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 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月16期   作者:尉建
[导读] 现如今我国的建筑行业越来越趋向于规划环保性,对于建成绿色环
        尉建
        山东拓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东 禹城 2512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建筑行业越来越趋向于规划环保性,对于建成绿色环境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较为重要的影响。运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工程速度,减少建筑所需要的原料的损耗。所以在采用预制施工技术的过程中,要一直保持环保的理念,提高施工的进度,促进整个中国建筑业向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本文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作为一种与建筑产业化、可持续建造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建筑概念,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造模式、施工速度、工程质量以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着突出的优势,因此已经在我国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只要加大对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必将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
        1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1.1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概念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指工厂将梁、板、柱以及外墙等建筑构件进行生产预制,对其检验合格后直接运往安装施工现场进行建筑施工的技术。一般,预制式装配建筑施工技术搭配混合建筑施工技术运用于建筑住宅的施工中,工厂对建筑的方式选择相应的工业化加工方式将要要用到的混凝土主体结构进行预先定制,制作完成后,根据相关的检验规定进行合格检验,检验完成之后,运用专业化的运输设备将其直接运送到建筑的施工现场,直接进行吊装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留下插筋与预留孔,对以后的灌浆浇筑工作打下基础。
        1.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现实意义
        (1)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插筋与预留孔的零部件进行组合,提高灌浆浇筑的连接强度,提高了建筑的施工质量,使建筑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建筑设计与实际建筑之间的脱节问题,而且预制式建筑技术可以将工程预制好的结构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缩短施工时间、精简施工原材料,节约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可以较好的控制工期,具有可预测性与可掌控性等优点,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同步进行预制件的制造,节约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2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2.1 外挂式作业平台技术
        在传统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筑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应该设置手脚架,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建筑结构的稳定,并在此过程中设置防护网等,因此会用到网格、管材和钢筋等,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施工的效率。外挂式平台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还能够根据施工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定制操作,增强了施工的灵活性。空心管是外挂式作业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选材时应该确保空心管的质量,并保障焊接过程的规范性,便于作业平台的逐步提升,在外围设置相应的钢丝网和防护栏。在移动外挂式作业平台的过程中应用起重机,提升了施工的便捷性。
        2.2 PC技术
        PC 技术指的是Precast Concrete,即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PC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预制混凝土的性能,使其刚度和强度得到最大限度发挥。采用设计完成的构件进行浇筑,提升了装配和连接的灵活性。
        2.3 ISP自保温技术
        在当前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墙体的保温工作至关重要,ISP自保温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保温技术。可以将EPS丝网夹板应用于墙板的预制过程中,实现预制混凝土墙保温性能的增强。ISP自保温技术与钢筋锚固施工的融合,在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保温性能的同时,实现建筑稳定性的增加,提升整个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


        2.4 混凝土构件施工技术
        严格控制混凝土模具的质量,是保障构件混凝土浇筑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检测完混凝土构件内部钢筋部件后,完成隔离剂的涂刷和浇筑,提升浇筑的均匀性,避免振动设备与内部部件的碰撞。应该严格检查混凝土构件,避免出现变形和裂纹等情况,确保构件的平整性。
        3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连接方式,是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施工技术,其连接方式和连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性能以及安全性。借助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选择螺栓连接方式,将预制构件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保证其精密连接,满足其实际的技术要求。在预制构件安装中,需要在下层板中预留空间,方便后续钢筋的插入,然后通过螺栓完成剪力墙和预制装配式建筑其他部分的连接,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完成预制内剪力墙施工。选择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内剪力墙和主体工程的连接,确定连接位置之后,用螺栓保证其连接的紧密性,保证后续施工工作,不会出现墙体移动,避免影响到后续工程施工。此外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考虑静荷载以及外部因素对剪力墙体的作用,具体结合使用过程中的各个条件,合理选择纵横墙结构,使剪力墙体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使用时的需求;(2)对于剪力墙之间的各个连接部位,要结合不同的承受力特点,对其进行最恰当的设计。
        3.2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叠合板安装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形式,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重视叠合板安装工作。具体安装施工时,需要与作业层之间保持30cm的距离,并对叠合板的安装方向进行全面调整和准确定位,避免安装过程中产生误差。在安装预制吊板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做好叠合板的保护工作,避免出现碰撞现象,实现对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并有效的保证预制吊板安装的质量。具体可以采用模数化吊装方式来安装预制吊板,进一步保证吊装安装的紧密程度。在具体安装作业时,需要在底部设置相应的临时支架,支架间距宜控制在150cm,起到稳定和固定的作用,吊装完成后拆除临时支架。若是进行双层结构安装的过程中,那么就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设置双层支架。在上一层叠合楼板结构安装施工结束以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放置一段时间,其时间大约在2~5d左右,并且对其强度进行全面的检测,只有强度达到70%以上,才能将下一层支架进行全面的拆除工作,以此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
        3.3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在各类预制施工技术里面,预制模板作为一项关键的项目施工技术,存在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预制模板施工过程中,模板部分的固定螺母能够通过对应吊耳构件和螺栓构件进行有效连接。同时,在连接过程中,应该将整个模板构件根据相应工作位置,准确连接在离项目工作面300毫米的位置。然而在实际连接时,应该有效调整模板部分的连接方向,保证模板螺栓可以对应插入项目墙体连接孔里面。只有通过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加强预制构件部分和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质量,而且能够有效展示预制构件部分和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技术的具体优势。
        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将十分光明,但是我们要重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不断研究解决的方案,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更加高效、安全的运用到建筑业的施工过程中去,提高建筑的质量,推动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强. 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居舍. 2019(36)
        [2]张永在.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8(47)
        [3]高培.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03)
        [4]刘春花,段培培,辛静.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19(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