与技术支持是维护和处理植物生长问题的必备要素。当前,农业管理越来越需要农业技术的支持和指导,这样当农作物出现病情时,便可以参考科学的理论和技术来处理相应的问题,用最短的时间使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对病虫害种类的确定和危害、影响,以及该类病虫害的抑制措施是需要科学知识指导的。技术人员可根据田间农作物显现出的症状来判断病虫害的种类,从而研究出抵御病虫害的方法和措施。因此首先需对侵害类型做出清晰和准确的判断,这样才能在下一步的治疗阶段选择出较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让危害程度和范围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有力保护玉米生长,促进农作物的产出。
3.3利用化学防治,消灭病虫害
有效控制病虫害蔓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有力保障的方式便是增加科学知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参与力度。农业种植相关人员需尽量多掌握一些农业相关种植策略和技巧性的方法,有效避免或对病虫害控制得当,达到种植预期。此外,也要充分吸取种植一线的经验,总结植物生长各阶段的特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共同促进植物健康生长。运用化学药物和方式进行病虫防治是较为有效且用时较短的方法,因此这种方式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虫害需选择适当的化学药剂进行控制,科学使用不同的药物类型和用量,可以最大程度减轻病虫害对玉米的侵害,且随着药物研制水平的提高,化学药剂在运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通常,可运用杀菌与杀虫两种化学手段进行防治,而使用药物的方法多为喷洒和灌输两种。对于不同种类的危害,种植人员都需根据其特点选择药剂种类和使用方式,让药剂在杀毒或杀虫的过程中发挥最大的功效,用最少的药物实现最大的作用。病虫害的有效控制不能疏于预防,而重点依靠化学药剂,需防治结合,共同作用,才能在最大限度内减小对周围环境和农作物本身的化学副作用,尽量发挥药物的正面作用,实现真正绿色和可持续种植。
结语
总之,在玉米种植过程,应该不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通过合理的运用种植技术,能够保证玉米生产效率。因此,作为技术人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要科学的分析玉米病虫害产生因素,才能不断提高玉米种植经济效益,能够为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姚云艳.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工程技术,2018,038(011):33-33.
[2]刘永军.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8,000(006):54.
[3]牛艳华.玉米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000(013):132-132.
[4]于本山.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种子科技,2019.
作者简介:康胜(1968-),男,汉族,河南省雁陵市人,中专,从事农业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