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
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公司顾桥煤矿,安徽淮南 232001
摘要:受到自然风压、巷道风阻等因素影响,井下通风系统复杂多变,通风系统设计、优化、调整,仅依靠经验难以准确全面掌握通风系统变化。矿井通风系统3D模拟,将抽象、复杂的井下通风系统转化为信息化、可视化的系统模型,能快速、直观、系统的反映井下通风系统变化情况,为通风系统设计、优化、改造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3D模拟技术;通风系统;可视化;应用
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由于其庞大的系统,以及复杂的现场环境,导致其复杂多变。“牵一发而动全身”,井下一个地点局部通风系统变化,可能会对其它地点产生较大影响。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了解和控制井下通风系统,利用矿井通风系统3D模拟软件建立通风系统模型,将整个矿井通风系统直观、动态的展现出来,通过设置风机性能参数、巷道参数,模拟出井下通风系统的风量、风压等变化情况,任何地点参数变化都会被及时解算出对其它地点的影响,并设置颜色图例,根据颜色可以快速定位风量较大的巷道,帮助用户快速对数据进行分析。
矿井通风系统3D模拟技术可有效的进行科学的通风系统管理和调整,及时预测和发现通风系统薄弱环节,包含3D可视化图形平台,可进行3D通风立体图制作,通风网络解算,通风现状分析,通风系统调整方案设计、分析,通风系统风流动态模拟,模拟巷道贯通、新掘或废弃巷道分支后通风系统的风流分配,风机叶片角度调整,反风计算,辅助进行短期和长期通风系统规划,可作为通风系统管理和调整的决策分析平台。
1在矿井反风中的应用
矿井反风,即地面主扇由抽出式变为压入式,由于风机的特性,反风风量会损失很多,一般只能达到抽出式通风的40%~60%。矿井反风的目的是当矿井进风井口、井底车场或进风大巷等处发生火灾时,为了防止事故扩大而采取的应急措施。但在正常生产矿井,特别是在高瓦斯矿井,反风演习可能造成工作面风量减少、瓦斯异常涌出、局扇循环、局部通风系统紊乱等,易引发事故。如果提前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井下通风网络,得出反风后的通风系统,针对反风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采取管控措施,降低了反风演习的安全风险,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顾桥矿南区采用的是英国Howden公司生产的ANN-3800/2000B型轴流式主要通风机,电机额定功率4000KW。2018年10月份主扇叶片角度37°,负压2460Pa,矿井总进风量22157m3/min,矿井总回风量22669m3/min,1213(1)工作面风量2268m3/min,瓦斯浓度0.28%,1212(3)收作面风量1212m3/min,瓦斯浓度0.14%,1413(3)工作面风量2052 m3/min,瓦斯浓度0.26%。反风方式为电机反转反风。
模拟反风后,矿井总回风量仅为8065m3/min,1213(1)工作面风量562m3/min,1212(3)收作面风量354m3/min,1413(3)工作面风量573 m3/min,工作面风量严重不足,且反风率仅为35.6%,不符合要求。所以电机反转直接反风不能满足要求,故在原有叶片角度37°基础上增加角度进行模拟,最后模拟得出叶片角度43°为最佳反风状态,此角度下反风矿井总回风量为9885 m3/min,反风率43.6%,1213(1)工作面风量816m3/min,瓦斯浓度0.78%,1212(3)收作面风量632m3/min,瓦斯浓度0.27%,1413(3)工作面风量879 m3/min,瓦斯浓度0.61%,工作面瓦斯在采取措施前处于可控状态,在采取抽采等措施后,处于完全可控状态。
通过模拟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如果不提前模拟,而直接进行反风,在原有叶片角度下反风风量不足,可能出现工作面瓦斯超限等事故。
2在通风系统调整中的应用
井下任何地点的通风系统调整,都可以用矿井通风系统3D模拟进行模拟和预判,能动态解算和模拟出通风系统调整后各分支风流分配。在巷道贯通、局部通风系统调整等方面均能提供可靠依据,为现场调整提供安全保障。
1413(3)工作面贯通前,通过模拟风量和风压的变化,预判该地点控风设施前后压差较大,设施承压大,模拟后,我们对控风设施进行加固处理,并严格验收。工作面贯通后,控风设施前后风压和预计一样,风压较大,由于提前采取了加固措施,避免控风设施失效造成通风系统紊乱。
1621(1)工作面贯通前,由于南三采区掘进头面较多,回风能力接近饱和,通过模拟,贯通后工作面风量较小,回风仅为1872m3/min,不满足生产要求。通过采取对南三回风巷道卧底减阻、施工通风眼(2个)等措施,1621(1)工作面贯通后,回风风量达2432 m3/min,满足生产需要。如果没有提前进行模拟,贯通后风量达不到要求再去采取措施,严重影响工作面回采进度。
3 其它应用
矿井通风系统3D模拟软件模拟巷道风量设置颜色图例,根据颜色可以快速定位风量较大的巷道,可视化的查找通风系统不稳定地点,特别是通风系统复杂的角联巷道及串并联复杂的小巷道,帮助用户快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译。
矿井通风系统3D模拟系统可自动根据风量要求反算调节风阻和调节风窗面积,动态模拟风门、风窗、密闭等通风构筑物设置和风量调节效果,计算并动态模拟井巷断面或长度变化后通风系统的变化,为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等提供可靠依据。
矿井通风系统3D模拟技术提前对系统进行模拟计算,得出的数据应用到现场实际,根据情况制定相应措施,避免了“未知事件”造成现场手忙脚乱,为矿井安全稳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4 经济社会效益
通过矿井通风系统3D模拟技术,可以对井下通风系统变化提前进行模拟,了解通风系统变化可能对其它地点造成的影响,提前采取管控措施,有效的避免可能存在的风险,预知通风系统变化产生的影响,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将事故的发生消灭在萌芽阶段,杜绝了通风系统调整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创造了极大的安全价值和经济价值。
4.1安全效益
一通三防重在预防,将事故的发生消灭在萌芽阶段,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是预防的根本。无论是在矿井反风中的应用还是在其它通风系统调整中的应用,通过模拟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去预防,消除风险,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矿井反风极大的影响矿井生产,通过模拟不反风也能掌握反风后的通风系统情况,同时为以后矿井反风提供了理论依据,避免了矿井反风造成的瓦斯超限等事故。
通过矿井通风系统3D模拟软件,解决了局部通风系统调整、系统优化等方面的难题,为通风系统调整、优化提供可靠依据和安全保障,杜绝了通风系统调整存在的安全风险,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4.2生产效益
在通风系统调整应用中,提前预知调整后各处风压情况,根据风压大小,合理制定巷道控风设施,不干返工活,既安全可行,又避免了高标准浪费,真正做到了技术经济一体化。
4.3经济效益
对煤矿来说,安全就是效益,时间就是效益。
工作面贯通后通风系统的快速调整是确保工作面正常接替的前提,在通风系统稳定之前是不允许采区内其它工作面生产,快速高效的调整通风系统,确保了工作面的正常交替,为工作面快速安装、回采打下基础,减少因工作面贯通通风系统调整对采区其它采掘头面的影响。通过矿井通风系统3D模拟技术,提前模拟,大大缩短了系统调整时间,减少了对其它采掘头面的影响,间接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