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6期   作者:丁太普
[导读] 在我国的水库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工程中,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作为其系统工程的基础
        丁太普
        长春市新立城水库管理中心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9
        摘要:在我国的水库防洪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工程中,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作为其系统工程的基础,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同样在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下的水清测报和传输管理技术能够实现水库洪水情况信息的自动收集、传输、处理和服务等功能,为我国的防汛防洪与发电兴利等相关领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本文主要对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技术进行研究分析,旨在对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技术进行详细的阐述,为以后类似的事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库洪水调度系统;水情测报;传输管理技术;分析
        引言: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主要涉及现代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以及水文科学相关领域。主要通过对系统的水情测报技术和传输管理技术的分析,确保能够有效的调节水库的水位,从而降低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针对我国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在建设各个阶段的不同状况,通过研究分析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的运行机制和关键技术,为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遥控在终端技术和功能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 水库洪水调度系统
        在我国的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发展中,其主要分为起步阶段、研制阶段、推广阶段、创新阶段四个部分。
        其中起步阶段主要以国产自制设备为主,其主要以分立元件为主,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应答式工作模式为辅。其中系统以超短波电台形成组网实现通信。例如在我国最早的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应用中,主要在拉林河和西枝江遥测系统。同样建立的湖北汉江水情测报信息传输管理系统式我国最早应用的自动测报系统。
        研制阶段主要其研制主要是根据我国水利部门的相关系统建设规定有自报式系统与应答式系统,其系统采用单片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遥测站的数传仪、中继仪以及中心控制仪构成系统。整体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结构相对较小,其系统主要以单机片为测定值班机,其主要的计算机以微型计算机为主。
        推广阶段我国水利水电等部门在全面推广水库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我国目前的上千家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同期系统已经能够接近国际水平,雨量传感器的生产已经实现小规模的出口。
                创新发展阶段我国水利部门对于水库洪水调度系统进行大规模建设没实现了水电站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取得防洪调度的最大效益。在我国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创新中,其中主要在水利水电系统的建设与实施过程中,水情测报自动化系统进行实用化的验收项目建设创新。同样在系统进行自动化网络建设中,需要逐步能够将全国水情信息直通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办公室,实现防洪资源的我全国共享[1]。
2 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中,我国经历了40年的努力下,我国的水库调度系统中的水情测报与信息传输管理系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建立多个的洪水测报系统能够实现数据传输,但是在运用上的发展较少,其主要存在以下五个小问题。

其一不同厂家建立的系统数据的格式与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数据之间的联网相对困难;其二,系统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并且数据资源不能够共享;其三,在系统的长期问稳定运行下,可实现的高质量设备数量相对较少;其四,由于在实际的系统中,过于重视系统建设,对于管理工作的轻视,在运行经费上相对较少,导致实际的创新人员和运行管理人员的匮乏;其五,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造价较低,没有采取相应的最低限价的相关政策,导致在实践上存在一定的问题[2]。
3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技术
3.1水情测报技术
        在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中,水情测报系统主要解决水库洪水调度的水情信息采集、编码和信息数据传输与存储等技术问题,能够保障水情信息有效的为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预报、调度、决策以及防洪兴利进行有效的服务。在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中的水情测报技术中,需要重视传感器和数传仪的发展运用,借助传感器的发展,来提高水情测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样数传仪的发展能够保障水情测报不同数据的同步接收和管理,有助于水情测报数据组网的构成[3]。同样水情测报技术构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水情测报系统具备可靠性高、通信传输功能较好和设备轻巧投资较少等特点。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水情测报技术主要在遥测站技术上体现,而传输管理技术由系统控制中心体现。水情测报能够实现水情的自动实时采集与存在,进而通过特定的时间通过特定的通讯技术手段向控制端进行水文数据传输,由中心控制站对水文数据进行管理,从而实现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完善。
        在水情测报系统中,遥测终端作为其系统的关键设备,在电子技术的帮助下,需要对遥测终端进行集成化处理,确保其性能能够得到较大优化,以此来改变我国当前的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存在的遥测终端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与开放程度较低的问题,有助于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技术的发展。
3.2传输管理技术
        在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中,传输管理技术在数据的信息传输上主要分为无线传输技术和有线传输技术。其中无线传输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无线传输技术主要运用无线电台中的超短波通讯、短波通讯实现信息数据的传输,同样也借助公网GPRS和GSM微信通讯进行信息数据的远程传输。在洪水调度系统中传输关机技术选择的传输方式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选择:其一,规模。在洪水调度系统中信息传输管理技术的选择取决于系统测站的构成规模和系统的设备构成比。其二,洪水调度系统中信息传输管理技术的选择取决于建设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地势平坦与否、是否是山区、通讯畅通与否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三,洪水调度系统中信息传输管理技术的选择取决于运行单位的经济状况。运行单位对于设备维护经费配备情况。其四,洪水调度系统中信息传输管理技术的选择取决于运行使用单位的技术力量。同样也受制于维护检修人员的专业能力[4]。
3.3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技术的发展中,需要运营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高质量软件构成,同样也需要借助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均能接入系统。在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技术的遥控终端可以进行多种选择设定,通过遥控站、中继站以及测试仪之间的切换,确保多种信息共用信道以此实现技术的发展创新,确保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低耗能和环境适应性较强的特点,以此促进应用软件的升级和发展。同样在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技术的发展中,需要运用现代技术实现水库信息数据管理库的建设,通过对网络设计、上传程序优化、数据库设计、数据下载设计、浏览设计以及图标设计来实现相应的技术规范标准,以此来提高我国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下的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我国防洪兴利提供高质量的服务[5]。
结束语:由此可见,在我国的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下的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技术,需要当前的国际先进技术的发展经验,实现技术的标准化与开开放化发展,通过创新研制一套结构标准、性能完善、简单使用的水情测报采集系统与水库洪水调度信息传输管理系统的软硬件系统,为我国的国家防洪抗旱的系统实现实用性互动,以此为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覃金帛. 考虑水库群调度的西江流域洪水预警预报研究及系统集成[D].华中科技大学,2019.
[2]辛忠明,尹祥国.察尔森水库洪水调度系统设计[J].东北水利水电,2017,35(04):30-31+34.
[3]李冰,康宁.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在鸭河口水库防汛调度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21):130-131.
[4]王伟杰,杨军.B/S模式横山水库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研究[J].江苏水利,2016(04):50-55.
[5]陆云扬.我国水库洪水调度系统的水情测报与传输管理技术[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4(03):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