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鹏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 疾病的产生和消除,与人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平静温和的医疗环境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焦虑,从而增强病人本身的抗病能力。在医院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中,应遵循“人本位”的设计宗旨,给就诊者带来家庭化的感受。追求医疗建筑环境的高情感和人情味,引入生活气息来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以给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便捷就医环境为重心兼顾医生舒适工作环境为基本原则已成为现代医院设计和管理的主导思想。
关键词 医疗建筑 空间 人性化
引言
疾病的产生和消除,与人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平静温和的医疗环境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焦虑,从而增强病人本身的抗病能力。要想为病人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达到理想的医疗效果,除了要研究病人的生理特点外,还必须重视医院建筑的环境质量给病人带来的心理感受。因此,在医院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中,应遵循“人本位”的设计宗旨,给就诊者带来家庭化的富有人情味的感受。追求医疗建筑环境的高情感和人情味,引入生活气息来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以给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便捷就医环境为重心兼顾医生舒适工作环境为基本原则已成为现代医院设计和管理的主导思想。
1人性化的集散空间介入——中庭介入
门诊的挂号、收费、取药等功能,具有各时段混合多变的人流,若介入中庭空间的组合方式,使得各部分人流自由穿插,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庭空间将医院演变为一个社区,在这里人们很容易地相互交流,各功能科室导向清晰,视线可达性强,就诊者可以轻松被引导至各诊疗区间。罗运湖提出中庭空间要实现“高明度、低密度”的集散原则,“高明度”是指交通流线,空间组织要简明易找,视线通畅,易于识别;“低密度”是指在同一时空的人流集聚量要明显小于计算允许量。这一原则很精辟的概括了中庭空间的设计原则。笔者认为:对于中庭空间现今有一种愈发高大空旷的设计趋势,往往是门诊裙房部分通高至屋顶,为了营造一种宏伟大气的环境感,给就诊者带来了一种渺小感,对于医疗建筑想表达的亲近感背道而驰,所以中庭的介入也要适当控制尺度,通过中庭周边设计一些人尺度压低的休息过渡空间来中和这种疏远感。中庭内可以辅以高低错落变化的富有装饰性的空间,加入植被的绿化,商业、休闲服务设施。
2 人性化的景观空间介入——庭院介入
人们本身就具有回归自然的倾向性,反映在建筑空间层面,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建筑引进了自然要素。所以,医院内的庭院空间介入反映了人类向往自然的本性。医疗建筑庭院空间介入,可以灵活处理,纵使面积不大,利用建筑小品、铺地、草坪、大小植被、休息座椅等,都能给沉闷的空间带来活力。
3 人性化的导向空间介入——医疗街介入
如今医疗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医院建筑功能优先而高容积率的特点使得实力雄厚的医院不得不采用集中式布局,为了避免过多的诊疗区聚集形成迷宫效应,就需要清晰的导向性空间来疏导人流。借鉴商业建筑商业街+中庭的思路,医疗街在越来越多的医疗建筑中出现。通过分段的长型小中庭组合成的“街”来组织医院各部门,为病人提供通向所有门诊科室、康复、检验、零售和餐饮的入口。科室配置应按分级原则,临近主街设置人流密集的大科室,支路集中设计人流量相对小的科室,这样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不会使患者行动路线过长,又使主功能流线的距离最短。
4 家庭化空间介入
病人患病住院,大多数都有需要亲人陪伴的强烈愿望,病房设计就要抓住这种心理需求。因为住院病人心情本来就压抑、孤寂、烦躁,其精神需求就更为迫切,病房设计可以加入亲切宜人的居家风格,甚至一些VIP病房加入更多的居家空间,如会客室、独立的备餐室等。
除了有最佳的采光,通风、朝向、视野,独立的卫生间这些硬件设施之外,高品位的室内外环境(绿化、艺术品等)尤为重要,病人睁开眼睛看到的不是到处摆满先进的医疗仪器的病房,而是一个有自己生活中熟悉场景的地方,心情舒畅对于病人康复也大有裨益。
5 色彩环境空间塑造
根据医院各不同的功能部分,合理进行色彩组合,并积极发挥色彩的生理作用,形成舒适宜人的色彩环境。薛铁军在“医疗建筑空间与流线组织的人性化”论文中提到:医院的功能分区复杂,病人很容易迷失方向。如果能利用色彩区分不同的功能部门,具有较高的可识别性,将为病人带来极大的方便,本身就是人性化的体现。色彩环境具有一定的医学价值,因为色彩是外界信息在患者身上反应的直接因素,对人的情绪能起到调节和控制作用,在情感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就色彩在医院建筑中的应用来说,在住院部尤其在内廊处,取暖色调,能使较暗的内廊有阳光照射之感。病房宜采用明度较高、色彩纯度较低的柔和色调为主,给病人以轻巧、愉快、洁净的居家的感觉。再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病房陈设的不同色彩搭配。 当然医院用色应该以一个主基调为前提,用色不宜混乱,营造清雅、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才是最重要的。笔者比较认同作者的观点,积极利用色彩的心理暗示来辅助调节就诊患者的情绪,对于建立医患之间的信心和信任有很大的助力。
结语
医疗建筑空间的人性化表达还可以体现在一些细节陈设上面,比如在候诊区设计多的盆栽植物,弥补一些空间冰冷无光的不足;在没个候诊区都设置饮水处、自助服务机、WiFi、电视等基础服务设施,再如候诊区预留一部分休闲空间,设置软质的沙发、茶几等、墙面辅以艺术装置,不但提升了整体的空间素质,也为今后医疗空间扩展留有余地。总之,医院建筑的空间环境,无论是建筑的整体还是局部,室外空间或室内布局还是自然环境或人造景观的处理,都应完整的体现和适应使用者的需求,将使用者的心理意向,贯彻于医院设计的始终。
参考文献
1薛铁军,医疗建筑空间与流线组织的人性化,中国知网,2004.1
2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黄琼,医疗建筑改扩建研究,中国知网,2006.11