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企业员工消防安全培训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 新
[导读] 石化企业是生产与科研的主战场,涉及的仪器设备、试剂器材较多
        王 新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陕西 榆林 718699
        摘要:石化企业是生产与科研的主战场,涉及的仪器设备、试剂器材较多,极易产生安全问题,近年来火灾事故成为石化的主要事故。扑救初期火灾是降低生命财产损失的有力措施,志愿者消防员培训采取多措并举的教育培训方式,提升人员扑救技能、提高应急能力,实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
        关键词:消防安全;火灾扑救;应急演练
        引言
        自燧人氏钻木取火以来,火就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带来了能源,也带来了诸多的隐患与事故。石化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人员密集性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处理不当,必将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石化企业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若发生火灾,其燃烧产物多数具有毒害性和腐蚀性,如何减少危害性,更好地保护人员生命健康和国家财产安全,在火灾发生的紧急时刻采取合理的扑救措施、响应流程、自救与他救方法,是目前石化人员消防知识培训与器材使用的关键。志愿者消防员培训将企业安全工作作为石化发展的第一要务,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将安全融入生产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与演练,并在工作中秉承“人防为体,物技为用”的理念,使安全入脑入心,实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
        1 将消防安全培训融入生产
        科技的发展,使企业把很多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工艺运用到实际运作中。相关管理者在对职工进行培训时,培训内容过于单一,只是简单地对其进行片面培训。消防知识与技能不仅仅是石化企业安全的保障,更是人生应该掌握的必备技能。在人员中开展消防培训与演习是目前多数石化开展安全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加系统地掌握消防知识与技能,部分企业将安全教育列入生产计划,根据学科专业的不同,设置了不同学分与学时。对于在企业开展生产与科研工作的人员,特别是石化企业的人员更是详尽地讲解了扑救的总体原则、不同的灭火对策、扑救注意事项等。
        1.1 扑救总则
        企业在对内部职工进行培训的时候,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对其进行培训工作,要制定一个全面的培训制度,完善的培训制度可以发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更能全面的达到所要培训的效果。一旦发生火灾,在场人员须保持头脑清醒、明确各自的职责,根据火情选择不同的扑救措施、消防器材以及撤离与报警程序。发生火灾后,首先根据火情迅速做出反应,把握好火灾初期的黄金时间,争取速战速决;根据各自职责分别进行扑救、侦察以及组织撤离,并做好防护措施;扑救时,须站在上风或侧风位置;及时查明周围可燃、助燃、易燃、易爆等物品情况;根据火灾现场及周围环境选取正确的灭火工具与方式;对于可能引起爆炸等恶性事件发生的火灾应及时撤离,并启动报警程序与撤退信号[3]。归总为28字口诀:先控后消、防护第一、上侧扑救、查明周围、正确灭火、及时撤退、启动报警。
        1.2 扑救对策
        对于存放化学试剂的企业,一旦发生火灾,根据其性质不同和火灾情况应选择不同的扑救对策。扑救易燃液体的火灾,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路径,控制燃烧范围,及时了解着火液体的理化性质和危害性,采取相应措施。对于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的液体,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灭火;对于不溶于水且比水重的液体,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其液面灭火,也可用泡沫灭火;对于水溶性液体最好用抗溶性泡沫进行扑救。扑救有毒有害腐蚀性的火灾,扑救人员需做好防护措施,扑救时最好选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尽量避免有毒有害、腐蚀品的溅出。因浓硫酸遇水会产热,引起沸腾和飞溅,需特别注意防护,如浓硫酸与其他可燃物接触发生火灾,若浓硫酸量小,可用低压水扑救,若量大,应先用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灭火,再把可燃物与硫酸分开。扑救放射性物质的火灾,一定要采取特殊的能防护射线的措施。如现场存有尚未破坏的放射性物品,尽量撤走,无法撤走的,需采取冷却保护,防止造成破损。


        扑救易燃固体的火灾一般采取水或泡沫扑救,但少数特殊的固体易燃和自然物扑救方法比较特殊。能升华的易燃固体,因其受热产生易燃蒸汽,可用雾状水、泡沫扑救,但在明火消失后需不时向燃烧区上空和周围喷射雾状水。黄磷燃点低,需用低压水或雾状水扑救。对于三硫化二磷、铝粉、烷基铝、保险粉等不可用水和泡沫扑救,需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干砂和不带压力的干粉扑救。
        扑救爆炸物品的火灾需迅速判断并查明再次发生爆炸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抓住时机采取可能措施遏制再次爆炸。切忌用砂土覆盖,若情况允许尽量疏散着火区域的爆炸物,扑救时利用掩体采取卧姿射水,发现有再次爆炸危险时应立即撤离。扑救遇湿易燃物品的火灾不可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可用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等扑救,但金属钾、钠、铝、镁应用石墨粉、氯化钠以及专用的轻金属灭火剂。镁粉、铝粉等不得喷射有压力的灭火剂。固体遇湿易燃物可用水泥、干砂、干粉、硅藻土或蛭石覆盖。
        1.3 注意事项
        当火灾发生时,应头脑清醒,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扑救方式,救火时不得单独灭火,人员做好防护,出口保持畅通,对周边设施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尽量避免火势蔓延。火势被控制后,应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较大火势及时报警,并详细向消防队介绍现场情况,配合扑救。
        2 线上培训
        为了便于人员学习,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线上培训,石化组织长期从事安全教育工作的管理者组成安全宣讲团,在企业与设备管理处、保卫处和消防部门的指导配合下,将消防知识、消防技能、应急处理、扑救讲解、事故案例等相关素材制作成视频,辅以动画、模型等形式的网络资源,开展线上培训。学习过程中设置闯关题,对学习者进行阶段性考核,学习者在学习时长达标、顺利闯关的基础上可参加在线培训考核,考核成绩在95分以上者(100分满分)可获得相应激励。
        3 应急演练
        知行合一,能力为本。危险事故发生时,能够正确采取应急措施,是确保生命财产少受、免受损失的关键。志愿者消防员培训在开展多种安全教育培训与宣传的同时,努力为人员们创造应急演练条件,模拟火灾发生,模拟在应急指挥下人员如何撤离(包括高空逃生)、如何报警、如何救援与救治。在室外开展灭火器使用操作,每个人员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火灾类型,根据火灾大小、发生地点、起火物质、周围环境等,选取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现场扑救。每15位人员为1组,配备2~3位安全指导管理者,管理者需在现场评判人员选择灭火器材、灭火方式的正确性,指导人员使用灭火器的动作要领。演练时配备救护设施与物品,保护人员安全,避免意外发生。在室内举行救护演练,全校万名人员全覆盖,人员2~3人为一组,轮流模拟受伤人员,其余人员采取救治,以管理者演示、人员操作、人员互评、管理者点评等方式规范救治动作。
        结束语
        石化企业是生产与科研的主战场,人多物多危险多,极易产生消防安全问题。扑救初期火灾是降低生命财产损失的有力措施,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技能训练、应急演练是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习惯的有效途径。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营造健康平安的绿色企业。
        参考文献:
        [1]王羽,李兆阳,宋阳,等“.双一流”建设视野下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主动防御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2):8-10,17.
        [2]林相友,孟令军,闫国栋,等.生命科学企业安全防范措施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7):224-226,230.
        [3]孟庆繁,孟令军,刘艳.石化生命科人员产企业安全技术手册[M].长春:志愿者消防员培训出版社,2018:345.
        [4]苗金明.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